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對於我們大家來說是一件非常值得開心的事情,但是對於很多的人來說都是第一次買房,對於房子這一塊又不了解,都是些外行的人,一不小心呢,就特別的容易被銷售人員給忽悠進去看,無形中對我們購房者的利益就造成了損失,所以小扒要勸誡那些準備買房的人們,在買房之前一定要多學點基礎的知識,這樣子就能讓我們在銷售的面前顯得相對專業一些,能夠買到自己心儀的房子,而不僅僅是只會跑盤看價格,只會盯著房價死磕到底的那種。
所以,今天小扒就要給那些新手的買房人支招,只要大家牢記這6方面的內容,開發商就不敢忽悠你,就能買到又便宜又好的房子。
1、公攤面積。
很多的外行人或者第一次買房的新手們,去了售樓部就會直接問房子有多大啊?有多少平啊?但是真正懂行的人都是這樣問的:房屋面積是指的建築面積還是套內的面積呢?公攤率大概有多少?一般在我們買房的時候,公攤的面積和公攤率一般在20---25%是最合理的,因為如果公攤大的話不實惠,公攤小的話又不方便。合適的公攤率會使得公共部分氣派,而且分攤的面積不會太多。
2、差價。
很多人都認為一個樓盤的都應該是同樣的價格,但是,一個房屋的價格會因為不同的朝向,不同的樓層等原因價格就不形同。外行人都只會關注均價,到了售樓部就直接詢問房子的價格,對其它的方面關注的比較少。真正的內行人就會問不同樓層不同位置相似戶型的價格,這樣就會得到一個差價值,就會擴大意向範圍,更容易的選到性價比更合適的房源。
3、要看規劃。
我們剛進入售樓部,肯定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沙盤模型,但是沙盤模型一般都是做得特別的漂亮,而新手們通常就會直接的以沙盤為準了,看看綠化,樓間距等問題。實際上,沙盤只只是一個大概位置的參考,說白了模型也是經過美化的啦。真正的內行人一定會關注設計的規劃圖,在上面能清晰的看到停車位、垃圾庫等的分布,這些都是經過備案後才定稿的,開發商私自修改的機會很小。
4、要看平面。
買房的時候一定要結合總平面來看,因為從中可以觀察到樓棟之間的差距、樓道空間的大小等。戶型是關係到日後居住體驗的,所以不能只看銷售人員給你的單獨的房源戶型或者樓層平面圖。
5、問清楚拿地時間。
大家可能都只會看房屋的使用年限,而我國的住宅一般就是70年,但是我們大家一定要記清楚了,這個使用年限不是從你買房的時候計算的,而是從開發商拿地的時候開始計算的,所以一定要問清楚了。
6、問清楚物業公司及服務項。
每個小區都是有物業的,而其產生的物業費是購房者入住之後每年需要繳納的費用,關於物業這一塊也一直是大家討論的焦點,所以就導致了新手買房的人就直接問物業的價格,但專業的人就會詢問物業公司以及其服務內容。一般來說,如果物業本身就是歸屬於開發商的樓盤的話,那其服務質量會更高一點的。
所以,真正懂行的人看的重點和新手是不一樣的,這也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也都是一些小套路,大家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去尋找判斷適合自己的房源。
各位網友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和想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積極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