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如何組建「神話宇宙」?這幾點不可忽視

2022-08-26     中國電影報

原標題:國漫如何組建「神話宇宙」?這幾點不可忽視

儘管票房破兩億,《新神榜·楊戩》只用了7天,觀眾們還是覺得「慢了」。

近年,中國動畫電影票房節節攀升,動輒四五億、十幾億的票房幾乎成了觀眾心中國漫票房的「新常態」,「國漫熱」自然也成了中國電影市場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24日,北京國際電影節·大學生電影節紀錄·動畫·戲曲特別單元展映暨文化沙龍活動上,來自學界、業界的動畫電影專家、行業從業者就「中國動畫電影的現狀與未來」,開啟了一場針對中國動畫電影發展方向的深入討論。

組建中國自己的「神話宇宙」

2015年,《大聖歸來》以9.54億的票房奇蹟開啟了產業化以來中國動畫的首個巔峰;4年後,《哪吒之魔童降世》橫空出世將中國動畫電影的單片票房提升到了50億量級。而隨著《白蛇:緣起》《姜子牙》《新神榜》系列等帶有鮮明中國傳統文化標籤的國漫電影在市場上佳績頻傳,屬於中國動畫自己的「神話宇宙」,也在一磚一瓦間逐漸成形。

「神話故事、民間傳說,是中國文化當中重要的公共寶庫。」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教授、動畫編劇馬華一語中的,在他看來,傳統神話故事以其天馬行空的想像與動畫電影建立起了天然的相關性,也是國漫創作的靈感寶庫。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教授、動畫編劇馬華

事實上,這一「寶庫」正在成為指引當下中國動畫電影創作方向和連結觀眾的紐帶。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劉佳說,「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形成自己的系列化IP,組建起自己的『神話宇宙』。通過角色之間的聯動,聯繫起更多維度的觀眾。」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劉佳

從《白蛇:緣起》《白蛇2:青蛇劫起》,到《新神榜:哪吒重生》《新神榜:楊戩》,追光動畫在構建「中國神話宇宙」的創作之路開創出一條獨特的路徑,即將於明年暑期上映的新作《長安三萬里》同樣是一部帶有濃厚傳統韻味的中國故事。

作為《長安三萬里》製片人、《白蛇2:青蛇劫起》製片經理,宋依依透露,追光動畫的創作秘訣很簡單,即「中國人做中國故事」。在宋依依看來,與傳統文化結合的創作路子,不僅激發了中國觀眾對中國動畫的接受熱情,也激勵著創作人員去繼承過去的美學傳統,那是大家過去觀看中國動畫的文化記憶。

製片人宋依依

電影市場上,中國動畫的集體記憶喚醒了觀眾對國漫的熱情。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動畫系主任艾勝英分析,其背後深層原因是中國人骨子裡共有的文化基因基礎。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動畫系主任艾勝英

「在中國人的文化基因里,有很多傳統文化的基礎,這是為什麼中國觀眾對包含傳統文化的文藝作品會產生強烈認同感的根源。」艾勝英認為,基於這一點,中國動畫電影可以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各種類型里吸收各種文化元素,來進行新的創作。

中國動畫如何「破圈」?

題材的多元化,內容、形式的創新,新技術的利用亦是當日沙龍的焦點話題。

提起《長安三萬里》的創作,宋依依透露,在這部新作中,追光動畫將進行新的嘗試,突破神話題材的創作慣性,「追光一直在試圖做出打破年齡圈層的作品,但是這需要時間來實現。」

在馬華看來,達成「破圈」不可或缺的是「創作者要了解當下社會需要什麼樣的精神引領」,呼應社會話題與痛點,才可能形成『破圈』效應。馬華以抗戰時期誕生的《鐵扇公主》為例,他表示,中國的動畫電影在對傳統文化的吸收創作過程中,形成了借古諷今、聯繫時代的優良傳統。

這一觀點得到了艾勝英的贊同:「《大魚海棠》取自古詩詞,《雄獅少年》取自舞獅的這個傳統民俗,中國動畫電影可以遵循這樣的思路,挖掘更多可改編創作的題材」。至於「破圈」,艾勝英同樣認為,呼應社會話題與痛點,是形成『破圈』效應的關鍵要素之一。

談及動畫電影題材創作,《當代電影》(《當代動畫》)編輯部主任張煜認為有必要嘗試拓展動畫電影的題材範圍,「傳統經典的敘事模式,很難離開闖關打怪,可以嘗試突破慣用的失敗者或者弱者成長這一模式,拓展動畫電影題材,打造出更多具有現實關懷的『當代童話故事』,撫慰現代人的精神焦慮。」張煜同時表達了對於中國動畫出現更多介質實驗的期待。

宋依依分享了近年追光動畫在借用水墨、壁畫、剪紙等傳統美術風格的美學探索與引入動作捕捉等技術的經驗。她介紹,利用新的製作技術可以節省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極大降低項目風險。

疫情衝擊下的動畫人才培養

專家呼籲:打通高校與業界之橋樑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電影行業遭受了巨大衝擊。

對動畫電影而言,嘉賓們認為,疫情衝擊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投、融資方面的困難,疫情之後,投資方愈發謹慎,要求更精緻的前期策劃;二是帶來了動畫行業之間合作的網際網路化,大家通過遠程溝通交流與協作完成作品,反而節省了時、空成本。

馬華認為,疫情造成的停產對動畫行業影響相對小,而對動畫行業的長遠發展卻有很大利好。

反思美國動畫的成功經驗,有專家認為,美國動畫能擁有精良的質量和巨大影響力,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聚集了全世界優秀的動畫人才。艾勝英現場發出呼籲,「加強對動畫創作人才的培養與保護,打通高校藝術教育與業界人才需求的溝通橋樑。」

儘管「道阻且長」,但不少與會者對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依舊持樂觀態度,在他們看來,中國動畫電影只要「行而不輟」,則「未來可期」!

本次沙龍活動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共北京市東城區委、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國際電影節·第29屆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承辦,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數字媒體系主任周雯主持。

|徐 甄

編輯|丁小雨

責編|杜思夢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MORE NEWS

中國電影報原創稿件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32e193e1128b34517c4377d8d6540f8.html

11月市場啟幕

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