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乳腺癌治療效果大幅提升 專家:得益於政府「騰籠換鳥」創新舉措

2024-10-2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10月23日電 (記者 陳靜)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張劍教授23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既往中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相對較低,但經過最近幾十年發展已經完全不一樣。

張劍介紹,整體而言,中國的乳腺癌治療的水平,五年生存率大幅提升。據悉,在規範化治療下,中國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提升至83.2%,早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更是可以達到90%以上。但當前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亟待提升。

近年來,創新治療藥物湧現、診療模式不斷優化,乳腺癌患者擁有更多元的治療選擇,並因此獲得更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生存率逐步提升,正朝著「帶瘤長期生存」的「慢病化管理」目標穩步邁進。張劍表示,中國的乳腺癌診治水平明顯提高。

「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療中特別講究分子分型,對不同的分子分型,患者醫生需要分類而治、精準施治,多種創新藥物的湧現,對於晚期乳腺癌患者改善治療效果、提高生活質量起到了重大作用。」張劍告訴記者,「精準治療、分類治療實際上在國內已經深入到每位醫生的心中,我們非常期待這些理念在基層醫院醫生面對乳腺癌患者治療中也能夠貫徹施行,從而使患者能夠得到最大的獲益。」

數據顯示,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HER2陽性及低表達乳腺癌患者分別約占20%和45%。相較其他類型,HER2陽性乳腺癌的腫瘤侵襲性更強,患者預後更差,幾乎所有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患者都會受困於獲得性或原發性耐藥,而在抗HER2治療後出現疾病進展。而HER2低表達乳腺癌患者,傳統的抗HER2靶向藥對其的治療效果非常有限。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新一代ADC藥物出現之後,打破了此前醫學界對HER2低表達無法治療的僵局,也為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帶來突破性獲益。ADC全稱叫做抗體偶聯藥物,是廣義的靶向治療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類,也是靶向治療中「高、精、尖」的一類藥物。

張劍直言,如今,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得益於一些創新機制,中國相關部門「騰籠換鳥」的舉措,使得更多的創新藥能夠及早進入醫院、進入醫保範圍之內,使患者獲益。他說:「我們非常期待有更多的政策落地造福患者。」

在採訪中,張劍倡導,在整體人群的預防篩查方面,儘量找到一些早期的患者,並給予規範的施治,這對提高患者的治癒率和遠期生存是非常重要的。(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5ef395ab0b2f4da47c2168cb32e56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