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一口氣買10萬枚比特幣,套現135億後全身而退,稱:這是騙局

2023-12-02   三目史官

原標題:男子一口氣買10萬枚比特幣,套現135億後全身而退,稱:這是騙局

「富貴定要依本分,貧窮不必再思量。——《增廣賢文》」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科技的應用極大地改變了我們日常的生活。即便在十年前,我們都很難相信十年後的今天,曾經習以為常的鈔票漸漸淡出我們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方便快捷的移動支付手段,誰又能說得准在更遙遠的將來,會不會出現更高級的貨幣形式呢?

網上有一個經典問題,一位大三的學生在2011年向網友提問,說自己手頭有6000元錢,想要做些小投資賺點兒錢,有什麼好建議嗎?一位神秘的網友回答,買比特幣,保存好錢包文件,然後忘掉你有過6000元這回事,五年後再看看。

當年這句看似漫不經心的回答並沒有引起太多關注,直到後來網友計算當年6000元錢用來投資比特幣到現在的價值早已超過上千萬,紛紛驚嘆道這簡直是神預言。比特幣,作為和區塊鏈技術相伴相生的一種虛擬貨幣,從誕生至今,不知創造了多少驚人的財富神話。

在許多科技巨頭的言論中,比特幣象徵著未來貨幣的發展趨勢,具有長遠的生命力。然而在中國有一位男子,一口氣買了10萬枚比特幣套現135億,卻選擇全身而退,在他眼裡,比特幣儘管是一種非常高級的新興事物,然而當前的炒作模式不過是一種概念遊戲而已。

一、比特幣到底是什麼?

近年來,比特幣頻繁出現在各種新聞媒體當中,大多數人對它的印象就是值錢,然而這又不是金子又不是銀子的,怎麼就能那麼值錢?這是很多人並沒有深究的問題。媒體常用聳人聽聞的標題吹噓這是財富密碼,實際上這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衍生出的產物。

那麼,什麼是區塊鏈呢?在了解這個這個技術之前,我們需要理解一個概念,那就是去中心化。在網際網路誕生之前,我們所接觸到的資源都是由專業人才創造的,然而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資源的創造就變成一種全民參與的狀態,這樣的過程就可以被稱為「去中心化」。

在一些極客的眼裡,所謂「去中心化」應該是技術發展的一個必然過程,不僅在於資源的創造,也應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細節之中,於是一種名為「區塊鏈」的數據結構就應運而生,這種技術不僅是「去中心化」的一種應用,同時又具備傳統無法比擬的各種優勢。

如果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語言來說的話,一個數據出現在網絡之中,它是真實存在的,所有人都可以知道它的存在,並了解關於它的一切信息,然而它本身經過某種加密協議的處理,因此除了數據所有者之外,任何人都不可以隨意篡改。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便是這樣的效果。

那麼區塊鏈是如何成為比特幣,又如何去中心化的呢?借用剛才的例子來說,如果你在區塊鏈的資料庫中擁有一塊錢,所有人都知道這一塊錢是你的,卻又不可以隨便占有,如果這樣,那麼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作用就大大降低,個人就成為貨幣的唯一歸屬,不會有任何干預。

總之,建立在「去中心化」理念的基礎上,區塊鏈的技術將為整個社會創造巨大的便利。2008年11月,一個自稱中本聰的人提出他關於比特幣的設想,通過區塊鏈特定的算法生成數據作為電子貨幣,2009年1月3日,創世區塊誕生,比特幣從此揭開神秘面紗。

就好像數字儘管無窮無盡,然而實際上卻是有限的一樣,基於算法產生的比特幣的數量也總有一個限度,因此它就具備一定的稀缺性,資本注意到這可能是未來貨幣的一個形式,擁有比特幣就等於擁有金錢,因此比特幣就從極客手中的密碼變成財富眼裡的寵兒。

二、中國比特幣之王

自從比特幣和金錢扯上關係之後,價值也就一發不可收拾地飛速上升,從一開始的一文不名,經歷幾番起落之後,2021年1月8日,正式突破四萬美元大關,也就是說手裡一枚比特幣的價格超過20萬人民幣,這樣的升值速度簡直就像乘坐時光機器一下子穿越到未來。

