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到極致便是俗,要說一個人把雅說成俗,是輕而易舉之事,古今中外無數文人雅士蒙受不白之冤成為一代俗人,但能夠把俗說成雅,那比把死人說活還要難上加難,而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這麼一本書,成為了俗中之最,變俗為雅一度成為文學著作,它一度超越《紅樓夢》,被譽為「明代四大奇書之一」,與當今四大名著齊名。
《金瓶梅》
它便是「千古第一奇書」《金瓶梅》,相聲演員郭德綱說:「大俗才能大雅」,提起《金瓶梅》,現代人對這本書的誤解很深,尤其是「大朗」的故事,芸芸大眾普遍認為「這不是什麼好書」,但要說起文學價值,《金瓶梅》絕非等閒之輩,從市井人物與世俗風情之中,開闢了取材於現實社會生活而創作長篇小說的先河,而在中國文學歷史中,還有一本超越《金瓶梅》,卻被遺忘的「奇書」。
《姑妄言》
風情不輸《金瓶梅》,劇情堪比《紅樓夢》,如果說《姑妄言》這本書早點被發掘,或許人們記住的就是它了,然而它卻是一本被遺忘150年的文學著作,早期在上海有一本手抄本一露鴻爪,然而卻是殘本,價值並沒有被發掘,直至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全書在蘇聯被發現。
《姑妄言》插畫
一經面世,便被世人所矚目,但很可惜,當時國內學者仍然沒有機會目睹這本書的全貌,直至30年後,在我國台灣省出現了全刊,這本書才得以真正地露面,可謂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那麼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能夠受到如此重視?甚至這本書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件盛事,同時成為中俄學術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
《姑妄言》舞台劇
流落國外150年之久,當眾多專家學者再次看到之後,它也被專家稱之為「文壇無冕之王」,是超越《金瓶梅》的古代風俗小說,整本書有著百萬字,主要以「盲妓」錢貴與一位窮書生的故事展開,內容包羅萬象,無論是社會性、知識性,還是想像力,都堪稱傳統言情小說的集大成者,可以說世間所有之人,所有之事,無一不備。
「盲妓」劇照
或許很難想像,一個作者怎麼能把世間萬物全部融合在一本「禁書」之中,但不難想像,它的成書之難,作者是遼東人曹去晶,清朝雍正年間的一個民間作家,而這本書之所以不成名,其實與曹去晶的名氣也有著關聯,當初就連找到一個能為這本書寫序的人,曹去晶都沒有資源,以至於換了個名字給這本書寫了序言。
《姑妄言》插畫
在歷史記載之中,也沒有絲毫關於《姑妄言》的記載,可以說在歷史上幾乎被抹去了痕跡,直至被一位蘇聯科學家來華之後,偶然發現帶走了僅有的手抄本,在全抄本之中,描寫了上百次的言情情節,在細節描寫上,作者絲毫不吝嗇筆墨,對故事的情節、環境,人物的性格、姿態等,描述極為細緻,細讀仿佛進入了當時的環境一般,令人為之震撼。
《姑妄言》
當然很多人還會好奇,為什麼流落國外150年之久,沒人發現呢?其實這本書由蘇聯天文學家斯卡奇科夫帶走後,先後想要賣給多些地方,卻由於眾多歷史原因不被重視,之後俄羅斯當代著名李福清發現,在《亞非民族》雜誌發表《中國文學各種目錄補遺》後,才得以被重視,並且引起了世界文學界的極大重視,也因此被專家稱為「文壇無冕之王」。
《姑妄言》插圖
如果說《金瓶梅》能夠在國內文學界揚名立外,或許《姑妄言》就是在世界範圍內的文學著作,其中描寫的義士仁人、英雄豪傑、仙湖厲鬼、文人墨士、寡婦古人等等內容,完全融合了中國文化史、民俗史,以至於經濟史的內容,可謂是整個古代歷史的一個縮影,而其中以言情的形式展現,更是給人一種越嚼越有味道的感覺,稱之為「文壇無冕之王」也毫不為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