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寧吳圩機場出來,總忍不住拎著箱子直奔七星路上的舒記老友粉。
常年人滿的舒記粉店*南寧美食部落
排隊、點單、交給灶台前的女中豪傑。面前是爆改火力加強炮台灶,旁邊則是叮叮咚咚放著十幾個鐵盆。
鐵鍋燒旺,將細細切好的酸筍、蒜米、酸薑、酸辣椒;壓得微微冒著油光的豆豉;廣西天等縣的指天椒一一放入爆香,緊接著馬上投入主料:新鮮逼人的豬肉片、豬肝、粉腸、肉皮、魷魚、醬鵪鶉蛋,豐儉由人,加點為了表示健康的生菜,立刻抄起勺子爆炒。
在鐵鍋中爆炒的主配料*吃遍南寧
幾秒內打完一套太極推手,倒入一大勺高湯和事先備好的切粉,煮上四分之一根煙的時間,連鍋帶湯倒入鐵碗中,整個過程不超過3分鐘。火雲邪神說得好,「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句話用到老友粉上同樣適用。
剛出鍋的老友粉*一大口美食榜
與人拼桌,端起碗來先喝一口湯,酸、辣、咸依次出現在舌頭,最後是一陣鮮甜。然後是吃一口料,所有食材都散發著熟到恰到好處的粉紅色,豬肝,嫩,豬肉片,嫩,魷魚,脆,粉腸,脆,肉皮,吸滿了湯汁,沒有一樣不想吃第二口。
一碗滋味豐富的老友粉*地道風物
但是為了好吃,也為了不辜負阿姨剛剛快炒的一番苦心,這時候要一刻不停馬上開始嗦粉,把剛剛那股蠻橫的酸辣鮮勁通過爽滑的米粉全部嗦進嘴裡,打通從舌頭到胃的通道,粉不光筷不落,額頭的汗以秒速五毫米的速度迅速落下。
一碗下肚,酣暢淋漓,第一滴汗正好滴到碗里。
坐在過道里嗦粉的食客們*南寧美食部落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叫老友粉?」
汪曾祺曾經提出過同樣的疑問:「福建人、廣西人愛吃酸筍,我和賈平凹在南寧,不愛吃招待所的飯,到外面瞎吃。平凹一進門,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筍肉絲汆湯下麵也,不知道為什麼叫做老友。」
被廣西人偏愛著的酸筍*地道風物
關於「老友粉的來歷」,網上眾說風雲,真實性都已經不可考了,只能說,如今的「老友」其實是一種味型,指得是酸筍、指天椒、蒜米、酸薑同炒而成的味道。
粵語中有一個詞叫「老友鬼鬼」,原來是「好朋友」的意思,到了南寧則變成指代「帶著老友味型的食物」——比如「老友鬼鬼包」,就是帶著老友口味的酸筍炒肉大包。
老友鬼鬼包*南寧吃喝玩樂
當然,南寧可並不只有老友粉。
這座電瓶車王國,「藍瘦、香菇」口音的發源地,米粉王國廣西省的省會,是名副其實的米粉之都。從眾人皆知到聞所未聞,這裡每家米粉店,都隱藏著一個通關密碼。打贏了這一級,才能開啟下一級的大門。
南寧街景*南寧圈
初級米粉玩家的主要攻破對象是螺螄粉和滷菜粉,它們老少咸宜,很少有人不愛。
首先是全國聞名的螺螄粉。
用螺螄煮湯,加紅油、酸筍、腐竹,奢侈點的加一個鴨腳或者豬蹄,沒有爆炒而且配料簡單,極方便的操作過程使螺螄粉很快推出了速食包裝,帶有標誌性的微微臭味使他一度成為了網紅食物。如今,螺螄粉一年能為柳州市帶來至少50億GDP。
百變不離其宗的螺螄粉
至於開遍全國的桂林米粉,在南寧則有一個別稱:滷菜粉
傳統的滷菜粉有兩個形態,二兩干撈米粉,加上鍋燒(叉燒)、脆皮(脆皮豬肉)滷牛肉等各式澆頭,一勺滷水,花生蔥花直接干拌是第一形態;第二形態則是如果覺得口乾的話,就從一個類似於以前接開水的帶龍頭的鐵桶中擰出骨湯,變成湯粉。
拌粉湯粉,全憑個人喜好。而在國內其他地方,大多數情況下桂林米粉就是一碗湯粉。
地道的干拌滷菜粉*i游桂林
中級米粉玩家,則可以挑戰自玉林的牛巴粉和來自賓陽縣的酸粉。
牛巴特指用黃牛臀部肉曬乾滷製而成的牛肉乾,需要經過先曬後煮再炒最後燜的繁瑣工序,外表透亮而內里味足,配上米粉干撈或者澆上骨湯,就是一碗玉林牛巴粉。
玉林牛巴粉*吃遍南寧
而賓陽酸粉則產自南寧市東北部的賓陽縣。這是一碗涼拌粉,可以理解為廣西人的朝鮮冷麵,酸甜的醬汁里浸著米粉、叉燒、牛乾巴、酸黃瓜,有時候還有一些紅辣椒,吃起來比冰啤酒還痛快。
賓陽酸粉*地道風物
終極老饕的密碼則是一碗沒有走出省門的米粉——蒲廟生榨米粉。
