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展企業採購活動前,採購人員有必要提前了解清楚相關的採購原則,以便採購工作的順利進行。今天西安銘晟標書製作工作室小編就來具體介紹企業採購的原則是什麼,一起看看!
原則一:適價
價格永遠是採購工作中的重要關注點之一,針對採購商品不同,所採取的價格策略也不同,在詢價前要先分清楚該產品是長期使用還是短期使用,是大量使用還是光量使用。
在確定好商品的需求特點之後,採購定價工作可分以下四步進行:
第一步,詢價。詢價方式一定要採取多渠道進行對比,以便了解市場真實行情,其中包括市場最高價、市場常規價和以及最低價。
第二步:比價。比價首先要分析各個供應商提供產品的材料性能、規格、質量要求等,再結合產品價格進行綜合比價。
第三步:估價。公司應有自己的估價小組,該小組最好包括採購人員、技術人員及財會人員,這樣才能估算出質量好、價格低的優質產品。
第四步:議價。公司根據底價的資料、市場的行情、供應商用料、採購量、付款時間等與供應商議定出一個雙方都能合理接受的價格。
原則二:適時
制定一個採購機會非常重要,以確保該進的物流在需要的時候馬上進來,不會造成企業停工待料,能讓企業在最佳時期生產出市場最需要的物品,同時為企業節約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原則三:適質
在採購過程中,很多企業都十分看重材料的直接成本,而忽略了間接成本,即產品的品質。其實後者也是不容忽視的,材料品質不達標,會造成產品經常性退貨,為企業增加管理費用,同時增加生產成本,影響交貨日期,降低企業信譽和產品競爭力。所以「物廉價美」才是選品的關鍵,偏重任何一方都會造成產品成本的增加。
原則四:適量
在採購過程中遇到價格特別便宜的材料,有的採購人員就會頭腦一熱採購很多,但是採購並不是越多越好的。過多的物料會增加公司的資金周轉率和儲存成本。所以,採購人員一定要按照物料需求來制定出最經濟的採購量。
原則五:適地
適地主要是針對運輸費用方面,選擇供應商離自己公司越近,運輸成本就越低,機動性就越強,協調工作就越方面。所以,在採購工作中,供應商的地址也應當成為採購人員考量的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