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轉條款形同廢紙,公司內部另有「高人」?特斯拉「黃牛」兩周賺20萬,這僅是冰山一角......

2022-04-06   NBD汽車

原標題:限轉條款形同廢紙,公司內部另有「高人」?特斯拉「黃牛」兩周賺20萬,這僅是冰山一角......

記者丨李星

碳酸鋰漲價的負面衝擊引發了新能源汽車的集體漲價潮,從1月至今,已有超過20個品牌宣布漲價,少則幾千,多則數萬元的漲幅,讓消費者叫苦不迭。

潮水洶湧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是孤島,但有的人在發橫財。

「剛說好的轉讓價還是8000元,怎麼下一秒就漲了4000元……」

買車人的話還沒說完,黃牛已經很不耐煩:「如果想要,就儘快決定,否則我就賣給別人了。」

特斯拉用8天連續三次漲價的迷惑行為,讓汽車黃牛這個本已銷聲匿跡的群體又開始活躍起來,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2021年年底的Model Y等車型的訂單都成為了搶手貨。

特斯拉此輪漲價之旅始於3月10日,三次上調車型售價,最高漲幅達3萬元,這讓不少漲價前已下定的特斯拉准車主們看到了賺差價的機會,有訂單轉讓價達萬元。

「又搞定一單。」3月30日,網名為「一條鹹魚」的黃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不到兩個星期,他已經幫助十餘名用戶完成了訂單轉讓。

對於半路殺出的「程咬金」,特斯拉大為光火,本來就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直銷模式,結果讓黃牛從中牟利,這讓在推特上敢和總統「約架」的馬斯克如何能忍?

3月中下旬,當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柏林工廠開業典禮上跳舞的時候,一份讓購車人簽訂的《不轉賣訂單承諾書》正在網絡上流傳,希望用一年內不過戶、20%違約金、限制相關車輛超級充電等規定,將黃牛擋在門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曾經的火車站、醫院、劇場是黃牛們的倒賣江湖,如今的特斯拉也是,因為在這場利益纏鬥中,牽扯了太多的人,不僅是黃牛、車主,甚至還有「改單人」。

1

高利潤引「黃牛」出沒

遠遠看去,數十平方米的展廳內人頭攢動。步入特斯拉北京某體驗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圍繞在四輛展車外打鬧的小孩、進出展車進行體驗的用戶、跟隨講解的銷售人員、簽署試駕協議的消費者。

看似繁忙有序的場面背後,卻隱藏著一些看不到的秘密,轉讓、改單、牟利、分成……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

事件的起因源於半個多月前的漲價,3月10日~3月17日期間,特斯拉對旗下在售的兩款國產車型——Model 3和Mode Y的售價進行了三次調整,漲價幅度為1.506萬~3萬元。其中,國產Model Y高性能版車型上漲了3萬元。

「現在新能源車是一天一個價,現在不買,擔心後面還會漲價。我和家人都很糾結,想先來看看車,再做決定。」一對在特斯拉體驗中心看車和試駕的年輕夫婦對記者說。

「現在提車時間都是以官網顯示的信息為準的。」特斯拉展廳工作人員禮貌地回復著看車消費者的問題,「Model 3大概提車周期是24~30周,Mode Y是10~14周。」

特斯拉的市場銷售並沒有因為8天三連漲而受影響,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似乎更加高漲。有網友直呼:「漲價前下定的特斯拉用戶,還沒提車就賺了幾萬元,這樣賺錢比炒股還來得快。」

「支付1000元定金,轉手就可以賺一萬多,為什麼不賣掉。」在漲價前下定的王瑞說。

顯然,利用時間差,轉讓訂單賺快錢,為黃牛的出現做好了最佳劇情鋪墊。

圖片來源:鹹魚APP

最近,訂單轉讓價還在水漲船高。王瑞已經將其最初設定的訂單轉賣價由8000元上調至現在的1.2萬元。對於上調轉讓價原因,王瑞直言:「特斯拉最近漲價太厲害。」

像王瑞這樣對外轉手訂單的人不在少數,且給出的轉讓價格不一。以二手轉賣平台鹹魚為例,輸入「特斯拉訂單」字樣,即彈出大量加價轉讓特斯拉訂單的信息。記者了解到,因車輛訂單價格、提車時間等不同,不同「黃牛」所設定的轉賣價格有所不同,轉讓價為3000元~1.2萬元不等。

