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與甜
在中世紀,香料商和藥劑師都是備受社會敬重的人。
當時的人必須經過多年學徒期和培訓,才能獲得藥劑師的頭銜。
在城市裡,香料鋪子會開在布店、金店和旅館旁邊。
香料鋪子簡直就是一個美妙的香氛天堂,香料都存儲在陶罐或者定製的容器里。
店員會按重量或者按件數出售香料,並且每筆銷售都須仔細清點數量。
蜜蜂和蜂蜜,選自卡薩納特圖書館(Biblioteca Casanatense)的館藏手稿版《健康全書》(1400)。
當時,蜂蜜製成的水果蜜餞是修道院的修道士們常吃的食物,蜂蜜也是釀製蜂蜜酒所需的一種原料。
每一座有名的修道院,都設有蜂房。歐洲各地的人都飼養蜜蜂來獲取蜂蜜;除此以外,農民還會採集野生蜂蜜。
由於蜂蜜都是本地或者自家所產,故在當時的採購帳簿上很少出現。
鹽在中世紀的廚房中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至於原因,主要是食鹽能夠讓人們把食物保存起來。
肉、魚都要用食鹽腌制,以便一年到頭隨時可以吃到。
到了最終烹飪腌制食品時,人們會用浸泡的方法去除其中多餘的鹽分,使之適合食用。
不過,說到中世紀的人對高鹽食品的喜愛程度,我們有時卻是誇大其詞。
當時的人,很少單獨將食鹽添加到正在烹制的食物中去;若是用了一種業已添加足量食鹽的高湯,或者用其他食材(比如說草本香料)就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那就尤其如此了。
然而,在擺放餐具時,單獨的鹽碟卻是當時必不可少的一種餐具。
就餐者不能直接拿食物去蘸取食鹽;相反,就餐者應當用餐刀的刀尖,將食鹽撥到自己的餐盤中。
據一些行為禮儀書籍稱,若是用3根手指伸到鹽碟中去抓取食鹽,就說明用餐者是一個粗俗的鄉巴佬或者蠢貨。
當時的優質食鹽,售價並不便宜。義大利的上層人士就餐時,只用純白色的礦物鹽,而在英國,就餐時所用的食鹽也須是色白、乾燥和細磨的鹽末。
14世紀中葉後,由於經濟變革和百年戰爭導致了一場食鹽危機,故英國人不得不有史以來第一次食用質量低劣的海鹽了。
中世紀的人曾用食糖和蜂蜜來給食物增甜。像醋栗果、葡萄乾、棗椰、無花果和梅乾等乾果,也可以用於讓菜肴變甜,其效果跟一些帶有甜味的調料相同。
當時有好幾種食糖,其中最便宜的品種里,可能含有大量的雜質。食糖能給酒品、麵包和糕點增添甜味,還被用於給水果、香料和糖果上色,或者將它們製成蜜餞。
此外,製作杏仁膏的時候,也需要食糖。人們可以在享用之前,將食糖撒到甜味和鹹味菜肴上,甚至撒到香腸和用魚類內臟烹制的菜肴上。
正如前文所述,中世紀的人常將甜味與其他風味結合起來,且尤其喜歡甜酸結合。
在中世紀鼎盛時期以前,食糖曾是一種稀有而昂貴的商品,主要用在醫療當中。
一直要到十字軍東征時期,人們才開始更充分地了解食糖,因而從14世紀開始,歐洲的各個集鎮上就經常有食糖出售了。
到了中世紀晚期,食糖常常都是當時盛行的禁奢法令禁止的對象,到18世紀初才變成了一種主流產品。
由於當時的專業人士認為食糖的性質極其溫熱、乾燥,因此食糖曾被人們添加到各種食物里。人們認為,食糖是所有食材當中最安全和最合適的一種。
有些義大利食譜集子表明,其烹飪指南中幾乎有一半的食譜里都含有食糖。
自遠古以來,食糖始終都是藥劑師的必備物品;中世紀的藥物和藥劑當中,幾乎每一種都含有食糖。
食糖既能緩解幾乎每種疾病的症狀,對健康人也頗有益處。
食糖能夠清除體內毒素,對腎臟、血液和膀胱也有好處。
每一種氣質的人,每種不同的年齡群體,在不同的季節和地點,都宜食用。
在北歐各國,食糖全都是花高價從國外進口的。
例如,英國曾從敘利亞(Syria)、羅德島(Rhodes)、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和西西里島(Sicily)進口食糖,但人們認為賽普勒斯(Cypriot)的食糖質量最為上乘。
另一方面,隨著阿拉伯人在義大利南部廣泛種植甘蔗,中世紀晚期的義大利已經開始在本國生產食糖了。
由於食糖逐漸常見起來,人們便開始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日益普遍地用食糖製作出可以食用的雕塑品;以製糖貿易聞名的威尼斯,還把食糖雕塑品出口到了義大利的其他地區。
用食糖和杏仁製成的杏仁膏在那個時代流行的食品結構當中發揮了絢麗奪目的作用,但它也可以單獨食用。
1460年,根據禁奢法令,威尼斯舉辦的各種宴會上都不能再用杏仁膏了。
英國的廚藝大師們也曾使用色彩斑斕的杏仁膏,塑造過貴賓們及其城堡的形象。
他們的靈感都源自法國,因為從14世紀起,法國人就開始用食糖、開心果或者杏仁製作杏仁膏了。
不過,杏仁膏最初是阿拉伯人發明出來的。中世紀的人烹飪時會用到大量的蜂蜜,目的是為食物和酒水增甜,在英國、德國和北歐國家裡尤其如此。
由於食糖價格昂貴,故上層人家的廚房裡(特別是中世紀末的北方地區)也會用到大量蜂蜜。
在義大利,隨著北部各城邦製糖工業的發展壯大,富裕階層逐漸對蜂蜜失去了興趣。
然而,學者們卻對蜂蜜的種種有益特性讚譽有加,斷言蜂蜜能夠凈化胸腔和胃部,能夠溫血活絡。氣質濕寒的人,尤宜食用蜂蜜。
據米卡爾·阿格里科拉稱,3月份最適宜飲用蜂蜜飲品。他曾寫道:「從吾之言,汝當生而無痛。」
然後又用詩句建議讀者說,3月不應在頭部放血,且應經常沐浴,天氣轉熱時尤當如此。
只要適度,人們完全可以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喝什麼就喝什麼。
此外,人們應當多吃甜食,飲用濃稠的蜂蜜飲品。芸香和薄荷也可以混合加入啤酒當中,或者放在一起燉煮。勤洗澡確實有益,但洗澡水不應太燙。
最後就是,不應當在主動脈上拔罐,大拇指上的主靜脈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