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劇集還沒等來,《銀翼殺手》宇宙先官宣了

2022-02-13     8分電影

原標題:《異形》劇集還沒等來,《銀翼殺手》宇宙先官宣了

《角鬥士》;

《末路狂花》;

《黑鷹墜落》;

《天國王朝》;

《火星救援》。

拍出這些高分佳片的雷德利·斯科特,即便已經年近85歲,他的電影生涯也完全沒有要減速的意思。

不僅去年一口氣交出了《最後的決鬥》《古馳家族》兩部群星雲集的大片,而且還有意繼續打造由他所打開的兩個宇宙。

「異形」「銀翼殺手」

無數觀眾還在等待著他一手打造的《異形》系列下一部續集電影,他也沒有放棄。

由於迪士尼收購了原片方福斯,東家的變更導致項目計劃的調整,原定前傳三部曲的第三部一直沒有下文。不過老雷在宣傳《最後的決鬥》時透露,劇版的《異形》已經在籌備,就只等迪士尼那邊官宣開綠燈。

沒想到異形的好消息還沒等來,老雷的另一個宇宙就搶先一步。

權威外媒Deadline報道,亞馬遜流媒體即將推出一部劇版《銀翼殺手》

這將是延續已有的兩部電影長片劇情的「正統續集」,故事設定在《銀翼殺手2049》的50年之後。

所以劇名就叫《銀翼殺手2099》

其實這也是老雷之前在說劇版《異形》時也提到的項目,預計會有10集,總共大約10小時的時長。

對於這個消息,部分影迷可能會保持謹慎態度,而非直接就開香檳慶祝。

屬於正傳番外的動畫劇集《銀翼殺手:黑蓮花》口碑不佳,也就是不久前才發生的事;

由於故事內容和深度,與兩部口碑都非常高的電影有所差距,即便在美學上算是get到了屬於「銀翼宇宙」的味道,但終究也無法得到觀眾的認可。

有評論就說,放過這個IP吧。

本來開發老IP就是一項艱難的任務,成功率並不是很高。

《銀翼殺手2049》可以說是一場「意外」,而《銀翼殺手:黑蓮花》則回到了「預料之中」的水準。

原因在今年1月2日發布的《好萊塢為何會不斷糟蹋經典?》一文已經講了許多,有興趣可以前往延伸閱讀。

這裡就說同樣是亞馬遜投資開發的劇版《指環王》,劇照剛剛發出來,就立馬出現吐槽的聲音。

不只是演員選擇的問題,劇照所給出的質感,已經和彼得·傑克遜所打造的中土世界有點脫節了。

但也不必過度悲觀,《銀翼殺手2099》確認雷德利·斯科特擔任製片人,他對於劇集的參與度,大機率要遠高於《銀翼殺手:黑蓮花》

《黑蓮花》由日本的製作團隊打造,老雷似乎監製都沒掛名。

口碑成功的《銀翼殺手2049》,老雷是親自去到過片場的,他的參與度可想而知。

而且早在2018年初,老雷就透露過有繼續拍續集的想法。

也許是當時《銀翼殺手2049》票房不佳,華納不願意再砸錢拍,然後由亞馬遜接手,最後變成了現在的劇集。

那麼這本就是源自老雷設想的第三部雛形的話,品質建設還是能有一個良好的地基的。

當然,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是絕對的大功臣;

也別忘了奧斯卡最佳攝影羅傑·狄金斯。

他們所構建的美學風格,絕對完美地繼承了1982年《銀翼殺手》,用更先進的技術,拍出更加精細唯美的畫面。

更重要的是,劇本得益於漢普頓·范徹也回歸創作,所以內核深度保持地相當好。

所以《銀翼殺手2099》能否值得高期待,就得到創作團隊都能有多少來自電影的原班人馬了。

編劇暫時確定為《閃亮女孩》的希爾卡·露易莎,但願之後會有更多重量級人馬加入。

只是丹尼斯·維倫紐瓦的重心已經放在了《沙丘》系列,他回歸的可能性不大。如今最大的奢望就是老雷能親自執導一集,奠定好基調了。

像老雷親自下場的劇集《異星災變》,開播就有不錯的反響,遺憾後期沒hold住而已了。

「銀翼宇宙」已經擁有兩部電影長片,以及多部衍生作品。

除了《黑蓮花》,丹尼斯·維倫紐瓦在製作《2049》的時候,順便還監製了三部短片。

《2022黑暗浩劫》(動畫);

《2036複製人黎明》;

《2048無處可逃》;

系列的世界觀、時間線因此更為完善。

《2049》是有給續集留下敘事空間的。

主角K的故事似乎走到了盡頭,但反派角色華萊士的野心卻仍在路上,而K接觸到的複製人反抗軍勢力,到底何去何從也是一個疑問。

有著足夠時長的《銀翼殺手2099》,或許會講述更多關於人類、華萊士公司、反抗軍三方勢力的角逐,這樣格局就會更宏大一些,可以往「大劇」的標籤發展一下。

如果從行業的角度去看,《銀翼殺手2049》能夠得到延續,是一個絕對的好消息。

這意味著以往票房成敗決定IP命運的常規,有了被打破的機會。

流媒體提供了另一個途徑,那裡有著不一樣的受眾群。

就像票房不佳的《最後的決鬥》,到了流媒體的點播其實不錯,主演本·阿弗萊克就說,其實這樣節奏很緩慢的電影並不是沒有人看,而是看的人都不想再去影院了。

也許,有了流媒體數據的支持,老雷的《角鬥士2》也能夠獲得可觀的投資呢?

《銀翼殺手2049》叫好不叫座一直是廣大影迷心中的痛。

但誰又能想到,最後給到這個IP一個逆襲機會的,是曾經被視為院線公敵的流媒體。

縱然這有著讓經典IP被摧殘的不利可能性,也不能忽略掉給予一些優質佳作延續下去的機會。

有的經典確實不拍好過拍,有的優質作品故事沒能得到延續,尤其是商業製作,就真的有些可惜。

例如《第九區》、《我是傳奇》這些,只能等大廠謹慎地撥款?

能有流媒體渠道多一種選擇,豈不是更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deb4ea35629a869f02ce6b3ea3ad4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