例如,北京的吳輝掛出的轉讓Model Y訂單顯示,交車狀態為「準備車輛交付」,給出的轉讓價是5000元。「5000元(含1000元定金)轉讓,不接受任何討價還價。」吳輝向記者介紹稱,僅花幾千元就可省3.6萬元,還可直接跳過4個月左右的等待交付期,直接提車,非常划算。

轉手一次最高可凈賺上萬元,這就是「黃牛」看到的商機。記者在一些二手轉讓平台、貼吧、論壇、朋友圈中發現了不少公開倒賣此輪漲價前下定的Model Y和Model 3訂單的信息,轉讓價格在5000元左右。有「黃牛」揚言,大量收Model Y訂單,有多少要多少,找到就給錢。

2

「黃牛」:錢到位就能辦成

一直以來,特斯拉要求用戶支付1000元定金確定車輛訂單後即不允許轉讓。

「客戶在下單時要簽署一份電子版禁止訂單形式轉讓的協議,並明確了提車人信息必須與下定人信息一致。」特斯拉銷售人員張毅偉(化名)對《每日經濟新聞》說,只有一種情況可以實行訂單轉讓,即在訂單用戶的直系親屬之間轉讓。

很多時候,特斯拉的嚴防死守,讓訂單的轉讓交易只能以過戶的形式完成,即原訂單人在購車完成後,再以二手車交易的形式出售給新購車人。

至於《不轉賣承諾函》中規定的一年內不過戶的規定,特斯拉銷售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購買2台以上才有這個限制,主要是為了防止黃牛倒賣。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資料圖)

二手車買賣繁瑣的流程,以及限購兩台的規定,顯然已經阻礙了黃牛們的訂單運轉效率,所以直接在訂單上更名的「交易」也應運而生。

「只要錢到位,就能辦成。」這是從事特斯拉車輛訂單轉讓的「黃牛」跟記者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陳峰是一位在各大二手平台收購特斯拉訂單的二手車商,同時根據客戶需要作為「中間人」給買特斯拉訂單的客戶和出售訂單的用戶之間提供轉訂單服務。「是直接更名還是做二手車過戶處理,都根據客戶意願來決定,我們都可以操作。」陳峰對記者表示。

在與陳峰的交談中了解到,他收購和轉賣的特斯拉訂單差價在1.4萬元左右。「27.6萬元的Model Y訂單金額,收8000元,賣出去29.8萬元。」他說,8000元是當前收這個價位訂單的行情價。

陳峰告訴記者,如果客戶想要轉單,只需車主把個人戶口本名字頁面拍照給他,之後所有操作他來辦。

除陳峰外,多位手裡擁有不少訂單的「黃牛」告訴記者,有錢就能辦事,直接更名,不用過戶。對於如何操作,陳峰僅表示,他們有自己的一套操作流程,保證能辦好。

與陳峰和其他「黃牛」不同是,周穎是一位個人訂單轉讓用戶。她轉讓的是一個今年1月份下定的Model 3訂單。「只要接手訂單的人不對外說,我就有辦法把訂單直接更名給他,而不是做『過戶』處理。」周穎告訴記者。

據周穎介紹,她是通過租用購買訂單指標名義來完成轉讓。「相當於我們之間有一份指標使用協議,我沒有指標,而是以購買者指標的名義下的訂單。在申請時只需提供雙方簽訂的指標使用協議、指標確認書、制表人身份證等相關資料即可。」周穎表示,「這並不是我想出來的,是負責特斯拉的客戶專員告訴我的。」

