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億定增血虧:用友套牢「頂流」機構

2022-05-31   大摩財經

原標題:53億定增血虧:用友套牢「頂流」機構

53億定增血虧:用友套牢「頂流」機構

出品|大摩財經

今年1月,用友網絡歷時一年半的定增方案最終落錘,以31.95元的定增價格,向頭部私募高毅資產、高瓴,私募大佬葛衛東,易方達基金等17家知名機構和牛散發行約1.66億股,總募資額接近53億元。

此後,用友網絡股價一路下挫,最新股價只有19.36元,相比定增價格31.95元,下跌幅度接近四成。 本次參與定增的17家機構和個人,在四個月的時間裡,浮虧已經超過20億元。其中,高瓴獲配股份最多,共3129.89萬股,獲配金額近10億元,以最新股價計算,浮虧接近4億元。

有媒體報道稱,該定增方案吸引大批明星投資機構的原因,系用友網絡在明知去年底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不佳的情況下,仍然給出了大幅高於實際的業績指引,以致機構損失慘重。

5月30日,用友網絡相關人士否認了給機構錯誤業績指引的說法。該人士聲稱:「公司於2021年9月份獲得證監會定增批文,在11、12月份時候開啟了向證監會定增方案的報備,公司(在此期間)自始至終沒有給過機構方任何業績承諾。」

不管用友網絡是否給出了業績指引,其業績下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蹊蹺的定增

用友網絡的實控人是江西富豪王文京。截至一季末,王文京及一致行動人持有用友網絡41.2%股權。

現年58歲的王文京畢業於江西財經大學,後進入國務院機關單位工作,1988年辭職下海創辦用友軟體。2001年,用友網絡在上交所上市。

十幾、二十年前的ERP時代,用友軟體曾名噪一時,市場上有「北用友,南金蝶」的說法,指的就是總部位於北京的用友和總部在深圳的金蝶兩大行業龍頭。

值得注意的是,用友網絡最近公布的一則高管變動,被指與此前定增有關。5月6日,用友網絡披露公司執行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徐洲金因個人原因辭職。徐洲金原本在海航體系內任職,2020年4月加入用友網絡,同年6月底被聘為財務總監。

就在徐洲金履新財務總監當天,用友網絡發布了定增方案,最初計劃募資64.3億元。當年9月,用友網絡的定增方案調整為募資53.3億元,當年12月再次調整為約53億元。今年1月,用友網絡定增方案最終落錘,總募資53億元,凈募資額52.5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徐洲金之前,用友網絡的財務總監為吳政平,定增完成後,徐洲金離職,吳政平也再度回歸至財務總監職位。有市場觀點認為,徐洲金可能就是為了此次定增進入用友網絡。

除此之外,知名牛散葛衛東定增前後的表現也有些耐人尋味。葛衛東自2017年建倉用友網絡,大手筆注資3945萬股,此後多次加倉,位列前十大股東。 雖然葛衛東也參與了用友網絡的定增,但自從2020年6月底傳出定增方案後,葛衛東已經多次減持。2020年、2021年分別減持345萬股和27萬股。定增完成後,葛衛東持股1.1億股,是用友網絡第五大股東。但到一季末,葛衛東持股數再次下降至7626萬股。

轉型不利

截至5月31日收盤,用友網絡股價19.36元,年內跌幅達到45.75%,最新市值665億元,不足高峰時的三分之一。

股價大幅下跌的背後是用友網絡業績持續下滑。

自2020年起,用友網絡就處於增收不增利的窘境。2021年用友網絡營收規模達到89.3億元,同比增4.73%;但歸母凈利已經連續兩年下滑,2021年只有7.1億元,同比降28.18%,相比2019年更是下滑將近四成。

