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已可受理營利性的嬰幼兒照護機構的註冊登記。這意味著,廣州許多托育機構,將有機會通過申辦程序獲得合法的身份地位。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取得「新進展」的7項民生要求中,「幼有所育」排在首位。尤其「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不少家庭為無人照顧嬰幼兒發愁。而市場上大部分托育機構無牌照且無監管,同樣令人擔憂。
「有事好商量——廣州市政協民生實事協商平台」第十期便將目光聚焦在「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上,政協委員對托育行業進行大量的調研,並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
明確受理註冊登記的政府部門只是一個開始,市衛健委副主任周端華表示,該委已起草了《廣州市推進0-3歲托育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送市政府審議,該文件經市政府審定印發後,將成為廣州市推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指導性文件。
早教型托育機構大多沒有牌照?
廣州已明確兩部門接受註冊登記
俗話說「3歲定80歲」,年輕父母更加注重早教。所以0-3歲的托育服務已不僅局限於照看孩子,而更多嵌入了早期教育、智力開發的元素。
單純照料型托育機構在不斷消失,早教型托育機構不斷湧現,但他們都是以「教育諮詢公司」或者「教育培訓公司」的名義出現,在牌照和政府監管方面均是空白。因為0-3歲的托育機構不是學校,不在教育部門的管理範圍。
另外,在工商登記方面,一家廣州托育機構負責人表示,曾經千方百計想找部門頒發牌照,是因托育無法納入工商登記管理範圍,所以才註冊為「教育諮詢公司」。
今年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指出,舉辦非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在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機構編制部門或民政部門註冊登記;舉辦營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在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市場監管部門註冊登記。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經核准登記後,應當及時向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備案。登記機關應當及時將有關機構登記信息推送至衛生健康部門。
市政協委員簡瑞燕長年關注托育問題,曾在2018年市兩會針對此問題作大會發言。據她介紹,目前廣州已明確由市民政局和市場監管局分別對新開設的非營利和營利的託管機構法人進行註冊登記,由衛健委備案登記。
市市場監管局一級調研員易兆會表示,在工商部門現有的企業註冊登記系統裡面,已經增加了嬰幼兒照護機構的行業表述和經營項目。並且該局對廣州營利性的嬰幼兒照護機構的企業名稱和經營範圍進行了統一規範,引導企業自覺地依法進行註冊登記。
註冊登記後,誰來管成為另一個問題。根據國務院的指導意見,衛生健康部門負責組織制定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政策規範。
市衛健委副主任周端華說,按照國家出台的相關政策,各個部門按照各自分工,依法齊抓共管。
周端華還表示,廣州已經建立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了18個部門和單位的工作職責分工,並起草了《廣州市推進0-3歲托育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這份《意見》一經市政府審定印發之後,將成為廣州市推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指導性文件。
托育機構離家太遠?
嬰幼兒托育服務發展將納入到「十四五」規劃
根據原國家衛計委2016年的調查,我國80%的0~3歲嬰幼兒是由父母、祖父母等家庭成員照料,僅有4.1%的嬰幼兒進入托育機構,其中幾乎全是民辦托育機構。雖然入托比例低,並不意味著需求低。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計劃生育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王培安在近日舉行的北京師範大學托育服務發展論壇上指出,「調查顯示,目前我國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中47%有入托的需求,但實際入托率只有4.1%,中國城市3歲以下兒童的入托率不到10%。」
這源於托育行業本身也存在結構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數量、質量乃至布局。市政協委員曹志偉說,民營托育機構經營成本高,自然收費也會高。他建議政府對辦園機構減免稅收,降低場地成本,對個人實行按入園人頭補貼到每一個嬰幼兒。
市發改委二級調研員趙彥平對此回應說,國家通過採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的方式,擬在全國開展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支持示範性托育服務機構和社區托育服務設施等的建設,廣州市發改委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推動符合條件的機構申報投資補助。
市政協委員付偉則關注托育機構的布局分散問題。「希望政府部門在做一些相關規劃的時候,為托育機構留下一席之地。」
曹志偉也表示,建議由市發展委牽頭,儘快編制廣州市嬰幼兒托育服務的發展的基本規劃。
趙彥平回應說,廣州市目前正在開展「十四五」規劃綱要前期研究工作,並計劃編制21項重點專項規劃和10~20個普通專項規劃,廣州市發改委將全力配合把嬰幼兒托育服務發展納入相關規劃中。
在國務院的指導意見中,明確工會組織負責推動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福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婦聯組織負責參與為家庭提供科學育兒指導服務。在廣州,這兩大群團組織已經行動起來。
據市總工會女職工部副部長蔣仁萍介紹,市總工會積極推動愛心託管班建設工作,這意味著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單位獲得託管服務。截至到2019年7月底,廣州市已有23家單位開展了此項工作,服務職工子女1270人。
市婦聯兒童部部長鍾軍則表示,市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直接參與0-3歲托育的具體工作,建立起「花城人家」早教指導中心實訓基地,開設了「花城人家」精品托育班,針對0-3歲嬰幼兒的教養指導培養專業的教師人才。南沙區東涌鎮婦女兒童之家甚至直接開始了早教課堂,為轄區內的家庭提供了相應的托育早教服務。
托育機構人才短缺?
廣州幼兒師範專科學校預計2021年可實現招生
0-3歲托育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機構對專業的人才卻十分渴求。廣州市幼兒師範學校在全市率先開設學前教育早教方向,目前已招生111名早教方向學生。但是,該校校長丘毅清認為,在這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她為此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提高社會對早期教育的職業認同度;二是儘快出台嬰幼兒養護行業標準和人才培養標準;三是拓展提升早教人才培養層次,滿足社會對高素質早教人才的需求。
付偉表示,因為培訓學歷教育的院校和機構較少,對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的專業人才缺乏必要的資質認可,由此導致從業人員待遇不高、持證從業人員稀缺、學歷教育和培訓體系不完善、從業人員隊伍不穩定等問題。他建議加強從業人員隊伍建設,使嬰幼兒照護服務人員向職業化、專業化方向發展,鼓勵各地依託大專院校、中職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多渠道培養托育服務人才。
曹志偉也建議由市教育局、人社局牽頭,支持具備相應條件的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開設開展針對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的人才培養工作。市教育局副局長谷忠鵬表示,目前,廣州市有13所中職學校招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校生人數為5955人。2018學年有2796名中職學生考取了保育員(中級)證書。
據谷忠鵬透露,廣州正積極籌建「廣州幼兒師範專科學校」,更高規格培養相關人才。經省教育廳批准,該項目已通過中期調整,列入「十三五」高校設置規劃,預計2021年可實現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