不過,特斯拉內部工作人員再三強調稱,特斯拉訂單禁止轉讓。「現在我們對這一行為查得特別嚴,指標人信息無法更改,並不建議大家去冒這個險。別到時候買完訂單後,公司不讓提車,損失的還是購買者的利益。」上述特斯拉內部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雖然特斯拉再三重申「訂單不能轉讓」,但截至目前,正在以此牟利的人屢見不鮮。除倒買倒賣特斯拉訂單「黃牛」外,市場上也開始出現提供辦理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 訂單轉讓的服務。

圖片來源:鹹魚APP

「辦理特斯拉Model 3 和Model Y 訂單轉讓,可改配置,需自己找訂單,轉讓不成功不收費,辦理轉讓費2500元。」一位提供特斯拉訂單轉讓的服務方對記者接承諾稱,「不走過戶流程,直接更名,不成功不要錢。」

「一條鹹魚」向記者介紹稱,他可以提供特斯拉訂單轉讓信息修改服務,成功率為100%。「不到兩周時間,我已經轉單成功了十幾個。」「一條鹹魚」表示,只要用戶有這需求,且出讓訂單的人願意配合,他就保證能轉單成功。

而每筆信息修改訂單背後,都或許關聯著一次特斯拉「黃牛」訂單的交易。按照「一條鹹魚」的說法,以每單收購和轉賣差價為1.4萬元,兩周內信息修改服務完成15單計算,其期間獲利或將超過20萬元。

不過,相對於其他提供訂單轉讓服務的人「一條鹹魚」提出的收費標準要高出一倍,即5000元。「這個服務不是我一個人能操作的,背後還有人『出謀劃策』。」「一條鹹魚」說,他就是「中間商」,只拿小頭(1000元左右),大頭由背後的「改單人」拿。因為操作修改信息風險均由他們來承擔。

據「一條鹹魚」介紹,他是一位特斯拉老車主,特斯拉連續漲價後在逛二手平台時發現做這樣的訂單轉讓服務簡單操作且中間利潤很大。「只需賣訂單的用戶全程配合與特斯拉方面的溝通,我們來出方案和申請更名的相關資料。快的話24小時就能搞定,最慢也只需三天時間。」「一條鹹魚」說。

對於如何操作,「一條鹹魚」僅表示,只要找好理由即可成功。「至於我們找的是什麼理由,我不能告訴你,畢竟這也屬於『智慧財產權』了。」「一條鹹魚」笑著對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為「一條鹹魚」「出謀劃策」的背後人就是「公司」內部人員。「其實特斯拉那邊也不會卡得太嚴,因為有些用戶交完定金後續沒錢買或其他原因買不了,也是特斯拉的損失。對於特斯拉來說,誰買不是買呢?」「一條鹹魚」說。

針對特斯拉內部人員私下操作變更訂單牟利的行為,上述特斯拉內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轉單服務」是違反公司規定的,一旦被查出,公司將從嚴處理。

不過,記者從「一條鹹魚」轉發的其服務成功的用戶與特斯拉客戶專員交流信息發現,因諮詢修改訂單名字人太多,特斯拉員工在交付群內表示公司正在做按序排隊處理。

3

特斯拉出招治「黃牛」

轉賣特斯拉車型訂單數量的激增,也讓特斯拉行動了起來。

「加價轉賣訂單的行為,違反了我們公司直營模式下價格透明的初衷,對漲價後購車用戶也不公平。」特斯拉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在接到客戶關於市場上倒賣訂單行為投訴後,就開始出手打擊「黃牛」倒賣訂單行為。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被曝光的特斯拉「不轉讓承諾函」內容顯示,特斯拉要求一次或多次累計下單購買多台特斯拉車輛的車主簽署一份「不轉賣承諾函」,承諾和保證:「自提車後365天內不將購買車輛向任何第三方過戶轉讓或實際轉讓。如違反承諾則在7日內按每台違約車輛的開票價格20%的金額支付違約金,否則特斯拉有權限制違約車輛的綁定帳戶變更,以及超級充電等服務。」

