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引以為傲的園林景觀,變成居民的一塊心病!怎麼辦?

2024-01-18     新聞晨報

原標題:曾經引以為傲的園林景觀,變成居民的一塊心病!怎麼辦?

曾經引以為傲的園林景觀,變成居民的一塊心病!怎麼辦?

「38號下面現在弄得很好的,什麼時候到我們樓呀!」近段時間,家住閔行區七寶鎮萬科朗潤園的居民們都在對一項微更新翹首以盼。

萬科朗潤園小區始建於2006年,擁有戶數1019戶,其環境是社區的一張「金字招牌」,綠化率近四成。萬科朗潤園除了廣闊的綠化空間,還有獨特的建築設計——沿小區主幹道兩側有7幢住宅底層,都有面積約50平方米的架空層被打造為園林景觀

這些景觀視覺上的獨特設計在經歷了十幾年的時光後卻成了困擾居民的社區治理難題。據居民區黨支部書記侯美琴介紹:「由於架空層園林景觀區域缺乏光照,新植苗木沒有成活環境,物業補種的綠化苗木幾乎每隔2—3個月就全部枯死,大片黃土裸露,每逢下雨居民路過滿腳泥。起初,物業在涉及的架空層區域鋪設過塑料草皮,時間一長,草絲就會粉化、掉毛,部分架空層還有亂堆物現象。」

改造前

「我們的架空層能不能更新一下呀!」「我們小區這麼漂亮,這麼好的地方浪費了好可惜!」在聽到居民們對於架空層改造的心聲後,侯美琴結合居民需求和建議,考慮到周邊環境的整體和諧,召開「四位一體」議事會,居民區黨支部、居委會、物業和業委會共同參加。在徵詢整棟樓群眾意見後,選取了靠近河道和櫻花林的38號樓進行試點。

微改造怎麼讓居民滿意?萬科朗潤園根據居民意見,發動居民參與設計,在彙集民意民智的基礎上形成了初步方案——小區架空層地面實施硬化工程改造和牆面美化。方案形成後,由居民全程參與並監督社區公共空間的規劃施工,從增設護欄避免非機動車進入,到休閒椅、盆景如何擺放,再到牆面上的櫻花圖案,事無巨細。在此基礎上,考慮到居民的健身需求,增加了8字鵝卵石健身步道,最終打造形成了集健身鍛鍊、休閒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全齡覆蓋的友好空間。

同時,萬科朗潤園開展了「閱讀花園」微更新,對公共區域進行美化和功能再造,將這些空間變廢為寶,與架空層「夢幻聯動」,形成獨具特色又充滿生態氣息的休閒場景。

對於架空層及其周邊的微更新,居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架空層變得又好看又實用了,現在走累了隨時能來這裡坐坐,下雨天躲躲雨也不怕踩泥了。」家住38號樓的金阿姨說:「以前親戚朋友來,我正好出門買東西不在家,他們只能坐在主幹道的長椅上,現在可以在樓下坐著,不用擔心日曬雨淋。」

通過這樣一場小區架空層的微更新,充分激發了居民共建美好家園的自治熱情,帶動更多居民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讓微更新、大變化都能看得見、摸得著。

來源:今日閔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6c6ebc70af29786090c3ae496f609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