製作工藝類似於隔壁雲南的酸漿米線,需要將陳米(不是當年的新米)浸泡後用布包裹發酵1~3天,再打漿、壓團、打團、榨粉,直接燙熟出鍋,加上肉末、花生、生菜、紫蘇等配料。米粉滑而彈牙,帶著微微的酸味,給你的牙齒舌尖不斷反饋,配上一根油條、一杯豆漿,絕對是喚醒早晨的最佳食物。
製作生榨米粉*地道風物
終極米粉玩家的愛無疑是生榨米粉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米粉的發酵與當地的空氣、濕度、溫度和微生物族群都有著緊密的聯繫,而略微帶著嗖臭的味道也是一道門檻。
如果你愛上了生榨米粉的話,那麼恭喜你,體會了南寧米粉的精髓,當然,如果你不喜歡也無所謂,都是個人口味問題。
肉末滿滿的生榨米粉*微博
如果說米粉是南寧人忘不掉的家鄉情結,那麼夜市就是南寧人最自豪的地方勳章。你可以在這裡吃到所有種類的南寧米粉,也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南寧美食。
南寧夜市的一貫景象*吃遍南寧
至於南寧夜市的正確打開方式,毫無疑問是中山路夜市。
每到入夜,這裡就成了全南寧市民揮灑汗水的地方,無論你是開著豪車的富豪還是騎著電瓶車的本地市民,該拼桌的拼桌,該排隊的排隊,一視同仁。
南寧夜市的正確打開*微博
從民族大道進口出發,先去買一碗木薯糖水,微黃的木薯浸著湯汁,吃到嘴裡是糯而面的口感;再往前走兩步則是阿光豆漿油條和紅姐牛雜,豆漿豆味濃郁,油條脆香不油膩,牛雜則帶著嚼勁。
中山路上的阿光豆漿油條*阿布逛吃手記
咦?好像錯過了捲筒粉和粉餃,回頭去梁記補買一下:
所謂捲筒粉,其實跟廣東的腸粉其實是孿生兄弟,稍有不同的地方在於捲筒粉是用蒸籠蒸的圓形米皮,卷上的料則是熟的肉碎雞蛋玉米;
粉餃則是米皮裹著豬肉、冬菇等食材用蒸籠蒸製而成,兩者的畫龍點睛之筆是黃皮醬,這是用黃皮果製成的醬料,酸甜中帶著一絲中藥味道,開胃解膩,回口果香。
接下來,則是本地朋友帶著鑽進一家排擋,烤羅非魚、螺螄鴨腳煲、燒烤生牛、大碗撩螺、沙蟹汁生菜……配上一箱本地的灕江啤酒。
廣西味道那種酸、辣、咸、甜復合的層次感全在桌子上呈現出來了。街上則是滿條街都是桌子,最外側兩邊是店鋪,靠里是坐滿人的餐桌,再靠里又出現了兩排鱗次櫛比的流動餐車,繁茂地像一片森林。
越到晚上人就更多了*微博
當你吃到昏天黑地、胡說八道、滿地打滾的時候,才會發現,整條街上的人群比原來更多了。
本地朋友的話隨著濕潤的風飄到耳朵邊:「我們現在走去旁邊的南環路最後吃碗生料粉(所有料都是現場汆燙熟的米粉),好吃得黑穩(特別好吃)。現在正好走過去買杯羅漢果消化一下喂。你跟你蘭(女朋友)還要吃什麼嘢?」
為了這碗粉也要再去一次南寧*南寧美食部落
你可能會撐得有些痛苦,但是你肯定會開始計劃下一次前往南寧的行程。
作者:刀刀
頭圖來自:吃遍南寧
圖片部分來源網絡
如有疑問請聯繫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夏天你有什麼想嗦的粉?
@任逍遙:要說夏天最想「嗦」的粉啊,不知道涼粉算一個嗎?加點蜂蜜,奢侈點再加點煉奶,攪拌均勻後,不要用勺,一口「嗦」下去,又甜又滑,冰冰涼涼,頓時暑氣全消!
小編:算!現在就想去吃一碗涼粉
@於浩:前幾天在三亞吃了後安粉,有點甜膩的感覺,朋友說這家粉店做的不正宗,要帶我去他家萬寧那裡去吃,每到一個新地方總是願意走街串巷品味當地人的生活,相比其他地方,這裡還是多了一份閒適。海南對北方人來講還是比較遙遠的地方,有了當地的朋友炎炎夏日帶我尋找美味,風景,卻又覺得家就在眼前,感恩感激。
小編:超喜歡吃後安粉里的豬雜
@Wanting:嘶溜嘶溜~回憶停留在我們在溫布利嗦粉的夏天,還有圖書館門口的四川老闆娘和賣面小車。
小編:夏天不止嗦粉,還想嗦小面!
干拌還是加湯?鴨腳,豆皮,酸筍加一份?
你最愛的粉里絕不可少的是啥?!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吃百家飯。歡迎關注風味星球!
微信搜索「風味星球」吃懂中外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