已經有不少用戶接到了特斯拉專員簽署「不轉讓承諾函」的通知。針對那些拒絕簽署「不轉讓承諾函」的用戶,特斯拉方面僅表示:「具體處理辦法,以對接專員告知為準。」

「我們後台查詢發現個人名下有兩個以上訂單的用戶,會安排專門對接的專員一對一聯繫用戶簽署這份協議。」特斯拉中國相關負責人強調稱,任何違背特斯拉直營模式,想從中獲利的行為和個人,特斯拉都會嚴格打擊。

對於特斯拉讓用戶簽署「不轉賣承諾函」行為,有不少人認為,這一行為很解氣。如此一來,「黃牛」倒買倒賣特斯拉訂單就不會那麼猖獗。

「我們家已經有了兩輛燃油車,現在想買一輛電動車作為平時代步用。」胡熙對記者表示,「相信,只要不是想通過買賣特斯拉車輛從中賺差價的人,都不會介意簽署這樣一份協議。」記者在走訪特斯拉體驗中心時,多位在店內看車的消費者均表示,他們完全能接受簽署「不轉賣承諾函」。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

雖然特斯拉制定這一協議想要遏制「黃牛」倒賣訂單現象,但從當前「黃牛」在各大平台公開收購特斯拉訂單的行為來看,這種做法收效甚微。

另一方面,對於特斯拉制定並讓用戶簽署「不轉賣承諾函」一事,有人直呼「解氣」,也有不少人認為特斯拉此舉侵犯了消費者的個人權益。

「錢已交完,車就屬於我個人財產了,為什麼不讓轉賣。」一位下定購買的特斯拉的准用戶說,自己不能接受特斯拉這種處理方法。

「特斯拉讓消費者簽署的『不轉賣承諾函』限制了消費者行使所有權的權利,裡面的條款顯然是『霸王條款』,不具有法律效力。」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公益律師廖建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車主買了車之後,想要轉讓給誰,是消費者對財產的自由處分權。特斯拉沒有權利作出這樣的規定,也沒有權利要求消費者與其簽訂這一協議。」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宋宏宇也給出相同的意見。「特斯拉的『不轉賣承諾函』對消費者權利作出了限制,形式上符合格式條款,內容上限制消費者行使所有權,因此認定為無效的可能性較大。」宋宏宇表示。

4

倒賣訂單現象早已存在

事實上,倒賣訂單現象從去年年底就已開始出現。「本來以為提前1個月下定,年前就能開上新車,去了才知道,別說年前,3月份能提車就算快的了!」去年年底,打算購買新能源車的馮濤(化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據馮濤介紹,其於去年年底拿到新能源車指標後就開始在市場上選擇合適的車型,但轉了一大圈才發現,大部分品牌的熱銷車型都需要排隊訂車,等車周期短則2~3個月,時間長的甚至要排到2022年中。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孫桐桐 攝(資料圖)

區別傳統的銷售模式,當前不少新能源車企皆以提前交付定金的方式接受用戶預訂車輛。這也讓轉讓訂單交易開始興起。「為儘快能買到車,一些二手商品交易平台有一些用戶對外出售手上訂單,這讓我找到了儘快購車的捷徑。」馮濤表示。

記者以「車型+轉單」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當前熱門品牌的新能源車型均可在一些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中找到相應轉單信息。有不少賣家都聲稱自己擁有幾個月前下定的車型訂單,可通過轉單的方式將購車人信息修改為買家,縮短提車時間的同時,部分車型還附贈早期下定專享權益。「如果購買2021年的訂單,不僅提車更快,還能比現在下定便宜5000多塊,對我來說還是挺有吸引力的。」馮濤表示。

以熱銷車型極氪001為例,該車型於2021年4月15日開放預訂通道,根據訂車時間由早到晚,優惠政策從初時5000元定金抵2萬元車款一路降至當前的5000元定金抵1.5萬元車款。這也意味著,下定越早的訂單享受優惠越高。如,2021年7月前下定該款車型的轉單價格在1萬元以上,10月左右的訂單轉單價格則多在5000~6000元。

