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非夢想,王自如年薪是孟羽童50倍,尊重個人價值,格力沒做到位

2023-12-18     王新喜

原標題:錢非夢想,王自如年薪是孟羽童50倍,尊重個人價值,格力沒做到位

文/王新喜

日前,董明珠在格力電器2023屆大學生入職儀式中再提及孟羽童。董明珠稱當時在實習生節目中是看中孟羽童勤奮,選來做秘書,希望她成長起來,但她只想著用格力平台自己當網紅,在公司中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董明珠稱,只想著掙更多錢跟行屍走肉沒差別,錢不應該是大學生的夢想,錢是奮鬥的結果。

15日,孟羽童回應了董明珠的怒斥,對九派新聞記者表示:自己正在備考中,不太方便出來回應一些事情。據孟羽童此前發布內容顯示,她正在申請去外國讀研究生。

而孟羽童曾在社交平台發文談到:業務方面,董事長秘書的工作面臨著和具體業務的脫節,雖然也有參與電商和市場的項目,但是大多時候是「高高在上」的旁觀者,而不是「腳踏實地」的執行者。

這引發了人們的熱議,不少網友對董明珠的這話並不買帳。有網友表示:「怎麼可能一篇文都寫不出來……這是秘書最基本的技能吧,如果當真這樣,當年董明珠絕對不會看上她,所以這有點誇大事實了吧。」

也有網友表示:「業務出身的,不會提拔寫材料的;材料出身的,不喜歡一心只干業務的。相同的專業領域,各自的擅長不同,骨子裡相互瞧不上。」

「我覺得她很清醒啊。而且她是浙大畢業,怎麼樣也不會太差。就是可能初入職場,一些職場忌諱沒弄清楚。」

筆者比較認可的一句是,有網友一針見血指出:「給人家那麼大的曝光度和場子,卻給那麼點的工資,這不是逼著人家外面接活嘛?看看東方甄選,給董宇輝上千萬都說少了,同樣做直播,看看你格力給人家月工資開5000到一萬,你格力尊重人家價值了嗎?你不尊重人家價值,人家憑什麼尊重你這個企業呢?」

可謂一針見血。

對比王自如與孟羽童,董明珠沒有真正尊重孟羽童的價值

事實上,董明珠談「錢不是夢想」的時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王自如的那句:「我沒有看過格力給我的工資條。」「能不能給我一間離你比較近的辦公室,我要隨時向您彙報。」

你看,王自如就不談錢,談錢俗氣,也不看工資條,但是王自如不談錢,其實卻在格力拿著高薪。此前有傳言稱,王自如在格力的職級與副總裁相當,年薪超300萬元,但從近兩年的格力電器財報來看,王自如從未出現在高管報酬表格中。

相比同行來看,格力電器高管的稅前薪酬並不算高。公司2022年財報顯示,薪酬最高的是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為1142萬元;副總裁級別的人士,薪酬在200萬元到400萬元間,公司財務負責人、總裁助理廖建雄的年薪為116萬元。

從這個標準來看,王自如的薪酬已經到了副總裁級別的人士。王自如不談錢,在格力拿著高薪,但給格力提供的價值是什麼?格力電器也未透露他的具體工作內容。但從一些公開報道可知,他目前負責格力渠道改革項目。

但從這些年的業績來看,王自如並不算是一個實幹的人才。根據介面報道稱,2019年至今,格力電器渠道改革已進行了4年,目前仍在進行信息化系統建設,號召經銷商們「入網」,但步伐明顯慢於另外兩大巨頭美的與海爾。

但是我們看孟羽童,她本身是自帶流量價值來到格力的。因為孟羽童本身就是一個網紅,是自帶流量的,從一開始,加入格力前就在運營自己的小紅書帳號,當初從綜藝出圈入職格力出現在各大熱搜榜,「董明珠接班人」的話題本身是為直播帶貨引流而製造的,但作為一名浙大高材生與網紅,為格力打工,月薪只有5千塊。

孟羽童能不能給格力帶來銷量與熱度,我認為是有的。根據浙江日報潮新聞報道,一位MCN公司內部人事透露,目前孟羽童未簽約任何MCN公司,但她這個粉絲數量,已經屬於頭部中的「頂流」,自己開公司就足夠了。此前蟬媽媽網站的數據顯示,孟羽童的合作報價是圖文15萬/條,視頻17萬/條,而知情人士稱目前她在小紅書沒有報價,有幾個月報價是在18萬元到22萬元之間。

如果按18萬-22萬元每條計算,孟羽童一年半來僅小紅書廣告收入或許能達到400萬。有電商直播領域人士直言:若有專業團隊操刀,一年1000萬元的廣告收入,不成問題。

人家自己單幹可以一年賺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在格力一個月5千,年薪6萬,然後你告訴他不要為錢工作,如果孟羽童在格力直播間賣貨,大家可以想像,因為孟羽童帶來的銷售價值大概會是多少,是不是5000元月薪可以覆蓋。換了誰,心理都不平衡。

如果說從尊重人才價值的角度來看,王自如的年薪(300萬)與孟羽童的年薪(6萬),王自如提供的價值真的是孟羽童的50倍嗎?

很顯然,如果從銷售的角度來看,從給格力帶來流量與銷售的角度,孟羽童在格力的薪水與王自如的薪資落差,兩者差距在可能換誰都接受不了。

說到底,董明珠沒有真正的尊重孟羽童的個人價值。

錢不是夢想,但要不要尊重人才價值,是格力需要反思的

說到底,既然已經分手,就應該體面的道別。在如今的時代,房子車子孩子施加給年輕人的壓力是非常大,並不是說年輕人沒有夢想,夢想只是錢,只不過,每個人內心是希望自己的價值得到尊重的,而在一家企業工作,衡量一個員工價值的唯一標籤就是薪酬。

馬雲曾經說過一句流傳度很廣的話,員工的離職原因很多,但其實就兩點:1、錢,沒給到位;2、心,委屈了。

事實上,如果換位思考,站在孟羽童的角度,這兩點原因都存在。

在董明珠看來,錢不是夢想,通過企業平台實現個人價值才是夢想,但是關鍵是,你要尊重人才的價值。同樣是網紅,但董永輝在新東方的收入不止幾千萬,雖然說孟羽童跟董永輝沒得比,但月薪價值不應該是幾千。

如果連這一點都意識不到,一直在公司內部強行施加奉獻精神,可能不利於格力留住真正的人才。

事實上,格力是存在人才流失的問題的。2019年以來,格力的研發人員數量就在逐年下降,2021年,在格力工作了近30年的元老、研發和技術負責人黃輝離職,對格力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其實我們看到,在類似華為這種頭部科技企業都是用實打實的高薪來留住人才,這其實就是一種尊重人才的體現。

尤其是如果在孟羽童那個位置,當發現她接觸的助理、招進來的畢業生都比她薪水高的時候,這種心理落差可想而知。這種落差,其實就是感覺到了不被重視與不甘的心理。其實這種不甘與委屈,在很多企業內部並不少見,比如老員工發現工資倒掛,自己乾了幾年後發現薪水還不如招進來的新人,這使得一些老員工產生不甘而離職。

因此,如果董明珠依然揪著已經離職的孟羽童不放,更不利於年輕人進入製造業。尊重人才價值,是格力需要反思的,也是當下很多企業都需要反思的一個重大問題。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4227828f0f2cf4f354d3c0daf222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