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有一百個不同書體壽字而得名,國家級文物,山東省單縣百壽坊

2020-03-11   視覺秀旅遊

百壽坊,原名"敕褒節孝坊",又名朱家牌坊,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單縣城內勝利北街,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為翰林孔目朱淑琪妾孔氏建,因其正間前後上坊心環雕百個變形篆體"壽"字,故名百壽坊,現為中國國家級保護文物。

百壽坊高約十三米、寬八米,其建築宏偉與雕刻精緻可與北牌坊街百獅坊媲美,雕刻內容除獅、龍牡丹還有鶴、鳳、梅花、菊花等。構築精巧宏偉,雕刻精細生動,可與百獅坊媲美。且不說那嬌健神俊的雄獅,繞柱回舞的蛟龍或飾滿額枋的牡丹,單說那正間上額枋透雕的祥雲飛鶴或飾滿額枋的牡丹,次間上額枋浮雕的對翔鸞鳳,就足以使人留連忘返,遐思不已。仙鶴自古是幸福長壽的象徵,和變形的「卐」字雲紋聯在一起,寓意「福壽萬年」。鳳和龍一樣,是人們神化的藝術形象,龍威武嚴肅,象徵男性的堅毅剛強;鳳艷麗優美,象徵女性的美貌溫柔。獅座左右兩面浮雕的圓形、方形蟠螭、鶴鳳圖案,刀法簡潔洗鍊,造型古樸優美。獅座夾柱板上浮雕四幅花鳥畫,如牡丹舞蝶、牡丹芙蓉梅花喜鵲、梅竹帶、桃花春燕、山茶錦雞、水仙、海棠、秋葵、玉蘭等,構圖新穎,雕刻精緻,花卉爭奇鬥豔,蟲羽生動逼真。牡丹舞蝶寓意「富貴無敵」,牡丹芙蓉寓意「富貴榮華」,梅花喜鵲寓意「喜上眉梢」,梅竹錄帶寓意「齊眉祝壽」。看來這些能工巧匠是善於以諧意和隱喻的手法表現某種吉慶含意的,這也是中國雕刻、刺繡、剪紙等工藝品的傳統習慣。


民間傳說;單縣朱家祖父朱廷煥做過大名府兵道副使,朱叔琪憑祖蔭財富,乾隆年間入了翰林院任孔目,娶了曲阜孔家姑娘,眾人送名鵝鴨公主的孔氏,孔氏指間有皮相連,形如鵝鴨足指,難攀高門,才嫁給位卑官小的朱叔琪。孔家為了顯示門第高貴,提出要朱家一步一個元寶擺到曲阜。朱家用元寶雙趟擺到曲阜。孔氏嫁後不到10年,朱叔琪病逝。孔氏才26歲,求單縣知縣"點主",知縣嫌朱叔琪位卑品低,家產雖然多,是土鱉子地主,不予答應。

孔氏一怒之下,赴曲阜求助衍聖公。孔氏到了曲阜,將前因後果一說,衍聖公原對姑母下嫁單縣頗為不悅,現看登門求助,乃發惻隱之心,答應孔氏去單縣"點主"。時朱家隨孔氏去的族人問隨行幾人,衍聖公答曰:"三人"。不一日,衍聖公駕到單縣,但見旗牌浩蕩,金鼓齊鳴,刀槍耀眼,衍聖公說帶的三人乃三位總兵,三總兵分別帶了數千人馬到了單縣,從單縣城到十里外的十里舖駐滿了軍馬,井水隨之喝乾,朱家不但將城內的飯館全包下來,還從四鄉十幾里以內買飯。單縣縣令拜見衍聖公,衍聖公讓其出殯時丟紙錢。殯罷丈夫,孔氏問衍聖公,我死後你怎麼辦?衍聖公答,只要姑母矢志守節,撫孤成立,當奏明聖上,建坊旌表。孔氏乃謹遵封建婦道,守寡幾十年,撫子朱春成立。死後,朱家和孔家奏明朝延,乾隆皇帝降旨建坊旌表。皇四子履郡王亦贈詩曰:"布衣蔬食度生平,喜看庭芝漸次成,月冷黃昏霜滿地,穗帷遙出讀書聲"。"數十年來鐵骨支,養生送死總無疵。冰操勁節光天地,千古常教奉母師"。詩刻在牌坊額枋上。事後單縣知縣感慨地說:"土鱉子大了也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