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最近查出了Ⅱ型糖尿病,醫生讓他堅持自測血糖。他向認識的幾位糖友取經,結果每個人說法都不一樣。有人說測血糖時扎出來的第一滴血測不準,需要丟棄,用第二滴血來測;有人卻說沒有這回事。究竟哪種說法是正確的呢?
那麼可以使用自測血糖的第一滴血嗎?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採集清洗後或進行酒精消毒後手上的血液。如果手部沒有清洗乾淨最好不要接觸含糖的物質和受到壓力,這時可以使用第二滴血。
測血糖的方法有很多,但也很有講究。正確的測量才有助於正確判斷疾病更好治療,掌握這些方法有助於提高血糖測量的精準度。
正確測血糖,需掌握四個竅門
一. 采血前的準備工作要做好
采血前可以用溫和的水和刺激性較小的肥皂洗手,這樣有助於提高末梢循環,避免其他不良的影響。如果在冬季采血還要避免使用酒精消毒,防止皮膚的乾燥程度加重。
二.采血最好在指腹的兩側
指腹兩側的皮膚比較薄,因此針刺采血產生的痛感會相對小,但需要注意避開皮下產生硬結的部位。
三. 尋找適合的采血力度
每個人皮下層的厚薄程度都有些許差異,采血時可以通過采血筆的多檔力度調節尋找到適合自己的采血力度。
四.選擇可以在其他部位檢測的血糖儀
對於一些患有糖尿病的病人,若按照以上的方法依舊無法採集到足夠的血量。可以換用其他血糖儀,例如選擇可以在手掌,手臂上方,大腿等部位進行血樣檢測的血糖儀。
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固然重要,但了解血糖的性質同樣重要。低血糖或者高血糖都不利於人體的健康,熟知血糖不穩定帶來的危害有助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平穩血糖的好習慣。
血糖過低或過高都有哪些危害?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高血糖的危害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長時間的高血糖會導致精力不足,降低免疫力,引發各種感染症狀,還會導致各種血管和神經的慢性併發症。大多數人對高血糖都比較了解,但其實低血糖給身體帶來的危害不亞於高血糖。在血糖漫長的保衛戰中,無論生活或工作,糖尿病患者可能或多或少都有過低血糖的經歷。
那麼低血糖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1.出現反跳性高血糖和血糖波動的現象
當人體發生低血糖的時候,體內的腎上腺素和糖皮質激素等升糖激素會增多,進而導致血糖出現反跳性升高的現象,血糖波動幅度隨之加大,最終難以控制病情。
2.致使精神失常和昏迷
血糖作為人體最重要的能量來源,一旦降低會嚴重損傷中樞神經系統,容易導致病人出現肢體抽動和精神錯亂,甚至還可能出現昏迷和死亡。
3.長期的低血糖容易致使患者變植物人
腦部的正常活動需要血糖的持續供應。如果長期處於低血糖的狀態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不可逆轉的傷害,從而引發各種疾病甚至會使患者變成植物人。
4.引發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甚至發生猝死
低血糖容易使交叉感神經興奮,進而收縮血管,升高血壓,加快心率,增大心肌的耗氧量,引發各種心腦血管意外事故,甚至導致猝死。
除了吃藥,專家建議血糖應該這樣控制
1. 慢一點吃飯,刺激性食物少選
吃飯慢一點可以使飢餓感下降,有利於消化和吸收食物。選擇牛奶和雞蛋等蛋白質含量較高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也有助於平穩血糖。
2. 慢一點起床,最好躺30秒
起床動作過快不僅容易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出現頭暈,還可能發生暈倒。所以起床動作要慢一點,可以在床上躺30秒,起身後再坐30秒,雙腳放置床下邊30秒,最後才慢慢站立下床。
3. 話語放慢,發火前停一停
話語放慢一點能避免發火,穩定的情緒可避免交感神經興奮,升糖激素的增多,胰島素抵抗的加重。
穩定的血糖水平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血糖過高或者過低對我們身體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而掌握正確的測血糖方法不僅能及時監測控制血糖,還能避免意外事故對身體的損害。除此之外,我們還要保持正常的作息生活習慣,積極鍛鍊身體,以保證體內血糖的平衡。
參考文獻:[1] 《冬季測血糖四個竅門》. 環球網-生命時報. 2019-02-01[2] 王建華. 高血糖、低血糖各有哪些危害?.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6-04-007[3] 《除了藥,血糖要靠這些控制!專家的幾句話,一定要聽!》. 健康時報. 2018-08-2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