值得一提的是,用友網絡扣非歸母凈利在2021年直接「腰斬」,當年僅有4.05億元,同比降55.3%,還不如2018年的水平。

2021年年報已經不盡如人意,但是2022年一季報更加難堪。2022年第一季度,用友網絡營收12.79億元,同比增長5.39%;歸母凈虧損3.93億元。 或許與業務模式有關,過去十餘年間,用友網絡的一季度多處於虧損狀態,但近4億元的高額虧損還屬頭一次。

對於連續兩年凈利潤下滑,用友網絡給出的理由是公司處於業務轉型中。

隨著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崛起,用友軟體的IT先鋒光環逐漸隱去,並開始尋求業務轉型。2016年,用友網絡提出了以 「企業網際網路服務」為戰略業務,從財務軟體到企業ERP,再到提出雲轉型。此後,用友網絡持續收縮軟體業務,並於2021年剝離金融業務。

2021年,用友網絡的雲服務業務營收占比接近60%。從收入結構來看,用友網絡的轉型似乎初見成效,但從整體營收規模和利潤水平來看,雲業務並未給用友網絡帶來實際的業績增長。

市場觀點認為,用友網絡的機會可能還在緊抓行業數字化和國產化浪潮。5月30日用友網絡披露了最新的股權激勵計劃,計劃向高級副總裁張紀雄及386名核心骨幹員工授予不超過355.48萬股股票,授予價格為12.56元/股,相比當日收盤價折讓32.5%。

本輪股權激勵的解鎖目標,與前幾輪股權激勵的目標保持一致。依舊以2019年「雲+軟體」營收為基數,要求2022、2023年營收同比增速分別達到30%、40%。

資本版圖擴張背後

2019年初,用友網絡成立30周年之際,王文京以高管任職年限為由卸任公司CEO。但僅僅兩年之後,王文京強勢復出,並且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資本動作。

王文京回歸之後,首先分拆用友汽車在科創板上市 。用友汽車並不造車,也不賣車,主要業務是為車企提供軟體產品及服務。2022年3月,用友汽車IPO申請獲得了上交所審核通過。

除了推動用友汽車上市,王文京還謀劃2014年在港股上市的財稅服務軟體公司暢捷通(1588.HK)回A二次上市。去年3月,暢捷通已經啟動創業板上市輔導。

同樣處於上市進程的還有用友金融。用友金融於2016年11月掛牌新三板,此前曾申請「升級」精選層,隨著北交所設立,用友金融已經轉戰北交所。目前,北交所已經受理用友金融上市申請,處於第三輪審核問詢階段。

和用友金融攜手闖關北交所的還有為高職院校提供教育軟體、雲服務、諮詢等服務的新道科技。新道科技2015年10月掛牌新三板創新層,去年11月轉戰北交所。目前,新道科技同樣處於第三輪審核問詢階段。

雖然手握一家A股上市公司、一家港股上市公司,還有四家公司處於上市進程中,但王文京的「用友系」實力並不是那麼強大。核心公司用友網絡最新市值665億元,暢捷通市值25億港元,用友金融和新道科技停牌前市值分別為29億元和1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用友系」公司幾乎都有高比例分紅的傳統。

用友網絡自2001年上市以來,保持每年分紅的傳統,股利支付率最低的一年為35.4%,最高的一年達到115.4%,其餘年份基本保持在50%以上。

正在闖關科創板的用友汽車,在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的三年半時間裡,累計分紅2.4億元,占當期歸母凈利七成以上。

新道科技2015年至2021年六年間累計分紅3.02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只有4.07億元,股利支付率高達74%。用友金融在2016年至2020年的五年間,有三年進行了分紅,分紅比例在54.8%至70.31%之間。

相比之下,港股上市公司暢捷通分紅較少,2014年上市至今只有四年進行分紅,累計分紅3.35億元。不過, 暢捷通業績並不穩定,營收規模至今未突破億元規模,且曾經多年處於虧損中,2021年再度由盈轉虧,凈虧損接近3000萬元。

用友汽車、新道科技和用友金融的大股東都是用友網絡。長期高比例分紅,意味著三者大多數利潤都被計入了用友網絡的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