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點電影原創
大晚上站在天台乘涼,也能遇見姑娘尋短見?
得管,見死不救可不是道理。
小心翼翼上前。
怎麼那麼不巧,竟然踩到了飲料瓶?
啪!場面一度尷尬起來。
「你幹嘛!」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呦,還是個有文化的~
姑娘情緒正激動。
這位留著狼尾的中年男子,只好決定「智取」。
「小心蝙蝠!」
呃,確實比不救還「死」得快點。
萬幸的是,天台之外還有轉機。
而這場「救人烏龍」也為兩人後續重逢埋下伏筆——
郭京飛的一番「大男主」劇,老妹兒必須捧場。
憑藉電視劇《對手》接連提名金鷹、白玉蘭視帝,咱們TF老BOYS隊伍的成員向來專業水平過硬。
海報上下一分為二,點明青春,但又不全是青春。
「校服組」,任敏+王源。
99年的妹妹+00年的弟弟,出演高中生也貼臉。
編劇趙夏盈的代表作,你們大概都熟,白宇和卜冠今合作的《忽而今夏》。
她這次操刀校園題材,也是駕輕就熟。
本劇台網並行,上星還是在央一。
播出進程剛過三分之一,收視率就已突破1.4%,算是呼應畢業季情緒的爆劇。
現在聊回開篇,「跳樓」一幕怎麼回事?
這,還得從頭講起。
任真 (任敏 飾),高考成績超過一本線,卻不一定能進入夢寐以求的醫科大。
醫科大去年分數線536,她今年考了530。
賭一把?那就是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的結果。
猶豫一會兒,她的前程就被親爹葬送了…
說起她這親爹,看似對女兒掏心掏肺,可每走一步都是女兒的絆腳石。
高考前一晚,他喝得醉醺醺,非要給任真慶生。
任真好端端準備睡覺,硬是被他吵醒。
隔天一早,他又借車充排面。
一邊開車,一邊得意忘形。
因為剮蹭其它車輛,產生糾紛,害任真只能跑著去考場。
晚上勞心,早上勞力。
任真考試時的狀態已相當糟糕。
好不容易考出530分,去不了醫科大,也有退而求其次的資本。
但偏偏,他這個不靠譜的爹又來「臨門一腳」。
你聽聽,考大學有門路。
老妹兒掐指一算,不出意外的話,是要出意外了
親爹賣力勸說,甚至在任真還沒想好的情況下,親手幫她做了決定。
血壓已經開始升高了…
任真:有你這個爹,真是我一輩子的福氣
等啊等,錄取通知書遲遲未到,也不可能到。
任真媽媽閒聊時說,幸好你沒報醫科大,他們學校今年的分數又漲了。
心裡「咯噔」一下。
任真再也坐不住了,跑出門去找他那個早就和母親分居、此時正泡在麻將館裡的父親。
部分學校已經開學,任真這邊卻還懸而未決,怎麼可能不憂心?
父親打幾通電話,才發現一切都是騙局,那個自稱能將任真送入醫科大的人早已卷著四萬塊錢跑路。
任真大腦一片空白,夜晚獨自上了天台。
但沒想死,真沒想死。
她只不過想吹吹風,卻遇上那個留著狼尾的中年男子好心辦壞事。
「狼尾男」,本名郝楠 (郭京飛 飾)。
早年當老師,帶高三畢業班,卻因為一些變故,離職去開了撞球廳。
從情節暗示來看,郝楠犯過一個很大的錯,但哪怕他有心逃避,夢魘也始終在身邊徘徊。
機緣巧合之下,郝楠重回校園,帶的剛好是任真插班復讀的班級。
自上次「強行救人」之後,任真便對郝楠印象極差。
而郝楠的簡歷上存有三年空白,已在面試時被他含糊其辭帶過。
萬一任真將他開撞球廳的經歷抖出來,必然會影響他在試用期的考核情況。
不只如此,他之前犯錯的隱患、如今新班級學生的態度,同樣令他在試用期腹背受敵。
破冰、追光,是他們接下來的課題。
兩人都有遺憾,都急需通過一種現實途徑達成和解。
而在這條和解之路上,還有第三個人,高遠 (王源 飾)。
任真與他初見,是在高考後的海邊。
兩次短暫碰面,坐實了高遠心事重重。
再次重逢時,他以復讀生的身份,當起了任真的同班同學。
兩人同框這一幕,喚醒了老妹兒一些遙遠的記憶。
郭京飛曾公開表示,自己在「TF老BOYS」里對應的是王源的位置。
這回,兩人以師生身份合作,確實是一種特別的緣分。
高考失利的任真,因為心理壓力過大,摸底考成績只有371分。
她跑到體育器材室內放聲大哭,意外發現高遠也在一旁躲清凈。
同學曾竊竊私語,高遠在上一屆很出名,復讀只因為休學,卻沒人知道他為何休學。
而此刻,分別依偎在角落裡的兩個人,各自整理著自己的憂傷,也在憂傷間隙感受到一種陪伴。
充實而美好的高中生活,在復讀生眼裡卻是發條擰緊的急迫、倒計時滴答滴答的逼仄。
負重千鈞的學生,搭配一位非典型教師——
既能惹你生氣,
又能讓你破功。
郭老師誠不欺我。
要在人物里加入自己的東西,他又做到了。
將角色與喜劇元素融合,一向是郭京飛的看家本領。
甭管是《都挺好》里的蘇明成,
《山海情》里的陳金山,
《龍門鏢局》里的陸三金,
還是《暗黑者》里的羅飛,
他時而一本正經時而大扮鬼臉的做法,讓人物在可信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幾分俏皮。
他堅信,不管什麼戲,首先要好看。
所以這次出演捲土重來的高中老師,他也盡力將一個所謂的失敗者塑造得更生活化,也更貼近我們。
青春,總是流露出一種意猶未盡,或者悵然若失。
年少時追夢,高考常被視作最重要的轉折點。
但正當年的人們也會疑惑:這次沒轉好該怎麼辦?
還能重來嗎?還有機會嗎?
躲在角落裡的人無數次問自己。
這部《追光的日子》剛好以一種失利者的目光切入青春話題,認真探討人生的可能性。
比起很多青春劇里學渣奮起直追、金榜題名的情節,它所聚焦的內容更具有現實意義。
清華大學的教室捐贈寄語,這樣寫道:
我可以告訴你當年我一樣鬱悶嗎?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其實,艱難的日子,都在路上。
不信若干年後的某一天,你再回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