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局部突發大到暴雪,三颱風胚胎共舞,17號颱風傑拉華在南海?

2023-11-17     環球科學貓

原標題:南方局部突發大到暴雪,三颱風胚胎共舞,17號颱風傑拉華在南海?

東北出現強降雪,南方局部也突發出現了大到暴雪,同時,海洋區域的「三颱風胚胎」共舞依然在發展之中,什麼情況?這又要出現複雜的氣候模式了莫。

其實,簡單梳理一下,很多人應該就明白了,對於東北的降雪大部分人應該不奇怪,就是在冷空氣,水汽等影響之下出現的,而對於南方出現強降雪——大到暴雪是怎麼回事?難道降雪也要「隔三打牛」?其實這也是在氣候的連鎖效應出現的。

從冷空氣的角度來講,雖然北方的冷空氣主要是東移動,但是在東部方向,依然出現了冷空氣的南下,只是不太多。

同時在南下之後,我國西南地區又形成了一個氣旋,推動冷空氣穿過「副熱帶高壓」的界限,使得冷空氣更加的南下。

最為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孟加拉灣的氣旋,吸收冷空氣偏西走動,從氣流的變化大家應該可以看到,讓冷空氣不斷輸送到偏西,東南亞的這一波降溫也很強。

同時,孟加拉灣的低壓雖然強度不大。但是,它很明顯已經在推動水汽的發展了,促使了從副熱帶高壓的邊緣進行發展,也就是因為這樣,有冷空氣,有水汽等問題,那這一波降雪就出現了,在川西高原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明顯的強降雪——大到暴雪。

四川,雲南等地都有降雪分布,而過後在這個低壓進一步減弱之後,水汽的輸送有限,冷空氣也東移動走了,那麼雨雪的發展也會在這些區域減弱。

所以,不要看到東北只有降雪,其他區域也是有,只是綜合情況來說不太大。而在這一波冷空氣之後,新一輪冷空氣醞釀又出現了,實力看上去還很強,南北都要大範圍降溫,我國氣候中心已經發布了說明。

預計在11.21-24時段,將有強冷空氣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普遍下降6-10℃,華北、東北地區局地降溫超過12℃,部分地區還將伴有雨雪天氣。

從數據上來看,有可能成為今年新一輪的寒潮,大家多多注意變化情況,在出現的時候我也再說,變化空間——調整的可能性也還有。

然而就是「三颱風胚胎」共舞,沒錯,從颱風胚胎的情況來看,部分機構依然保持17W、97W、98W三颱風胚胎共舞,而部分停編了17W。這裡就以三颱風胚胎來說明,的確變化的情況又來了。

按照GFS的模擬數據來看,17W在不斷偏西移動之後,預計可能在菲律賓東部就消失了,可能進不了南海。

但是,在進一步的數據來看,不知道是不是17W的「分身」,還是來自南海一個新的熱帶擾動出現,有可能增強出一個「南海土颱風」的趨勢。

預計在11.23左右,達到1000hpa以下氣壓值,過後會一直波動性發展,預計巔峰可以達到991hpa氣壓值,所以,這有可能是一個颱風,如果GFS說準確了,這可能就是17號颱風傑拉華。

對於我國來說,這個颱風可能主要是「外圍環流」的影響,因為最終預計是前往越南。所以,需要注意一下這個颱風胚胎或者說熱帶擾動的發展。

而對於97W、98W來說,GFS已經全部調整減弱了,沒變化空間站了,這就是GFS的情況。

而從EC的情況來看,雖然颱風線依然保持高度密集發展,但預計三颱風胚胎共舞——17W、97W、98W也是難起來。

而同樣與GFS的模擬情況來看,預計在11.22時段左右,有一個颱風胚胎出現,並且具有增強的可能性,但是增強實力還看不到多強,而且EC的模擬數據路線是偏西一直走,這看來是要「跨洋」發展一樣,而不是與GFS說得北上增強,靠近越南。

所以,EC與GFS唯一看到的就是南海有熱帶擾動發展趨勢,而其他三個颱風胚胎都認為沒有發展機率。而日本氣象廳給出的數據是保持17W、98W的低壓發展,後續會不會改變,也只能觀察。只能說今年的17號颱風傑拉華的生成太難了。

但是還是需要強調一下的是,一年四季都有颱風發展,這不是開玩笑的,只是在不同時段,對我國有沒有影響的問題,一般來說冬季靠近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近海區域的海溫變低,冷空氣也在大規模的南下,只要颱風靠近,都會被快速削弱。

所以,雖然有發展,並且可能有颱風生成,但對我國一般不會帶來直接性的影響。

而我國在新一輪的數據說明之中,已經從預計有兩個颱風生成,下調到了一個了,也說明了熱帶擾動的發展在減弱,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d68b14a9a656e4ce40ebbf7b35b4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