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中國市場,三星手機為什麼還能連續12年世界第一?

2023-12-26     正解局

原標題:失去中國市場,三星手機為什麼還能連續12年世界第一?

很多朋友可能已經忘了,智慧型手機里還有三星這個品牌。

但實際上,三星手機活得還不錯:

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三星在2011年第一次登頂,一直到現在,已經連續12年穩居全球第一。

今年前三個季度,三星同樣是全球第一,所以,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的第一仍然會是三星。

三星是怎麼做到的,又能給我們什麼啟發呢?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各個品牌的份額

現在,說到三星手機,大家可能都覺得是一個遙遠、陌生的事物了。

但實際上,10年前,三星手機在中國是霸主,市場份額高達21.9%,名列第一。

可隨著小米、聯想、華為、酷派等國產品牌崛起,三星的市場份額一點一點被占據。

到了2015年,三星已經退出中國市場前5。

特別是在2016年發生了兩件難以讓中國人接受的事情,三星被中國消費者用腳投票,逐出中國。

第一件事,是三星「雙標」對待中國消費者。

當年8月,三星Galaxy Note 7發布,隨後就發生爆炸事件。

發生這樣的事兒,對於三星來說也不是天塌下來,因為行業內有標準的處理方法。

三星很快採取措施:全球召回,但不包括中國。

其中,三星還針對一起中國Galaxy Note 7爆炸事件發聲明,說是消費者用電磁爐加熱造成的。

傳回韓國國內,韓國媒體又是一番炒作,說中國人是為了騙取賠償。

三星也放話,保留起訴的權利。

直到質檢總局強勢介入,輿論沸沸揚揚,三星才終於在10月11日宣布,對已經賣掉的國行版Galaxy Note 7啟動召回計劃。

除此以外,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還有更作死的事情。

當年10月29日,三星在石家莊舉辦訂貨會。

在會上,為了讓經銷商多訂貨,三星韓方高管要求中國區管理層集體下跪。

據說有3個中國員工不願意下跪,韓方人員直接用手壓著員工的頭跪。

後來,三星方面解釋,下跪在韓國文化里其實是行大禮,是尊重對方。

因為,Galaxy Note 7爆炸事件發生後,三星的經銷商依然下了很多三星其他產品的訂單,患難見真情,出於感動和尊敬,所以下跪。

但中國人不這樣認為,我們從來是上跪天地,下跪父母。

這下,三星又被引爆了。

炸機、逼中國員工下跪、死不承認,三星在中國市場就臭了。

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也一落千丈,直到2019年9月,三星關閉中國最後一家手機代工廠。

而現在,即便在國內賣場裡還能偶爾看到三星手機,我想大部分人也根本不會多看一眼。

這也給大家造成一個印象,說到智慧型手機,幾乎不會想到三星。

可實際上,在全球範圍內,三星完全敢跟iPhone掰掰手腕,而且是壓過一頭。

拿今年三季度來說,根據權威市調機構TechInsights的數據,三星出貨量高達5950萬部,占據全球份額的20.1%。

蘋果的份額是15.7%,接下來是小米、OPPO、傳音(也就是下面圖片里的Transsion)這三個中國品牌,全球市場份額分別是14%、9.3%、8.9%。

如果分區域來看,三星的贏面更大。

國外科技媒體Wccftech發過一篇文章,匯總了全球171個國家(地區)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最大手機品牌,其中iPhone占51個,中國品牌(比如華為、小米、OPPO、傳音等)占25個。

而三星在95個國家(地區),是最大的手機品牌。

數據不說謊。

所以,這點你還得承認,三星的確不一般。

三星在部分區域的市場份額

看到這裡,大家就會有個問題:三星,為什麼行?

