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回家過年?廣州電動車限行,或該考慮給外賣員開綠燈

2023-11-19     王新喜

原標題:提前回家過年?廣州電動車限行,或該考慮給外賣員開綠燈

據國內媒體報道稱,廣州市調整電動自行車通行管理措施後,引發了很多的輿論爭議。

廣州出台新規定的目的是為了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廣州這項規定針對電動車的行駛路線進行了限制,有一些道路不允許電動車行駛。比如按照規定,工作日8時至19時禁止電動自行車在黃埔大道西、東風東路等通行,12月15日起開始實施。天河東路和獵德大道在工作日的早高峰8點到9點30分,晚高峰17點30分到19點限行。

這一舉措是出於安全因素的考慮,以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但衝擊最大的群體可能就是外賣員了。

有外賣員表示:「現在廣州的外賣員,是不是可以提前回家過年了。」「沒有單不能跑的話,就休息唄。」

從目前來看,電動車限行禁令不可避免對部分人出行造成了影響,無論是買菜或者接送孩子上學,上下班,都需要電動車。但是這部分群體而言,沒有電動自行車,可以通過其他的交通工具,比如打車、公交車以及私家車、地鐵等交通工具來實現通勤。有影響,但終究有辦法。

電動車禁行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說,影響不大。但是唯一影響到生存的群體,可能是外賣員。

從目前來看,廣州超過10萬名外賣騎手,在全國各大城市中,排名靠前,外賣員送外賣,電動自行車幾乎是標配了,在美團餓了麼的運營規則體系下,外賣騎手大多被形容為一群困在系統里的人。

從時間限制、每單外賣的收入來看,一單的價格在4-5元左右,如果一天平均能有40-50單,專送加上提成能拿到七八千一個月的工資收入,但多數達不到這個標準。一般來說,廣州跑外賣一天的收入就是200到250左右。

其中外賣員的支出主要包括:電動自行車、電池租賃、保險費、電話費這幾個部分。其中電動自行車可以租賃也可以買一手或者二手的,買一手的投入差不多在3000-5000元左右。

從外賣系統的時長限制以及外賣員高度依賴跑單的數量來賺錢的模式來看,電動自行車是外賣員最佳工具,跑單成本便宜,速度便捷,能夠很好的控制送單的時間。

但廣州電動自行車的限行政策導致了變量的發生。有騎手表示:「花城匯這麼大,無論哪一條路如果被限行了,都會導致很多騎手不方便,取餐送餐時間都會增加,增加配送壓力。」

在部分地段限制電動自行車之後,外賣員可能沒有其他的辦法來達到這個跑單量,無論是自行車、步行或公共運輸工具,都無法低成本、高時效的完成配送服務。這可能需要更長的旅行時間和更複雜的路線規劃,也難以適應平台系統與消費者對外賣時間到達的要求。

這可能意味外賣員需要購買一輛汽車或者轉向其他交通方式,這對外賣員群體來說,是很大的負擔,也不是每個外賣員有開車與買車的條件。如果他們有購買汽車的條件,他們可能就從外賣員轉向網約車了。大部分外賣員的收入可能無法承擔汽車的高昂價格和維護費用。

其次,從外賣員這個群體來看,其實不單單是底層打工人,很多本科學歷的也在跑,今年多次傳出廣州外賣員滿員,此前有人透露,本科學歷的占了30%。

這意味著,可能很多本科學歷的暫時找不到工作的在干外賣,有些中年被裁員的也在干外賣,有些背負家庭房貸的壓力的,也在業餘時間跑外賣。

而從新規來看,限行的早高峰與晚高峰,都是外賣點餐的時間點,如果外賣員群體被新規限制而繞行,外賣可能超時,在平台規則下,可能會給他的收入造成重大打擊,面臨生存上的困境。

因此,廣州電動自行車禁行政策之下,或許應該給外賣員開一個綠燈。否則廣州外賣員不少真的要提前回家過年了。

從商業經濟的角度來看,給外賣員開綠燈也合情合理。因為餐飲、消費類商超、百貨商家與配送算是相輔相成的,這次禁行電動車對於這些依靠外送訂單商家的打擊尤其的大,外賣難受商家自然也好不了,餐飲就不用說了。

尤其是依賴外賣的上班族影響也很大,很多白領一族在公司周邊沒有性價比的餐飲,如果沒有外賣可點,對公司招工,上班族的吃飯造成影響,各種消費成本可能也會上升。

無論是餐飲、商超或者其他消費者類門店,外賣訂單已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收入渠道了,同城配送的許多消費訂單基本上都是由電動車配送。

在工作日的重要時段,外賣員的流動性被電動自行車新規限制,會對該地的經濟與消費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因此,客觀來看,廣州電動車的限行其實有點一刀切,沒有考慮到外賣員這個特殊群體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跑外賣的小哥真不容易,一個月工資不高,但是車子只要被扣押就是好幾千塊錢打水漂,不僅要躲交警而且還要將客戶的飯菜準時送達,送晚了也是會被罰款的。如何讓那些拿著低工資的外賣小哥在廣州這個大城市生活下去,可能是政策需要考慮的。

而外賣員是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城市的繁榮和便利做出了巨大貢獻,應該得到尊重和關注。

從目前來看,廣州電動自行車的限行措施,外賣員、快遞員因政策受到的影響最大,他們的困境不僅是一種社會問題,更是一種道德問題。我們不能忽視這部分人群,不能因為他們生活在社會的邊緣,就將他們的訴求拋之腦後。

一個城市政策上的溫度,要看是否對底層群體有考慮與關懷,這也是對社會和諧的貢獻。我們過去的很多政策制定,都有為特殊群體開綠燈的先例。

我相信,如果給外賣員開綠燈,其他的電動車群體不僅不會反對,反而能消弭戾氣,讓人們看到政策制定上的人性上的溫度以及對底層的關懷。從這個角度來看,廣州電動自行車限行,或許應該考慮給外賣員開綠燈。在事關民生的大事上,一刀切不可取。如何讓制度的實施既能解決問題,又能讓普通百姓感受到人性關懷,考驗廣州決策層的智慧。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c29599f044ccce8966c8fde42a72d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