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再次反轉
在最近一段時間裡,台積電的動作可謂是非常頻繁,首先是確定在美國市場建立5nm晶片代工廠的決定出爐,並且劉德音更是表示將派出300名管理團隊、工程師、基層員工到美國工廠去,這支持力度可以說是相當的大。
而在美國開始建設5nm工廠的同時,台積電同時在日本方面也是宣布了要建設5nm工廠的相關消息,並且如今已經進入到了選址階段。
當台積電加大在美國、日本晶片代工廠建設力度的同時,其實台積電方面也是沒有忘記在我國大陸地區建設工廠,早在5月份,台積電方面就傳出要在南京擴產28nm晶片產線的消息,但是後來因為媒體方面傳來美國不同意台積電在南京擴產,這似乎是意味著台積電這次的擴產計劃落空了。
不過,根據7月28日消息顯示,這場晶片擴產的劇情再次反轉了,據悉這次的擴產計劃被審核通過了,也就是說台積電將能夠繼續在南京進行28nm晶片的擴產計劃。
台積電想要的結果出現
而這也就是說台積電想要的結果出現了,因為當下全球正處於晶片短缺的情況,台積電的晶片產能也告急,因此台積電方面在想盡辦法擴大產能,而台灣地區受限於水情吃緊的問題,所以在大陸地區擴產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這樣不光能夠減輕企業成本,還能夠在當下這種缺芯的情況下,釋放一定的產能,對於台積電而言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但是,面對台積電能夠在南京擴大28nm晶片產線的消息,網友方面並沒有表示出太多的喜悅,甚至有評論表示,「不好意思,28nm產線我們自己有了」。
那麼,為什麼網友會對於台積電在南京擴大28nm產能產生排斥心理呢?
28nm的突破
首先需要說明的一點是,由於我國在過去一段時間裡,不斷加速半導體產業的構建計劃,因此,根據行業預判顯示,「我國有望在今年年底實現100%國產化的28nm晶片產線的量產」。
並且這個預判結果還得到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所所長溫曉軍的認可,這也就是說我國很快就能夠自我搭建出完全去美化的28nm晶片工廠。
在這樣的前提下,台積電的進場無疑是在「搶生意」,並且網友對於台積電的區別對待也是非常的不滿,為什麼美國和日本地區就是建設5nm晶片工廠,到中國大陸就是28nm工廠。
因此,在這樣兩個原因的積累之下,網友排斥台積電進入南京擴大28nm產線似乎也就情有可原了。
畢竟,台積電的很多技術還是需要受到美國市場限制的,而我們自研的晶片產線技術是不受限制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自然是更願意扶持自己的技術發展的。
總結
從短期來看,台積電在南京擴大28nm產能的確是能夠很好的解決國內部分企業的「缺芯問題」,但是,從國產晶片長遠的發展角度來看,將晶片技術高度國產化才是發展的重中之重,因為只有這樣,類似於華為公司所面臨的晶片遭遇限制的問題才不會再次的出現。
而當下我國也正在朝著這個目標前進,不光是28nm晶片的國產化在加速,14nm晶片的國產化發展也在加速,相信未來10nm、7nm、5nm都將被國產化技術替代,屆時我國在高端晶片領域將再不會遭遇限制。
你對於台積電南京擴大28nm晶片產能的行動怎麼看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e3caa95e42990ba09f346140d89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