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玉米價格短期回落,今年的玉米價格為何漲不上去?

2022-04-08     勒夫水溶肥

原標題:國內玉米價格短期回落,今年的玉米價格為何漲不上去?

隨著時間大幅推移,烏克蘭春播減少50%的預期正在變成現實,烏克蘭作為玉米、小麥的出口大國,其糧食出口乏力必定會導致未來全球糧食供應仍面臨緊張的局面。

但是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近段時間我國小麥及玉米價格卻呈現出了價格短期回落,從近日的數據來看:山東發達平原公司普麥價格調整為1.60元/斤,落5厘;河南思豐面業先是落價1.5分至1.6元,隨後宣布暫停收購,恢復時間另行通知。而在玉米市場,目前山東祥瑞藥業1.445元/斤,下調1分;通遼梅花最新價格2760元/噸,落10元。

實際上我國每年進口玉米、大麥和高粱整體超過5500萬噸,其中僅去年我國玉米進口就超過2800萬噸,在如此龐大的需求缺口下,當年我國玉米價格一度創下1.5元的歷史高位。然而進入今年以來,儘管國際玉米進口成本已經從去年的2800元左右的位置最高飆升至3200元的位置,國產玉米的相較於去年卻較為疲軟,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東北玉米主產區價格集中在1.2-1.3元的位置,黃淮地區則集中在1.45元的位置。

國內玉米價格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的價格得益於我國的糧食供應結構,國內的大豆市場基本是以進口大豆為主,因此價格變化緊隨國際市場;但是小麥、玉米等穀物市場,則以國內供應為主。我們以玉米為例,儘管2021年進口量創下了歷史新高的2835萬噸,但占當年我國玉米市場總供應量的份額還不到10%。

得益於國內主要糧食市場「自給自足」的政策,在今年國際糧食價格大幅走高之際,國內市場的玉米小麥等穀物的價格沒有那麼劇烈。

2022年,我國將著重保證稻穀、小麥等口糧庫存充裕、供應充足,完全自主自足,今年將穩定播種面積和產量,做好化肥保供穩價工作,保持糧食量足價穩,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大田作物的穩產增產離不開好的產品,有著適用範圍廣、安全性高和效果顯著等特點,適用於大田糧油作物使用,有著增加分櫱;莖稈增粗抗倒伏;提高結實率;增加千粒重等功能,在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上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37be68c1719bbd35f8e7468cb9072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