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乾隆見到廟中神像,就憤怒下令將其摧毀?你看神像雕的是誰

2023-11-24     聃者徐史也

原標題:為何乾隆見到廟中神像,就憤怒下令將其摧毀?你看神像雕的是誰

皇帝是封建時期的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掌握生殺大權,掌管國家各種大事小情,皇帝是說一不二的,如果不認同,可能會有掉腦袋的風險,正所謂「伴君如伴虎」。

乾隆是歷史上實際掌管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在位期間,「康乾盛世」達到最高峰,漢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康熙、雍正兩位皇帝的文治武功的基礎上,乾隆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統一,社會經濟文化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乾隆重視水利,關心百姓,減免賦稅,保護農業生產。乾隆在位期間,清朝版圖達到最大化,民間藝術也有很大的發展。

身為一個皇帝,乾隆的壓力也是很大的,所以經常會準備「出巡」,乾隆年間國庫日漸充實,乾隆也效仿祖父康熙,六下江南考察民情。

但是不同的是,康熙的六次南巡旨在查堤防和了解東南地區的社會民生疾苦,每次都很簡樸。

但是乾隆南巡,卻非常奢侈豪華,比起政治,似乎更像是遊玩,這大大加重了百姓負擔,造成了奢靡的社會風氣。

乾隆非常喜歡去繁花似錦的江南遊玩,他每次南巡聲勢浩大,隨從數以萬計,奢靡浪費,華麗壯觀,對百姓卻是一場場浩劫。

不過乾隆卻並不覺得過分,反而覺得自己是體驗民生疾苦,但到底是為了國家還是為了私慾,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

每一次遊玩乾隆都非常開心,但是在乾隆四十五年,他第五次下江南的時候,卻因為一件事動了怒。

乾隆在遊覽西湖花神廟時,看到西湖中供奉的神像,樣貌很像一個人,乾隆就下令將廟裡的湖神塑像全部銷毀,改掉面貌重建後再供奉。

這個神像雕塑的人,正是已經去世的清朝重臣李衛。康熙五十六年,李衛捐資員外郎,隨後入朝為官,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李衛深受雍正皇帝賞識,歷任戶部郎中等職,為官清廉,不畏權貴,體察民間疾苦,深受百姓愛戴。乾隆三年病逝。

《清史稿》記載:世宗以綜核名實督天下,肅吏治,嚴盜課,實倉庫,清逋賦,行勘丈,墾荒土,提耗羨,此其大端也。衛受上眷最厚,以敏集事。然當時謂衛所部無盜賊,斯亦甚難能矣。

在乾隆元年,李衛在朝廷任重要官職,直到乾隆三年,他仍然在為朝廷做貢獻,後來疾病發作去世,乾隆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諡「敏達」。

李衛能力很強,也確實對三朝都作出了突出貢獻,乾隆非常尊重他,但是李衛有一個缺點,就是非常自傲。

雍正曾對其訓誡「不避嫌怨,與使氣凌人、驕慢無禮,判然兩途。汝宜勤修涵養,勉為全人,方不負知遇。」

乾隆對李衛這個缺點也非常了解,畢竟人無完人,李衛對朝廷的貢獻有目共睹,但是這樣就想被萬人朝拜,似乎有些太自信了。

如今看到神廟中竟然供奉著李衛的雕像,乾隆頓時心生不滿。根據歷史記載,李衛在任浙江總督時,說是立湖神廟,但實際是將自己塑造成了湖神,甚至將自己的老婆和兩個姨太太都放到神廟中進行供奉,也難怪乾隆會大為惱火,如果李衛還在世,相信一定會被治重罪吧。

乾隆下諭說:李衛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驕縱,初非公正純臣。託名立廟,甚為可異。

乾隆雖然生氣,但李衛已經死了四十多年了,犯不著去懲罰一個死人,因此乾隆下令將李衛的神像摧毀,讓老百姓們不要再跪拜這個所謂的「神」。

乾隆這樣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雖然摧毀神像重建是一種浪費,但李衛用自己的形象來受百姓的供奉,凌駕於皇帝的威嚴之上,面對這種情況,乾隆的處置方式已經非常得體,這件事也值得讚賞。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的南巡一般都沒有什麼收穫,曾經江蘇學政尹會就曾上奏說,乾隆南巡造成民間疾苦,怨聲載道。

乾隆大怒:民間疾苦,你指出什麼地方疾苦?怨聲載道,你指出什麼人載道?可見,乾隆並不覺得這種行為過分,他的性格確實有些好大喜功。

歷史上唯一的斷髮皇后,乾隆的繼後,就是在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時,因為跟女子夜會徹夜不歸,傷透了心才斬斷了青絲,可見乾隆的奢靡。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3194af00acc800acf53e191adf79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