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萬個沐宸,1.8萬個若汐,去年新生寶寶名字叫得最多的是它們!

2022-01-25     護芽媽媽

原標題:2.2萬個沐宸,1.8萬個若汐,去年新生寶寶名字叫得最多的是它們!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對於新生寶寶的名字,很多家長在孩子未出生前就想好了,一個好聽且響亮的名字,不僅辨識度高,而且也能給自己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

中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每個時代的孩子取名,都會毫不例外地烙上當時的印記,就像如今的爹媽給孩子取名一樣,大多走的都是「瓊瑤劇」、「言情風」。

時代不同,家長給孩子取名字的傾向也不同

父母給孩子取名字,不同時期偏好略有差異。對於女孩子來說,從60後的「英蘭玉秀梅」,到70後的「麗艷敏芳靜」,再到80後的「靜麗娟艷燕」,90後的「靜婷敏丹麗」。

不過自從2010後開始,父母給孩子取名字便出現了一個新的時代,像「涵、怡、欣、詩、夢、嘉」等撲面而來,一掃之前的道德標準,更傾向於那些詩意浪漫,快樂清新的時尚風格。

而對於男孩子來說,自古以來,給男孩子取名字往往只有一個主旋律,那就是「陽剛之氣」,像「建國」、「建軍」、「偉」、「勇」、「強」等,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從90後父母開始,決定給自己的娃娃取名字絕對不能再隨意,像「浩」、「子」、「軒」這類帶有中國古典文化氣息的漢字開始撅起,大氣儒雅開始成為新一代男娃的起名趨勢。

2021年新生兒爆款名字出爐,2.3萬男孩叫「沐宸」1.8萬女孩叫「若汐」

最近,相關部門公布了2021年出生的新生人口數量,順便還公布了新生兒姓名的用字情況。

數據統計: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出生並登記到公安機關戶籍登記的新生兒共有887.3,而在這麼多的新生孩子名字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文字是「澤」、「梓」、「子」、「宇」、「沫」等。,而在這麼多的新生孩子名字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文字是「澤」、「梓」、「子」、「宇」、「沫」等。

其中在男性新生兒的名字中,「沐宸」使用人數達到了2.3萬人,榮登榜首;而女性新生兒的名字中,「若汐」使用人數達到了1.8萬,成為了女性新生兒的名字首選。

另外,像之前就十分火爆的名字,「浩宇」、「奕辰」、「宇軒」、「若汐」、「藝涵」等名字也仍然在榜上,再加上一些同音不同字的名字,只能說真替以後的老人頭大。

為什麼寶寶爆款的名字,會有如此高的重複率?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誰和誰撞臉,但估計以後,我們就得說誰和誰「撞名」了,那麼在如今,「撞名」變得如何稀疏平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1)時代特色的體現

其實,無論是父輩還是我們自己,乃至我們下一代的孩子,每一代人都會有固定的取名偏好,自然就會有一些名字重複率很高,因為名字體現的是一個時代的特色。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60年代正是國家建立不久的年代,自然是以「建國」、「興業」為時代的發展;而70後的女孩子則是負責貌美如花,叫「英」、「霞」、「花」等;男孩子則是拼搏上進,叫「昌」、「海」、「旭」的特別多。

而80、90後的我們,就和父輩的名字明顯區分出來,而等到追著瓊瑤劇的我們成為父母后,自然給孩子取的全是影視劇里男主和女主的名字了。

2)傳統文化的發揚

如今的父母對於孩子的養育十分重視,不再是吃飽穿暖這麼簡單,更多的還是要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

如今傳統文化的崛起讓很多人欣賞到了其中的美感,所以父母更願意給孩子取一個有典故的名字,不僅提升了名字的「含金量」,還寄託著父母美好的祝福。

避開名字高峰期和常用字,孩子的名字才能「獨一無二」

可以看出,相比較老一輩父母用「輩分」取名字的方式,年輕父母更注重名字所蘊含的傳統文化。

生活中,不少人都會安排在春節前後、節假日小長假結婚,而結婚後馬上懷孕,所以在第二年的這幾個月份,就會出現較高頻率的起名頻率。

調查顯示:每年的3、4月份,以及7月份和8月份、9月份為寶寶起名的高峰值期,這和年輕人婚期的選擇有密切的關係。

所以說,想要避免自己孩子的名字有過高的重複率,父母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掌握起名的方法才是關鍵。

除了避開這些常用的文字,也可以避開每年的取名高峰期,最好是參考一些起名方法來為孩子取名字。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的名字「榜上有名」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cc3b8900406628bb3e01c95e2647d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