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戒煙,會要「人命」嗎?如何正確戒煙?提醒:做好3點很重要

2022-03-22     峰風搞笑

原標題:突然戒煙,會要「人命」嗎?如何正確戒煙?提醒:做好3點很重要

袁先生曾是37年多的老煙槍,戒得太晚,現在仍承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困擾。香煙對身體的危害,經過這幾年來媒體的宣導,已經漸漸地在我們心中萌出了新芽。近年來,吸煙率下降了不少,但吸煙仍是我們健康的重大威脅。

儘管如此,在現實生活之中,仍然有少數人認為突然戒煙會要「人命」,我們不管是在戒煙過程中,還是戒煙之後,身體都會出現一大堆毛病,甚至還有人在戒煙之後,不幸罹患癌症的。看著這一個又一個的謬論,您是否會相信?

吸煙對人體的健康有多大影響?

眾所周知,吸煙過量有礙健康,抽煙者或吸入二手煙者,會隨著香煙曝露程度的不同,而產生不等程度的呼吸道症狀,比如慢性咳嗽、多痰、喘鳴、及呼吸急促等;這是因為吸入香煙有害物質,會改變肺部內大小氣道、肺泡、和微血管的結構與功能,以及影響肺部免疫系統的完整性,日久造成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或肺氣腫。

此外,較大血管的粥狀硬化或痙攣收縮等變化,會因心臟需氧量增加或循環供血量減少,而造成心肌缺血現象。血管變化或其內層斑塊剝落,依部位不同,而導致急性冠狀動脈症之心肌梗塞、腦中風、視網膜血管梗塞及末梢血管循環不良等病變。舉例來說,長期抽煙易導致循環不良,若是發生在男人最要命的地方,「干起活來」便力不從心。研究證實,精子的總量也大減。

尼古丁是煙中最主要的成分,可使吸煙者的血壓上升,心跳變快,心肌耗氧量上升,血糖上升。其次是一氧化碳,是一種會干擾氧氣交換利用之有毒氣體,會使可利用的血紅蛋白下降,造成慢性氧氣利用不夠,進而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

其他還有刺激物質及40多種致癌物質,而12種癌症,比如肺癌、口腔癌、喉癌、食道癌等等。與長時間吸煙、抽雪茄和煙斗,以及每天抽煙的數量有直接關係。所以說吸煙真是百害而無一利,更可能並發多種全身性後遺症的例子,不勝枚舉,賠掉健康,令人終身遺憾。

戒煙有害論難以完全破除

儘管民眾已經越來越了解吸煙的危害,但我們仍然在外面聽到有人說著戒煙有害的錯誤謬論。在這裡,我聽到最多的便是以下錯誤的觀點,我覺得需要一一地破除。

改吸淡煙對身體比較沒有危害。淡煙的賣點在對於青少年覺得比較不嗆,女性覺得較不會口臭或是牙齒髮黃,想戒煙又意志不堅的人以為濃度低對身體的危害較少;然而研究顯示,吸淡煙的人會不自覺地增加吸入的深度以及增長停留肺部的時間,對於癌症、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吸一般煙品的人沒有差異。

吸少一點或是不要吸到肺部對健康就沒有危害。一支煙只要點燃就會產生數百種的有害物質,更有數十種的致癌物,儘管不吸進肺里,仍會經由呼吸讓有毒物質進入體內;統計結果指出,吸一支煙,大約減少7分鐘的壽命,我們的一生有多少個7分鐘可以被消耗掉呢?

吸煙對健康沒有什麼影響。每當我發布有關戒煙的文章時,總有小夥伴在後台留言說:「我村上的那個誰誰,抽了幾十年的香煙,到現在活了90歲,身體還不是好好的。相反,我村裡還有xx,從來不抽煙,也不喝酒,結果才40歲就走了。」因此,很多人總認為健康長壽、生病與否全都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即使戒煙了,該來的還是會來。

突然戒煙要「人命」!不僅沒有健康益處,還毛病不斷?

說起香煙,恐怕最難過的便是戒煙。在戒煙的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會備受煎熬,甚至有人因此難以忍受,而繼續復吸。突然戒煙確實要「人命」,但我們應該想到的是要命也就是那麼幾天,幾天過去了,我們就可以重新新生。除此之外,很多人無論是在戒煙的過程中,還是戒煙過後,身體都會出現不一樣的變化,比如增肥、心情焦慮、失眠等等。

其實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上述的變化並不是疾病,而是身體的一種自我調節,很多都是暫時的。首先,當我們開始戒煙時,身體便會出現戒斷綜合徵,比如心情煩躁、失眠、流淚、出汗等等。當我們將香煙戒除時,這些症狀是完全可以消退的。其次,我們再說一說為什麼戒煙後會增肥。

當我們吸煙的時候,會使新陳代謝速度增加3~10%,因此剛戒煙的時候,可能因為尼古丁補充減少,而身體新陳代謝恢復正常,再加上戒煙後嗅覺、味覺的改善,使食物感覺起來更好吃,所以會吃得更多,造成體重增加。然而只要配合規律運動及作息,在幾個月中就能夠恢復正常的體重與代謝。

江蘇省健康教育協會控煙專業委員會委員李晟表示,「在很早之前有一項前瞻性的研究中,以3萬名男性醫生為對象,經過半個世紀的隨訪。最後的結果顯示,吸煙和不吸煙的人群生存期相差10年。」從這個角度而言,戒煙不僅不會危害健康,反而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延長壽命。所以,謠言止於智者,那些關於吸煙沒有危害的語言統統不可信。

如何正確戒煙?

說到戒煙,很多人認為最重要的是意志力。確實,在門診中遇到過靠意志力成功戒煙數年的民眾。但是如同大家所知,煙是一種癮,而且是有辦法戒掉的癮,因此意志力戒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依靠門診戒煙醫師及藥物的幫助,可以更有效率的戒除煙癮。

目前門診使用的戒煙方式包括非尼古丁藥物治療或是尼古丁替代療法,對身體的影響是利多於弊,而且絕對遠遠小於吸煙對身體可能造成的危害。很多人總認為戒煙藥品都很貴,所以經濟不允許。事實上戒煙需要花費的費用,遠遠比不上買煙的費用,以及未來可能因吸煙所導致的健康問題而需負擔之醫療費用。

除此之外,若能再加上一些小撇步,更能夠幫助成功戒煙,以及維持不吸煙,像是:

製造戒煙的環境:找幾個好朋友一起戒煙,或是參加醫院、相關團體舉辦的戒煙班。大聲跟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宣告自己開始戒煙的決心,除了堅定自己的決心,也讓身邊仍在吸煙的朋友、同事不要引誘自己吸煙。在戒煙的時間選擇中,我們可以把特定日期當做戒煙日,送給自己還有在乎的人一個最好的禮物,效果一般很不錯。

找到煙的「替代物」。門診中常會遇到使用藥物已經幾近成功的民眾,在特定的時刻會突然想吸煙,這個時候嚼口香糖、吃蘿蔔、黃瓜條或是吃棒棒糖都是不錯的替代物。此外,想吸煙的時候,就想辦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像是去運動、開始打掃屋子或是學習新的東西,不但可以避免吸煙,還能帶來更多的附加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0dc7d0e4057b231b8ad4de796ce2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