日前,記者查詢不同車型的轉讓訂單發現,與馮濤般想通過加價購買訂單轉讓權快速提車的人不在少數。鹹魚統計數據顯示,各類新能源車訂單轉讓信息均被光顧,且提出有購買意願的人數多達上百人。

急於提車,加上漲價前後差價的吸引,讓很多人更願意選擇以加價訂單轉讓的方式拿到車。而高額的利潤,則吸引越來越多的「黃牛」加入到倒買倒賣新能源訂單的行列中。「現在倒賣新能源車訂單有的會賺,來試試水,不過感覺以前那種動輒翻番(賺錢)的訂單越來越少了,剩下的也沒什麼油水。」在轉賣新能源車訂單之前,自稱「倒爺」的李長豐以倒賣各類演出門票為主要營生。

而作為資深「黃牛」的董建,於去年年底也開始在其個人朋友圈和某二手物品交易平台個人主頁上定期更新轉售車輛訂單的信息。記者發現,過去一年時間裡,他「賣出的寶貝」一欄有十三單交易成功,金額從3000元到4萬元不等。

在業界看來,加價實現訂單轉讓的市場行為的興起,與新能源汽車漲價潮的來臨緊密相關。「訂單轉讓的價格,不到漲價幅度的一半。」另一位進行訂單轉讓的張翼笑著對記者說,可以花更少的錢買車,且提車周期更短,何樂不為呢?

5

原材料價格回穩才能遏制訂單轉賣?

自從3月10日特斯拉啟動「8天三漲」的漲價攻勢以來,包括比亞迪、奇瑞新能源、小鵬、哪吒、零跑、幾何、威馬、歐拉、理想、零跑等在內,除蔚來以外幾乎所有消費者熟知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都紛紛發布了漲價通知。

圖片來源:哪吒汽車微信公眾號

新能源車漲價潮來臨,讓「黃牛」看到了商機。而新能源車企之所以漲價,歸根到底是原材料價格的瘋漲。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原材料價格瘋漲,使原本就難以盈利的新能源車企製造成本壓力加大,不得不以漲價的方式來緩解壓力。

在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看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並不是市場供需不平衡導致的,更多是市場投機行為所致。

陳士華也表示,這波重要原材料價格暴漲,脫離了市場發展規律,不能簡單歸結為供需矛盾,屬於非理性漲價。其背後的重要推手之一,可能是有人囤貨,導致出現短缺和局部供需矛盾等情況。同時,市場也存在人為藉機炒作嫌疑。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韓陽 攝(資料圖)

除主觀因素影響外,陳士華還提出,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旺盛,帶來上游重要原材料價格一定程度的漲幅;俄烏衝突等因素引發部分重要原材料價格波動;出現疫情以來各地經濟恢復情況不同,部分地區原材料供應可能受到一定影響等客觀因素也是促使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李斌表示,希望一些鋰礦和碳酸鋰廠商能夠從整個行業長期利益出發,不要去人為製造價格,這樣對整體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並不是一件好事。

針對當前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中汽協方面建議,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加強大宗原材料市場宏觀調控力度,著眼於滿足動力電池等生產需要,適度加快國內鋰、鎳等資源開發進度,並重點打擊聯手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同時,加強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供需對接,保障中長期動力電池原材料供應。

事實上,國家主管部門針對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早已明確態度。2021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多措並舉幫助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應對上游原材料漲價影響。支持大型企業搭建重點行業產業鏈供需對接平台,用市場化辦法引導供應鏈上下游穩定原材料供應和產銷配套協作,做好保供穩價。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行為。

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原材料價格瘋漲情況持續時間不會太長。他相信,隨著相關政策出台,以及市場發展逐漸趨於平穩,原材料價格會逐步恢復到正常交易價格。而隨著原材料價格逐漸恢復,新能源車銷售價格也會逐漸回歸正常。「影響新能源車售價和交付期因素解決後,『黃牛』倒賣訂單情況也將會得到逐步解決。」崔東樹說。

封面圖來源:《無間道》電影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