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調全黑模式真的護眼嗎?可能不會。
專家說,這種模式的流行可能更多是因為一股「極簡主義潮流」,跟可用性沒有太大關係。
[圖片來源:FC]
設計師普遍愛穿黑色衣服,不僅如此,根據零售科技公司Edited的數據,黑色是2017年最受歡迎的女裝顏色,占據了36%的市場份額。暗色的流行甚至已經超越了時尚的界限,進入用戶體驗和用戶介面設計領域。大量熱門應用和程序都引入了「黑暗模式」選項,反轉網頁的主導配色。
黑暗模式Material Design設計指南示例
當然,淺色文本加深色背景,我們已經屢見不鮮了。20世紀80年代,WYSIWYG(「所見即所得」 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文字處理軟體興起,首次引入了我們所習慣的「白紙黑字」用戶介面。在此之前,最早的電腦使用的是單色陰極射線管顯示器,特點就是黑色背景上的綠色塊狀文字。Adobe的創意套件Creative Suite多年來一直使用暗色介面,Spotify的介面使用了一段時間的暗底亮字配色方案(2015年又全面更改了)。
暗色介面由來已久,但在過去幾年裡,它的人氣暴漲。僅去年一年,面向消費者的黑暗模式選項就出現了激增,包括MacOS、蘋果iOS和安卓系統,甚至跨越了不同應用和平台。Instagram在10月初推出了「黑暗模式」;最近,谷歌遊戲Gmail的應用程式也引入了黑暗模式。
究竟是什麼推動了網絡世界近日來對黑暗模式的痴迷?筆者和朋友閒聊時,問到他們為什麼會切換到黑暗模式,聽到的答案大都是「保護眼睛」。他們發現,晚上看手機時,深色背景沒有明亮的白色背景那麼刺眼。不過,雖然調暗介面似乎對眼睛更好(而且確實省電),但實際上,它並不比白色背景更適合閱讀。
蘋果的iOS黑暗模式人機介面設計指南
我請教了用戶體驗和用戶介面諮詢公司尼爾森諾曼集團(Nielsen Norman Group)的研究總監羅盧卡·布迪烏(Raluca Budiu),了解她對「黑暗模式更護眼」的看法。「在可用性方面,我們有一條規則,那就是『不要聽用戶的』。意思是,要觀察用戶的行為(並進行衡量),不要相信他們嘴上說的。」
布迪烏表示,該公司還沒有針對黑暗模式的可用性進行研究,但他們一般不推薦「視力正常的用戶」使用黑暗模式。她還指出,正反差的配色方案,也就是傳統的白底黑字,「更方便閱讀和瀏覽」,尤其是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
目前已發表的人體工程學研究似乎也支持這一觀點。《應用人體工程學》(Applied Ergonomics)雜誌201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淺色背景上的深色文字能夠提高易讀性,強烈推薦使用,無論年齡大小。」《人為因素:人為因素與人類工程學學會期刊》(Human Factors: Journal of The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Society)在2013年發現,「通常情況下,正極性顯示器的亮度更高,使用者對細節的感知也更好。」
[圖片來源:蘋果]
視覺障礙人群的意見各異。據布迪烏所說,部分早期研究表明,「某些類型的缺陷(如白內障)患者使用黑暗模式效果更好」,一些視力障礙患者也表示有這種偏好。但即便如此,布迪烏說,「我認為也沒有100%的共識。」
出於這個原因,說到黑暗模式,布迪烏仍然建議在需要大量閱讀的時候默認使用傳統可靠的白底黑字模式。但如果你確實不想放棄黑暗模式,又不希望易讀性下降,這裡倒是有幾個小貼士可以參考。蘋果建議,在黑暗模式下,你可以在iPhone設置中「分別和同時」打開「增加對比度和降低透明度」,測試你的內容顯示效果。
在某些情況下,黑暗模式是很實用的。根據蘋果的人機介面指南,黑暗模式能夠「弱化周圍的用戶介面,突出主要內容」。因此,Adobe Creative Cloud使用暗色用戶介面是有道理的:它的重點是圖像編輯,而黑暗介面通過簡化不相關的文本元素,強調了視覺元素。
同理,當你想要鼓勵閱讀者快速瀏覽統計數據並關注關鍵數據點(比如查看股票、圖表或圖形)時,黑暗模式的效果很好。同樣的,Salesforce一項研究表明,採用黑暗模式閱讀圖表和圖形可能會有一些功能上的好處。Salesforce的團隊要求參與者在明暗主題下對比圖表,並按照值錢程度排序。結果發現,與淺色介面相比,使用深色介面的參與者做出決定的速度更快,而且同樣準確。有趣的是,這個結果和參與者對介面的印象恰好相反,他們對淺色主題的第一印象更好,且認為其價值更高。
總而言之,是否選擇黑暗模式應該基於你個人的審美偏好,因為在可用性和易讀性方面,黑暗模式並沒有優勢。正如布迪烏所說,它可能反映了一股「更大的極簡主義潮流」,又或者是用戶介面整體走向了個性化。
所以,手機介面想調全黑就調全黑吧,但目前來講,它的意義僅限於外觀。
文 | 快公司編輯部
翻譯| 李美玉
編輯 | 梁如楓
圖片 | 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7DocG4BMH2_cNUgzRp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