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晨
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說:「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為別人,只需做自己。」
做人不要總想著成為別人口中最好的樣子。這世上從來都沒有最好,每個人對事物的評判標準不同,所以得出的結論自然不會相同。
在《莊子·秋水》中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有一個燕國人,聽說邯鄲人走路很好看,就特意跑去邯鄲,想要學習當地人走路。
他來到邯鄲的大街上,看見一個少年走路的樣子風度翩翩,於是跟在少年身後認認真真學他走路。
結果剛學得差不多,迎面走來了一位老人體態充滿美感,這個燕國人二話不說又追著老人學了一路。
正當他自以為學到了的時候,又無意中瞥見了另一個青年,走路的姿勢別有一番韻味。結果他又跟著青年學了一路。
就這樣街上的人來去匆匆,燕國的那個人跟在別人身後,學了一個又一個。
最終被累得撲倒在地上。
由於他學的走姿實在太多,最後導致不知道該怎麼走路了。
那個可悲的燕國人在邯鄲學習一段時間後,竟然爬著回到了自己的故鄉。
這就是邯鄲學步的故事,它告訴我們不要一味地去模仿別人,最終不僅學不到本事,還極有可能將原本的自己迷失。
人生就是這樣,在它多姿多彩的背後,充滿了千奇百怪的姿態。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可以向別人學習,但不能完全複製對方,甚至直接否定自己。
生命就是不斷與自己和解的過程。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沒有誰是真心在意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訴求。
在搞不清楚狀況的情況下,不要急於否定自己。
要知道,不管你做什麼事,走在怎樣的人生道路上,都要清楚地意識到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
萬事不可能皆順意,無愧於心便好。
人這一生,各人有各人的道路要走。沿著別人的腳步,註定找不到自己的歸宿。
我們可以向別人學習,可以把某個人當做榜樣,但它只能是階段性的,如若貫穿一生,最終迎來的只能是失望和心痛。
人只有不活在別人的期望中,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當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從來都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到。
最好的愛就是接納自己。
我們可以看到別人的優秀,但不必為此就認定自己普通,從而心生擔憂。
人只有先認可自己,才能好好地愛自己。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助力。
一輩子不長,聰明的人明白,生而為人不應該糾結過去,更不能寄希望於未來。
只爭朝夕,做好眼下的事情,才不會讓命運的方向盤失控。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太多人習慣於對自己進攻。
有的人聽了外界的否定便跟著否定自己,有些人甚至時常進行自我否定。
他們仿佛從來都不了解自己的內心,只會不斷地強調「我是個普通人,我不行」。
這種自我懷疑和否定,就是過不好人生的根本原因。
做人要明白,想要過好這一生,就要懂得同自己和解。
無論你的生活多麼糟糕,都要堅信低谷總會過去,美好也會到來。
和解是發自內心的接納。能夠從內心深處接納自己的人,總是充滿自信,他們臉上洋溢著的微笑,不是對世界而是為自己。
很多人會覺得日子很苦,活得很累。
出現這種感覺,除了生活真的充滿挫折,更重要的是當事人不願意放下過去,不願意忘記痛苦對自己的折磨。
生活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我們這一生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學會與自己和解,放下心中的執念,才能放過自己,從而過好餘生。
內容來源公眾號:唯晨【ID:weichenip】偶遇作者很輕鬆。
作者簡介:唯晨,自由撰稿人,寫作導師。常態安靜,偶爾幽默。
希望能通過文字帶給你精神上的放鬆,願你的生活在遇到我的文字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