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進化了,它會很快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2023-04-14     VRPinea

原標題:AI進化了,它會很快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這一天,或許不會太遠。

文 | 青崖白鹿

(VRPinea2023年4月14日訊)「我見證了膠片電影時代的消亡,曾經篤信的,最強大、最崇拜的一套體系沒有了,變成了數字影像,但電影還在。」這是導演陸川在《請回答2020》里的一段發言。如今,那個曾在採訪中感慨柯達電影膠片廠的倒閉,對70後電影科班生來說意味著一個時代結束的陸川。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睡前躺在床上和ChatGPT聊天,讓AI幫他畫電影海報。現在的他,會樂觀地認為,「AI將給影視行業的創作者帶來更多機會。」

(電影《霞光路》場景氣氛圖)

ChatGPT、AIGC、AI,毫無疑問是近段時間爆火的話題。但隨著人工智慧狂歡到來的,似乎還有數不清的普通人的落寞離去的背影。高盛的相關報告指出,隨著AI技術的突破,預計全球將有3億個工作崗位被生成式AI取代。表現尤為顯著的是遊戲行業,在招聘平台上,遊戲原畫、美術設計等崗位的招聘數量正在不斷減少。在相關報道中,某遊戲美術外包公司的技術總監透露,在近一個月內,其所在公司已經裁掉了一半的原畫師,「之前我們公司需要38個原畫師,現在已經裁掉了20個人。」

(Midjourney生成圖片)

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首批因AI失業的人」。時代的一粒塵,落在個體身上,就是一座山。來勢洶洶且不斷進化的AI,會引發分析師們口中高達數億人次的失業浪潮嗎?大機率是不會的,至少對那些選擇與AI共存的人來說,是不會的。

歷史早已將真相明晃晃地擺在桌案之上,沒有哪一次巨大規模失業潮是科技革命造成的。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打響了技術革命的第一槍,這意味著的是就業結構調整,而不是所謂的取代。技術、工具誕生的最終使命,只能是為人類服務。面對可能隨時到來的「新時代」,普通人應該保持理性的態度,承認AI的先進性與技術革命的不可阻攔,繼而順應時代浪潮,以積極的態度去擁抱時代的變革。

(AI引發失業擔憂)

「陣痛」在所難免

不可否認的是,AI的衝擊勢必會帶來一定規模的失業潮,波及的重點會是上文提到的遊戲行業,以及網際網路行業的知識型工作者。尤其是某些創意度不高、重複基礎的崗位,如美術製作、文案編輯、初級程序編寫等。

基於AI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我們有理由相信。在3—5年的時間內,大模型AI會逐漸在各行各業普及,適用性更高的專業大模型AI同樣會逐漸出現。對於普通人而言,AI不再局限於人臉識別、數據分析整理,它將會變得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國內已宣布的AI大模型項目)

所有的面向公開市場的企業,都會具備AI屬性。做快消品的,利用AI快速生成廣告文案、海報。做旅遊的,計調也能利用AI快速生成行程。甚至做晶片的,母版的設計也在逐漸使用AI作為輔助。甚至,像短視頻,尤其是營銷號類型的公司,AI文案、AI剪輯將會是一種必然趨勢。

當然,也不必高估AI的衝擊力度。無論是大模型的搭建還是數據的投喂,都是一個長期且耗資巨大的過程。對於普通人來說,跟隨大勢,就是最好的選擇。

過去無可挽回,未來可以改變

關於AI語言大模型的對比實驗已有太多案例,小P此前也有相關文章,有興趣的看官可以移步觀看。回到正題,通過與這些語言大模型的「溝通」,我們不難發現,就目前而言,AI的生成式內容和人類的自主創作,有根本性的不同。前者「見山即是山」,所生成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基於已有資料庫的整合,甚至可以看作是大數據的排列整合。而後者,人類的大腦連人類自己都還沒完全搞明白,人類的思想無時無刻不在產生新的東西,「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

(百度李彥宏演講)

早在2016年,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就曾在B20杭州峰會上提出過「G20智慧(SMART)創新倡議」。倡議中提到,「我們正站在新舊技術革命的交界點。新的技術變革正在醞釀,特別是人工智慧、新材料、新能源等為代表的技術正處在質變的前夜。」「變革性的技術創新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進而大幅促進就業。」哪怕AI真的會取締一些職業,但舊崗位消失的同時,其實也會促使新崗位的出現,當AI應用於具體的行業之中,必然會催生出全新的巨量的用工訴求。

根據《2023 AIGC人才趨勢報告》顯示,近兩年AIGC領域崗位數量井噴增長。2021年是AIGC人才招聘需求增長爆發期。2021年1-2月,AIGC領域崗位數量同比暴增281.88%。隨著ChatGPT走紅,今年1-2月AIGC人才招聘需求數量同比上漲31.3%,創歷史新高。

隨著AIGC領域出現的崗位中,絕大多數都要求從業者具備復合型能力。除具體的專業要求外,NLP算法、深度學習、C++等都是高頻詞彙。算法和編程功底是硬性要求,多數崗位還提及「文本生成」「商業化」等詞彙,要求應聘者具備學術成果和業務落地經驗。面對這些人工智慧帶來的就業新機會,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應該積極擁抱時代新技術,儘可能豐富自己的技能儲備,以謀求更好的工作機會。

「安全」放在首位

3月底,生命未來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曾發布一封關於暫停強大AI系統試驗的公開信,呼籲所有人工智慧實驗室立即暫停比GPT-4更強大的人工智慧系統的訓練,至少暫停6個月。該公開信自發布起,已有上千人簽名附議,並且人數還在持續增加中。署名者包括特斯拉CEO馬斯克、圖靈獎得主約書亞·本吉奧、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等。

(FLI公開信)

數據安全一直備受各國關注,歐洲更是跑在世界前列。此前,義大利政府數據保護局(DPA)宣布暫時禁止該國國民使用ChatGPT。德國、愛爾蘭、法國和西班牙也紛紛表示會加強對ChatGPT的監管,未來也不排除針對 ChatGPT和OpenAI展開調查的可能。

對於普通人來說,更應該重視這一點,在大數據「橫行」的當下,保護自己的數據安全,避免信息泄露。原因有很多,此處要提到的是相當「戳心」的一點,從一個文字小編的身份出發,辛辛苦苦地碼字,偶爾能有高光表現,最後卻被「妙筆生花」的AI編輯淘汰。關鍵是,這個淘汰文字小編的AI編輯,其數據訓練的投喂內容中,很可能有那麼一秒的數據流,是文字小編此前含辛茹苦好幾年碼出來的文章。所以,擁抱時代可以,被AI「白嫖」堅決不行!

(網絡概念圖)

結語

無論時代怎樣變化,科技如何進步,人類才是世界的主人,我們已經在這顆星球的食物鏈頂端存在了太久。AI帶來的變化,終究會為人類所用,成為整個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養分。

當然,對整個人類社會而言,AI只是「小角色」。但很現實的是,當AI不再是難以捉摸的未來科技時,作為普通人,我們只能選擇適應,除此之外別無它法。站在這樣一個時代變革拐點上,雖然無法看清未來的具體模樣,但我們不應該恐懼,而是要以主人翁的身份,張開雙臂迎接它的到來!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c68c9659cca7049f8054d18e0955f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