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可多喝水嗎?4類腎友缺水對腎功能的危害更大

2022-07-19   小狐狸的寵物家

原標題:腎病可多喝水嗎?4類腎友缺水對腎功能的危害更大

夏季氣溫超高,尤其現在進入伏天,很多人都是「出門五分鐘,出汗一小時」。大量汗液排出,需要及時補充水分,以保證體內水分的平衡,同時降低體溫,預防中暑。

但可就苦了不少腎病患者了,尤其是一些腎功能受損嚴重的患者,想喝水還不敢多喝,不喝又渴得慌。權衡利弊後,還是忍忍不喝了。

腎病的發生是會影響到體內水分的平衡,如果濾過功能下降,形成尿液減少,尿量排出減少,為減輕腎臟負擔,確實需要適當減少水分的攝入。

一方面是尿量的多少,如果當天尿量低於1000,那么喝水量一般也要減少。另一方面,患者自身的感受尤其是症狀的變化及體質好壞。雖說尿量會影響到攝入量。但有些少部分尿少的患者,與普通人一樣每天喝水在1500-2000毫升,身體沒有明顯不適的症狀如水腫、噁心等,即使尿量減少,也可以適當多喝點水。

對於本身有嚴重水腫及正在透析的患者,是需要嚴格控制攝水量的。但除此之外,一般腎友都應該多喝水,才有助於減輕腎臟的負擔,促進毒素的代謝。

尤其是這4類腎病患者,缺水對腎功能的危害更大!

發生急性腎功能的損傷

由於感染、腹瀉、誤服腎毒性藥物等原因引發的腎功能急性損傷,繼而大導致腎臟血流不足時,會加劇腎臟細胞的纖維化、硬化等情況,引起肌酐、尿酸、尿素氮等指標的升高,如果不注意,則會轉為慢性腎病,此時必須注意血流的情況,同時適當增加水的攝入,以避免腎功能實質性惡化的發生。

存在低血壓的患者

缺水會導致血容量減少,繼而引起血壓的下降。血壓低與血壓高一樣會危害腎功能。會引起患者出現乏力、頭暈的情況,嚴重的還可能發生休克、昏厥等。

大量蛋白尿及高血脂症患者

由於腎小球濾過膜受損,通透性增加,導致大分子蛋白漏出,引發大量蛋白尿。蛋白的漏出會導致血液濃縮,腎臟血管內血脂升高,血流流速減緩,繼而增加腎動脈血栓甚至栓塞的風險。

因此如果蛋白尿且有高血脂的患者水腫不是很嚴重,也要適當多喝水。

存在泌尿感染的患者

有部分患者是由於泌尿系統感染引起的慢性腎炎。泌尿感染與喝水少有一定的關係,適當增加攝入水的量,排尿次數多,會將帶走蓄積在尿道口的細菌,降低尿路感染的風險。

因此本身存著泌尿感染的腎病患者,日常需要多補充水分,尤其有腎結石的腎友。

相信不少患者都聽到醫生說這句話「平時多喝水」,可不是白說的。其實腎友不用太糾結, 只要控制在安全範圍內就沒問題。

(註: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