李笑來,原本是新東方的一名英語教師,平時樂於關注科技新聞,偶然間發現比特幣的魅力,就當成遊戲一樣嘗試入手,那時的比特幣僅僅是科技領域的一個新生事物,了解的人少之又少,價格也相當低廉,李笑來經過一年的算法挖礦,竟然擁有了十萬個比特幣。

之後的事情更是出人意料,之前也不是沒想過比特幣會升值,只是想不到竟然升的這麼快。在2014年至2017年短短三年間,比特幣升值到2.03萬美金一枚,摺合人民幣將近14萬,李笑來手裡的十萬枚比特幣成了一個天文數字,價值135億。

李笑來從此就變成新聞里的比特幣首富,對此李笑來不以為意,儘管後來一度從事比特幣投資工作,公司的名字卻叫「情非得已」,之後李笑來選擇直接套現全身而退,擁有海量財富的李笑來眼裡,比特幣實際上是一個騙局。

三、資本遊戲下的瘋狂概念

其實,認為比特幣是騙局的不止李笑來一個人,從事區塊鏈投資行業的青年創業者孫宇晨,曾經用歷史最高價拍下著名的巴菲特午餐,王思聰卻在微博上嘲笑孫宇晨的比特幣是騙局。從常理來看,如此狂飆突進的升值速度很難不讓人懷疑,那麼其中究竟有何隱情?

對經濟學有認知的朋友應該明白,現代貨幣體系的背後實際上是國家信用體系在背書,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貨幣究竟有沒有法定效力,實際上還是國家實力說了算。比特幣,僅僅是一套數學公式計算出來的數字,國家並不認可,今天說它值錢,明天又有誰能說的清楚呢?

現實世界之中,呼籲比特幣作為網際網路支付手段的聲音也曾非常激烈,也不乏一些著名的電子商務網站選擇接受這樣的新興貨幣。然而,比特幣最常見的應用場景還是一些灰色產業,對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政府而言,這是性質極其嚴重的違法犯罪,堅決不會允許。

李笑來之所以能成功,還是出於他對科技的熱愛,所以他才能先下手為強。對他而言比特幣是一個科技問題,而不是金錢的問題,也正因如此,他才得以保持清醒,全身而退。如果僅僅是為了一時的投機,那麼真正賺到錢的人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被資本割了韭菜。

網上曾經流傳著一個短視頻,一位擺地攤的大爺非常認真地說,區塊鏈就是鐵鏈就是革命,比特幣就是比較特殊的貨幣,中本聰就是中國本地的大蔥,勁兒大,種過大蔥的地連韭菜都不長,看著當前各種名義的區塊鏈投資風靡一時,很難不讓人心生一種憂慮。

而那位創造了比特幣的中本聰,內心非常純粹,至今也沒有人清楚他的真實身份,真正的把「去中心化」的概念貫徹到底,對他而言,比特幣更多的還是一種未來的概念吧。

小結: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間的財富無窮無盡,新的熱點層出不窮,身處其中的我們如何能分辨的清,既然如此,又何必一味追逐呢?到最後,怕只怕變成財富的奴隸,迷失在一葉障目的慾望之中,就像是現代主義文學裡被資本異化的非人。

「真正的慷慨,是將一切獻給現在。」這是存在主義哲學名宿加繆的一句話。未來看似遙遠,卻又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身邊,與其聽信資本市場關於未來的豪言壯語,不如給予當下的現實多一分關注,即便是進行投資的長期計劃,也不過是基於我們當下的價值判斷而已。

傳奇股神巴菲特幾十年如一日愛喝可口可樂,因此他一直持有可口可樂的股票,對他而言自己的愛好就是最有價值的投資。李笑來獨具慧眼看中了比特幣,也僅僅是出於自己對科技的關心,看著來勢洶洶的資本熱潮,全身而退也正是他忠於內心的最佳選擇。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