其實,只要但凡做過點買賣,就知道一個最樸素的道理:東西要好賣,你首先要東西好,二是你要會吆喝,也就是會營銷。

所以,我們也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三星,首先是「製造」這塊。

你別說,三星手機還真有過人的地方。

在整個行業,三星手機的處理器、螢幕、攝像頭、電池等硬體都非常出色。

就拿蘋果來說,早在2005年,三星就開始供應存儲晶片。

蘋果手機的螢幕有80%左右是三星生產的。

中國很多大牌手機廠商其實也從三星買晶片、螢幕。

三星最牛逼的地方在於,它有自己完整的產業鏈。

就拿晶片來說,三星幾乎是全球唯一一個既能自己設計晶片,也能自己製造晶片的半導體巨頭,甚至還有富餘產能給別人代工。

都說台積電牛,但台積電主要是代工。

而且,就算在代工領域,三星也完全可以和台積電掰手腕。

實際上,三星手機背靠著三星電子這棵大樹,擁有了其他手機產商都沒有的優勢。

其他手機廠商要從全世界各個國家去進口各種元器件,甚至像蘋果連組裝都放在了中國。

但三星可不一樣。

三星除了用安卓的作業系統,核心部件都能自己研發或者生產,像獵戶座晶片、自己的OLED螢幕、NAND快閃記憶體、CMOS傳感器等等。

自己的東西自己說了算,不怕被「卡脖子」,更重要的是自己好去規劃產能,也更好配送,安全生產,最大程度壓縮生產成本。

三星發布的兩款全新的ISOCELL影像傳感器

上面說了三星手機在製造生產上的優勢。

三星之所以還能連續12年制霸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還在於:

三星會賣,營銷做得好。

其一就是三星的聲譽。

雖然三星手機在國內先前是一團糟,現在是籍籍無名,但在全球範圍內來看,三星的品牌是很大的加分因素。

在前智慧型手機時代,三星的電視、相機、印表機、顯示器、硬碟、電腦、筆記本就早已經賣遍全球。

所以,大家接受三星這個品牌很容易。

即便是拿手機來說。

三星早在1988年就發布了手機SH-100,到了2007年,三星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品牌。

這裡插幾句話,三星厲害的地方還在於它對大勢的把握,不像摩托羅拉、諾基亞那樣在智慧型手機時代就被淘汰了。

三星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Galaxy S i9000,在全球智慧型手機界引起巨大轟動。

到第二年,三星第一款雙核手機Galaxy S2(GF-9000),不到3個月狂賣500萬部。

還需要說的是,三星的全球銷售網絡布局也是非常厲害。

三星在全世界60多個國家(地區)開設了「三星體驗店」,而且基本都是三星自己運營的。

再說一個小細節,三星體驗店的網站提供了將近160多個國家(地區)不同語言的網頁。

其實,就是為了更加貼近消費者。

當然,三星手機的售後在國外市場好評度也很高。

所以,大家可能會很驚訝,在大家印象里的不毛之地,三星手機的市場份額竟然還能遙遙領先。

像斐濟,三星的市場份額是74%,連索馬利亞三星的市場份額也占到71.9%。

好了,簡單結個尾。

寫這篇文章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這裡想說的有兩點:

一是我們要有更清醒的認識。

中國14億人,市場巨大,這是我們的優勢。

但是,這不是我們的「殺手鐧」,並非時時刻刻都能一招制敵。

二是我們要有耐心,等待中國的偉大企業成長起來。

現在歸納三星在製造、營銷上的優勢,看起來是簡簡單單幾頁紙,你幾分鐘也就看完了。

但實際上,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簡單的事情?

拿三星手機來說,它背後的三星電子成立的時間是1969年,而三星集團的創立更是追溯到1938年。

我在四年前的一篇文章里分析了三星晶片逆襲背後的艱辛。

就拿我們認為相對簡單的營銷來說,要建立起龐大、遍布全球的銷售網絡,要找到合適的營銷人員就是極難的。

還要了解一兩百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局勢、法律政策和文化傳統,不然就會像三星手機在中國一樣被逐出市場。

這些都需要不斷地試錯、積累。

偉大的公司,需要時間的沉澱。

所以,面對那些滿天飛的今天突破「卡脖子」、明天又全球領先的消息,我們要多幾分冷靜。

越是尖端技術,越沒有捷徑可走,因為,技術是靠積累來實現疊代升級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

給我們的企業多些時間,去沉澱、長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05cd7ee6b6f419c85afcfc0b21e20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