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車難賺錢,新勢力車企也有「副業焦慮」

2022-07-14     ZAKER科技

原標題:賣車難賺錢,新勢力車企也有「副業焦慮」

火熱、吸金如新能源車企,也有難以消除的 " 副業焦慮 "。

新能源車成為風口以來,創業者和風投資金同步排隊入場,蔚小理在正式登陸美股前均進行了多輪融資,金額均為數百億元。

然而造車 " 燒錢 " 之兇猛似乎超出很多人的預期。蔚來 CEO 李斌曾把造車門檻定在 200 億元,而在親身經歷後,又直接將這一數字翻倍至 400 億元。

從蔚小理的財報數據中可以看到,研發、銷售和運營成本都是資金消耗大戶。以蔚來為例,蔚來去年全年銷售成本超過 290 億元,占全年營收的逾八成。

因此儘管蔚小理早在 3-4 年前就進入了造車、賣車和交付的良性循環,至今仍未實現盈利,而且還在不斷尋求更多資金。

小鵬和理想先一步在港交所二次上市,蔚來因用戶信託持股等問題耽誤了上市進度,最後也用 " 介紹上市 " 的方式登陸港交所和新交所。

不僅如此,一向虧損幅度最小的理想依舊在進一步 " 造血 ",其六月底發布公告稱,擬在納斯達克增發最高 20 億元的 ADS,籌集到的資金將用於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等技術的研發。

除了從外部融資,新勢力車企們還默契地做起了 " 副業 ",為自己尋找更多賺錢的方法。

在這一方面,特斯拉無疑是先行者之一。

過去幾年,特斯拉推出過皮卡造型的口哨、皮帶扣、雨傘、酒瓶、充電器等一系列與汽車關係不大的周邊產品,一度引起陣陣搶購潮。

但對於特斯拉來說,推出這些日常用品或許更多只是為了拉近品牌與用戶的距離感,真正的 " 副業 " 應該更能體現特斯拉的科技屬性,例如預計將於今年 9 月 30 日發布的人形機器人 Tesla Bot。

去年特斯拉的 AI 日上,馬斯克介紹稱,Tesla Bot 將使用自研的 Dojo 超級計算機的訓練機制來改進功能,可以替代人類去做危險的、重複的、無聊的任務。

雖然仍有人質疑特斯拉短期內無法真正推出智能化如此高的人形機器人,但國內的新勢力們早已在跟隨馬斯克做副業的腳步了。

在日常用品上,蔚小理官方 App 中均設置有 " 帶貨專區 ",涉及充電槍、車載麥克風和車載吸塵器等產品。

而在更貼近車企屬性的產品上,新勢力們也沒掉隊,小鵬汽車就是典型的代表車企。

與特斯拉不同的是,小鵬做副業採用的是生態打法,旗下企業包括小鵬匯天和小鵬鵬行等,前者的產品主要聚焦在 " 上天 ",已經發布多款載人飛行器,後者則主要研發地面行駛的產品,首款產品即為一款四足機器人。

7 月 12 日,小鵬鵬行完成超 1 億美元的 A 輪融資,IDG 資本領投,小鵬汽車等股東跟投,創下近兩年以來國內最大單筆仿生機器人融資紀錄。

可以看到,小鵬的副業一直圍繞出行市場,只是出行的方式不同,另一邊的蔚來則直接跨賽道搶蛋糕了。

繼吉利後,蔚來成為第二個將進軍手機行業的車企,近日有媒體爆料稱,蔚來正全力推進手機業務,原美圖手機總裁是業務領頭人。

蔚來做手機的意圖或許吉利相似,即同時把握汽車智能生態兩大入口——手機和車機的主導權,另外也可以尋找另一條營收增長線。

值得一提的是,近段時間,蔚來和理想均發布了新車,小鵬的新車 G9 也即將開啟預售,三者產品的售價區間越發重疊,加上二梯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攻勢洶洶,做副業可以分散一定風險,但也有可能會導致業務失焦和資金利用失衡。

ZAKER 新聞出品

文 / 鮑星娃

編輯 / 曾憲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2fbf31d7b9acbbe2ff95c99bd8a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