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靈武:植綠治沙正當時

2023-04-18     光明要聞

原標題:寧夏靈武:植綠治沙正當時

4月12日,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了一批「植綠人」,國網寧夏信通公司,國網寧夏銀川市興慶區、靈武市供電公司共53名員工走進自然保護區開展「推進國土綠化建設美麗中國」主題活動,義務扎制草方格、齊種樟子松,爭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推動者。

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毛烏素沙地西南邊緣,是銀川河東重要的生態屏障。60多年來,三代白芨灘人採取草方格固沙,三季造林的綜合治理措施,累計治沙造林63萬畝,控制流沙近百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1%,有效遏制了毛烏素沙地的南移和西擴,保護了黃河、銀川河東地區的生態安全,成為三北工程精準治沙、科學治沙的樣板區。

員工們在自然保護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先後學習了扎制控制流沙的草方格和栽種樟子松的技術要領,在沙漠裡留下了自己的治沙足跡。

在草方格扎制區,員工們兩人一組,清理麥草、碼放麥草、踩壓整型,一把把鐵鍬將麥草扎入荒漠中,播撒下了他們推進國土綠化的「種子」。望著綿延的沙丘上一個個標誌著人與大自然「搏鬥」的勝利成果的草方格,興慶區供電公司青年員工馮喆深切感受到了「人進沙退」這一非凡壯舉背後,是一代代白芨灘人和志願者們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樟子松種植區,他們謹記挖土深度、栽樹位置、填土規範等注意事項,一棵棵樹苗滿載著改善環境的「重任」在風中挺立,為戈壁沙漠荒灘帶來了生命的希冀。

員工們隨後來到了全國防沙治沙展覽館,了解了國內防沙治沙歷史、成就和經驗等科普知識。人民楷模王有德「寧可掉下10斤肉、不讓生態落了後」的動人事跡,讓在場的員工們都深有感慨。「在王有德同志的帶領下,白芨灘實現了治沙與致富的良性循環,這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最好寫照,給在場的人上了一堂生動的生態文明課。」國網靈武市供電公司黨委書記買波說。

近年來,寧夏不斷加大生態建設力度,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沙漠化逆轉的省區,森林覆蓋率和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分別達到15.8%、56.5%。(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文攀通訊員徐航、袁宏彥)

[ 責編:李伯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7ebabfceed87102e5ae8f8621876e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