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追劇、刷朋友圈
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睡前儀式」
看手機並不可怕
但經常關燈看手機
會讓你的眼睛很「受傷」
具體會有哪些危害呢?
開護眼模式、夜間模式有用嗎?
一起來看
經常關燈看手機 可能會對眼睛產生4點危害
儘管大家都知道,關燈後使用手機對眼睛不好,然而對於具體會造成哪些傷害,多數人卻缺乏詳盡的了解,總是忍不住還想玩。
01
出現暫時看不清
主要表現為在黑暗中長時間玩手機後,一隻眼睛能看到東西,另一隻眼睛暫時看不清了,要過幾分鐘才能緩過來,這個主要與用手機的習慣和人眼的暗適應有關。
許多人在夜晚使用手機時,習慣側臥並用單眼瀏覽,尤其在房間沒開燈的情況下,若突然關閉手機螢幕,可能會發覺之前看手機的那隻眼睛看不到了,而另一隻眼睛則無礙。這其實是人眼的暗適應現象。類似地,當我們從明亮處步入黑暗環境時,也會經歷一段適應期,逐漸適應並看清周遭。
這是因為我們眼中的兩種感光細胞:視錐細胞和視杆細胞。視錐細胞在強光下能迅速反應,使我們即便覺得刺眼也能瞬間辨認物體,這一過程稱為明適應。相反,在昏暗環境中,視杆細胞開始發揮作用,但需要一定時間進行適應。
此外,有文獻指出,長時間在暗光條件下使用手機,可能會對感光細胞造成一定影響,導致視力暫時下降。不過,這種影響大多是可逆的,經過一段時間後,眼睛的視覺功能通常能夠恢復。
02
引起乾眼和視疲勞
長時間使用電腦,尤其是超過1小時後,許多人會出現視物模糊、眼脹、眼痛等視疲勞症狀,且症狀的嚴重程度與使用視頻設備的時間顯著相關。相較於電腦,手機螢幕尺寸更小,觀看距離更近,因此眼睛承受的負擔更重,更容易誘發視疲勞。
健康的眼睛,黑白分明,其中「黑眼珠」並非純黑,而是由透明的角膜覆蓋下的深褐色虹膜構成。而「白眼球」則是鞏膜,其表面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結膜,結膜上的血管通常處於「休眠」狀態,不易察覺。
但當眼睛受到感染或其他刺激時,這些「休眠」的血管會充血擴張,以加速新陳代謝,這時我們就能看到眼睛裡的紅血絲。熬夜後眼睛發紅,其實是眼睛在發出疲勞信號,提示我們需要休息。
此外,眼球表面還有一層淚膜,它主要負責滋潤角膜。當我們長時間盯著手機螢幕時,眨眼的頻率會不自覺地減少,導致淚液蒸發加快,淚膜穩定性降低,從而引發眼睛乾澀、酸脹等乾眼症和視疲勞症狀。
03
導致近視發生和發展
眾所周知,兒童若長時間進行近距離的視覺活動,會導致睫狀肌疲勞,進而增加近視的風險。但其實成年人過多近距離用眼,也有可能導致近視度數的增加。
特別是在夜晚側臥使用手機時,如果長時間僅依賴一隻眼睛觀看,可能會導致該眼的近視度數迅速增長,造成雙眼近視度數差異顯著,進一步對雙眼的協同視覺功能產生不良影響。
04
引起閉角型青光眼發作
青光眼是一種無法逆轉的致盲性眼部疾病,其根源在於眼球內部壓力異常升高,超出了眼球自身的承受極限,進而對視神經造成損傷。臨床上把眼壓 10mmHg~21mmHg 定義為正常眼壓範圍,眼壓的穩定主要依賴於眼球內房水循環。
若關燈後使用手機,瞳孔會自然擴大。對於眼球結構較為特殊的人群,如眼球較小房角又窄的人來說,就可能會影響房水的正常循環,導致眼壓急劇上升,從而誘發青光眼的急性發作。一旦青光眼發作,不僅會感到眼痛頭痛,更可能對視力造成不可逆損害。
晚上玩手機 護眼模式、夜間模式有用嗎?
手機護眼模式主要是從防藍光角度對眼睛進行保護,藍光本身就存在於太陽光中,生活中的 LED 燈、液晶顯示器和手機螢幕都會釋放藍光。
依據波長,可將藍光分為較短波長藍光(400至440納米)和較長波長藍光(440至500納米)。一般認為較短波長藍光能量高,有可能造成眼底損害,而較長波長藍光對我們的暗視力和晝夜節律是有好處的。
而我們日常用的 LED 光源峰值光譜多為450至500納米,而就手機螢幕的照度而言,通常倒不太需要擔心會對眼底造成損害。
手機的夜間模式,通常是設置的螢幕亮度會隨著環境光源亮度而相應調整,如房間暗,手機螢幕的亮度也會變暗,理論上來說,會讓人的神經放鬆,逐漸過渡到睡眠狀態。
但如前所說,這種暗光對眼睛卻不甚友好,因此,晚上刷手機只是依靠護眼/夜間模式,其實是不太行的。
刷手機時做到這3點 對眼睛更友好
很多人都有睡前刷手機的習慣,儘管完全戒掉這一習慣頗為困難,但注意以下幾點建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對眼睛的傷害。
01
調整環境光
睡前如果一定要刷手機,開燈玩,更安心:無論是柔和的檯燈還是背景燈,都能為眼睛營造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減少周圍環境和螢幕的亮度差,會更合適。
02
注意用眼姿勢
姿勢要對,傷害減半:最好不要躺著玩,靠坐著相對更好些。眼睛與手機距離不要太近,以自己舒適的相對遠一點的距離會更好。如果一定要躺著玩,也不要側躺,要讓雙眼和螢幕距離相同。
03
控制用眼時間
定時休息,給眼睛放個假:可以採用 20-20-20的原則來休息,就是用眼20分鐘,至少20秒,閉眼或看看遠處都可以。
如果發現自己眼睛紅紅的,覺得眼乾眼澀等不適,那就要引起重視,你的用眼已經超負荷,需要好好調整下了。
來源:紫金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