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知行合一的行動隊」—— 習近平引領金磚合作

2024-10-22     國際在線

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 特稿|「知行合一的行動隊」—— 習近平引領金磚合作

新華社記者史霄萌 劉暢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赴俄羅斯喀山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世界的目光再次投向這個蓬勃發展的國際合作機制,關注它如何進一步推動新興市場國家和全球南方發展,應對全球挑戰。

作為金磚合作的積極倡導者和推動者,習近平主席曾生動地比喻,「金磚國家就像5根手指,伸開來各有所長,攥起來就是一隻拳頭。」如今,隨著「金磚大家庭」實現歷史性擴員,金磚合作變得更有力量。

擴員後的「大金磚」是「全球南方」第一方陣,是塑造國際格局的重要力量。當今世界變亂交織,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習近平主席將引領金磚合作為開拓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發揮更大作用。

「含金量」更高

金磚合作機制誕生於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的時代潮流之中,其名稱取自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以及後來加入的南非這五大新興經濟體英文國名首字母縮寫,意為「磚」。在中文名稱里加上「金」字,表達這一機制所蘊含的寶貴价值。

習近平主席對金磚合作前景充滿信心和期待。他說,「加強同金磚國家合作,始終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之一。」習近平主席作為中國國家元首首次亮相國際多邊舞台,就是2013年3月出席在南非德班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就任國家主席後的兩年時間裡,他對當時所有金磚國家進行了訪問。

「在習近平主席領導下,中國為金磚合作取得成功作出了重大貢獻。」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董事兼資深研究員邦恩·納加拉說。

在成員國攜手努力下,金磚合作「含金量進一步提升」,「金磚」的分量也越來越「重」。世界銀行數據顯示,金磚國家GDP在全球的占比從2010年的18%逐年上升到2022年的約26%。

「金磚國家不是碌碌無為的清談館,而是知行合一的行動隊。」習近平主席曾這樣評價金磚合作。金磚合作的成功秘訣之一就是務實。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成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截至2023年年底,這個總部設在上海的多邊金融機構已累計批准了成員國申請的105個項目,總投資達350億美元。

為滿足金磚合作機制不斷發展的需要,習近平主席與其他金磚國家領導人在2017年廈門會晤上達成重要共識,將人文交流打造為金磚合作的新支柱,旨在進一步加強成員國民眾間的聯繫和互動。多年來,金磚國家合作在政治安全、經貿財金、人文交流「三輪驅動」下持續走深走實,取得豐碩成果。

北京師範大學金磚國家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王磊認為,金磚合作機制具有獨特價值,其「含金量」遠超經濟範疇,是國際合作機制的創新,與具有保護主義、排他性色彩的西方政治、軍事或經濟同盟形成了鮮明對比。

習近平主席指出:金磚合作是一個創新,超越了政治和軍事結盟的老套路、建立了結伴不結盟的新關係;超越了以意識形態劃線的老思維,走出了相互尊重、共同進步的新道路;超越了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老觀念,實踐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新理念。

近年來,西方一些人不時拋出唱衰「金磚」的論調,詆毀金磚國家是「烏合之眾」。然而,成色更足的金磚合作不僅有力駁斥了這種論調,也顯著增強了該機制的國際吸引力。

「大金磚合作」之路

2023年8月2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在第十五次會晤實現歷史性擴員。當這一消息宣布時,南非約翰內斯堡杉藤會議中心掌聲雷動。習近平主席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次擴員是歷史性的,體現了金磚國家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決心。

今年1月1日,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阿聯、伊朗、衣索比亞正式參與金磚合作,「大金磚合作」正式開啟。

金磚機製成立伊始,就確定了走開放包容之路的方向。在2013年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德班會晤時,習近平主席引述了中國諺語「獨木不成林」。一年後,在巴西福塔萊薩,他提出了「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金磚國家不是封閉的俱樂部,也不是排外的「小圈子」。

為踐行開放包容的理念,金磚國家積極邀請其他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參會,拓展合作。在此基礎上,習近平主席在2017年廈門會晤上創造性地提出了「金磚+」合作理念,鼓勵更多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參與金磚合作。

在習近平主席的倡議下,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已經在廈門落戶。

面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習近平主席堅定不移地倡導開放包容。2022年,他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上說:「新形勢下,金磚國家更要敞開大門謀發展、張開懷抱促合作。」

一年後,金磚國家同50多個國家聚首南非約翰內斯堡,共赴金磚會晤。習近平主席說,這次聚會「不是拉誰選邊站隊,不是搞陣營對抗,而是打造和平發展的大格局」。目前,眾多發展中國家正在尋求與金磚國家拓展合作。

「這些國家之所以申請加入金磚合作機制,是因為他們看到了未來,看到了金磚國家的潛力和發展機遇,」廈門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外方執行主任梅赫里·阿利耶夫說。

發出更響亮聲音

金磚合作機制實現歷史性擴員3個月後,應南非總統拉馬福薩邀請,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了金磚國家領導人巴以問題特別視頻峰會。這是金磚擴員後的首場領導人會晤。習近平主席表示,「今天,我們就巴以問題協調立場、採取行動,為擴員後的『大金磚合作』開了個好頭。」

半島電視台在評論這次特別視頻峰會時說,全球南方主要國家正尋求在全球秩序中獲得更大的發言權。南非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史蒂文·格魯茲德說,這場會晤「反映了金磚國家日益增強的自信,而不是等著聽西方的」。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金磚國家日益成為塑造國際格局、維護全球穩定的重要力量,金磚合作機製成為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加強團結合作、維護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是代表南方國家的最核心機制。

王磊說,金磚國家和其他全球南方國家間的有效協調正在為完善全球治理添磚加瓦。

金磚新開發銀行就是這一努力的成果。習近平主席指出,「它的成立,是對既有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和完善,可以促進國際金融體系更加深刻地反思、更加主動地改革」。

新開發銀行行長、巴西前總統迪爾瑪·羅塞芙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新開發銀行這一重要平台實現了超越各國自身局限的國際合作,代表了更為廣闊的視野,不僅為金磚國家發聲,也代表了其他相關國家的共同願景。」

中國人民大學歐亞研究所研究員關照宇認為,金磚國家合作「既不是反西方的,也不是為了推翻現有的全球秩序,而是建設性地改革其中不公平的方面,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機會。」

在習近平主席看來,「發展是各國不可剝奪的權利,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加強全球治理是國際社會共享發展機遇、應對全球性挑戰的正確選擇。」

2023年,習近平主席在北京會見羅塞芙時,呼籲新開發銀行幫助更多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在他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引下,中國始終同發展中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不斷以自身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與全球南方國家攜手推進現代化。

「中國始終是『全球南方』的一員,永遠屬於發展中國家。」習近平主席今年6月向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開幕式發表視頻致辭時說。

「習近平主席發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信息:中國將在全球現代化進程中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團結起來,確保不讓任何一個國家掉隊。」關照宇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3628721c7ce955def58358bc4a4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