水滸傳中特別不合群的好漢,沒有一個朋友,生病沒人管,孤獨病死

2024-01-01     聃者徐史也

原標題:水滸傳中特別不合群的好漢,沒有一個朋友,生病沒人管,孤獨病死

梁山一百零八將中不乏像林沖一樣的原朝廷武官,這其中甚至還有真正的將門之後,那就是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和青面獸楊志三人。

楊志的祖上就戰功赫赫,為大宋開疆拓土,他三代將門,五侯楊令公。也正是這樣顯赫的出身,讓他即便沒落了也不願上梁山落草為寇。

雖然丟了花石綱沒了官職,但他還是心心念念的想重回朝廷,即使王倫盛情邀請也沒有答應,單憑決心楊志就和眾人落下一大截,這也是他始終不合群,落得悽慘境地的原因。

出場落魄

楊志一出場便是殿司制使官,這個職位可不是像「衙內」一樣憑祖蔭得到的閒職,乃是必須有真才實學,參加武舉才能得到。

可是大宋向來重文輕武,楊志費盡心力謀得的官職沒讓他抵禦外敵,反而做了小小的保鏢,押運花石綱進京。可是天不遂人願,花石綱陷進了滾滾的黃河中,他也丟了官。

楊志沒法交差,只能灰溜溜躲起來,成了負案在逃人員。直到天下大赦,寬宥了他的罪名,楊志才收拾了一擔財物,想要復職,再次向理想發起衝擊。

他將全部家當都用於行賄,沒想到這些貪官拿錢不辦事,還不退贓,弄得楊志賠了夫人又折兵,連飯都吃不上了,只能將最後祖上的寶刀變賣。

楊志拿著草標,無奈地在大街站了四個多小時,他運氣不能再差了,沒遇到誠心的顧客,反而等來了潑皮牛二。

牛二幾次三番挑釁楊志,最終死於「吹毛立斷」的寶刀之下。至於楊志,儘管他是為民除害,但也還是免不了刺配充軍。

楊志被發配至北京城大名府時,卻意外地得到了留守梁中書的賞識,他還是蔡京的女婿,楊志得到他的青睞,人生似乎又迎來了轉機,得到了押送生辰綱的機會。

其實吳用所謂的智取生辰綱,其計劃並不高明,甚至漏洞百出,但楊志還是著了道,當然責任大半是老都管謝奶公的。

不過楊志沒有留下面對結果,而是選擇了和上一次失陷花石綱同樣的逃避,這一稍顯懦弱的行為直接使謝都管有了推卸責任和誣陷楊志的機會。

楊志因此背了鍋,不過他不在乎了,他已經明白自己從此和體制內無緣了,當初封妻蔭子,光宗耀祖的理想也再不可能實現了。

無奈上山

生辰綱被奪走後,楊志在二龍山偶遇魯智深,二人不打不成交,隨後合力奪回了二龍山。在這裡,魯智深、楊志、武松都是一流高手,可謂人才濟濟。

對於入伙梁山,武松與宋江是舊交,響應比較積極。魯智深結義兄弟林沖在梁山,他對於上梁山至少不抗拒。只有楊志,失陷生辰綱之仇就在眼前,如何能與晁蓋等人稱兄道弟?

奈何形勢比人強,再怎麼不情願,楊志此時也得服個軟。自從上了梁山後,楊志就沒了精氣神,面對晁蓋的羞辱,他選擇了沉默,好像在沒有什麼事能提的其他的興趣。

入伙梁山之後,楊志從不主動申請任務。當時梁山之上,馬軍頭領僅有林沖、楊志、秦明、花榮、呼延灼而已,楊志實力上的優勢十分明顯。

但楊志從不「搶」軍功,別人下山廝殺,他卻一直甘於鎮守山寨。晁蓋攻打曾頭市,沒帶楊志;宋江攻打大名府搭救盧俊義,又沒帶楊志;迎戰關勝,亦不見他。

招安後,楊志仍舊如此。出征遼國,按說遼國乃楊家宿敵,楊志竟也未見一陣。再征田虎,楊志仍僅僅掛名隨行而上,還是未動一刀一槍,更遑論立功。

直到又征淮西王慶,才見到楊志出戰,可就這一戰,還中伏被困,馬疲人困,在樹林下,坐以待斃,這簡直是不想活了。

宋江主動討旨去江南征討方臘,楊志還是寸功未立,僅限於每天點卯而已。再後來,楊志才剛過長江,就因病脫離工作崗位。

等到楊志再次在書中出現,已經到了第一百十九回,此時宋江已剿平方臘,準備班師回朝。書中曰:丹徒縣又申將文書來,報說楊志已死,葬於本縣山園。

淒涼病死

對於楊志的死,宋江及梁山眾將無一人表示出悲痛,甚至連一句慰勉追憶的話語都未曾有。梁山眾好漢有很多人是因病殞亡,唯獨楊志一人,沒有記載是身患何病。

這齣奇的冷漠,與楊志的沉默有直接關係,他除去不出工、不出力之外,還不出聲。楊志作為梁山的一流猛將,又是梁山之中小三山集團的核心領導之一,話語權絕對是有的。

但楊志遇到任何事,都像沒嘴的葫蘆一樣,悶不作聲。無論山塞做出任何決定,楊志都不表態,就如同木偶一般,裝聾作啞。

無論招安、反對並破壞招安,或是平叛、征遼,大家說怎樣便怎樣,但甭想讓我表態。楊志這玩的不是什麼「訥於言、敏於行」,而是言也訥、行亦不敏,橫豎就是不賣力。

難怪誰死了,宋江不論真假都哭兩聲,唯獨楊志死了,一字也沒說。楊志出場時,當需要拿出本事來時,他是毫不怯陣的。但上了梁山之後,他惰戰、避戰,自廢武功,直至自我毀滅。

在朝廷眼中,楊志和宋江沒有區別,不過是首惡與從惡之分而已。本來楊志若一直在二龍山上待著,朝廷和徽宗甚至都不知他是哪號人物。

他和魯智深、武松在落草之前,罪名最重不過是謀殺,不像宋江,被扣的是謀逆的帽子。楊志幾人若是想招安,反而倒有幾分重獲朝廷真正委用的希望。

但一日跟了宋江,就好比加入了頭號通緝犯的團伙,犯罪情節一下重了許多,從此便再無被朝廷和主流社會真心接納的機會了,梁山眾好漢最終結局也印證了這一點。

結語

可以說,是宋江和梁山直接毀了楊志,他原本悽慘的人生在上梁山後變得更加不堪,從名門之後之間變成了反賊,他也再沒有活下去的動力。

從此,楊志成了全書的背景板,能被人記住的只有他臉上的一大塊青痣。他所謂的理想在腐爛的朝廷中根本不可能得以施展,最終孤獨病死的結局,也與人無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905caac45af83d2fe5211ad3742bd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