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有的人是因為耳朵很癢去掏耳朵,有一些人是覺得耳朵很髒去掏耳朵,還有一些人就是無聊喜歡去掏耳朵。
耳朵中的耳屎真的需要掏乾淨嗎?沒事喜歡掏耳朵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耳屎需要掏乾淨嗎?
耳屎,主要是由空氣當中的灰塵與耳道當中的皮腺分泌物混合而成的,表面還可能會沾有一些皮屑。
耳屎的顏色多為黃色的,有的乾燥有的濕潤,乾燥的耳屎比較容易脫落,濕潤的耳屎會粘在耳朵上比較難清理。
很多人都習慣沒事掏掏耳朵,認為這樣更乾淨,但其實這種行為是非常不好的,耳朵是不需要經常去掏的,耳屎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髒,耳屎的存在是有一定意義的。
因為耳屎的存在,耳朵有了一層保護膜,它可以阻擋一些異物,當空氣中的灰塵或是一些小蟲子,進入耳朵後,會被耳屎攔截下來,就不會進入到耳道內,從而減少對耳朵的損害。
而且耳屎中的一些成分還具有殺菌的作用,能夠抑制和殺滅一些細菌,使耳朵保持在正常的工作狀態。同時它還具有保濕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避免耳朵因乾燥所引發的瘙癢感。
耳朵有自己的自凈能力,人們在平時說話,走路或是頭部活動時,耳朵也是在一起活動的,耳屎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被排除體外,所以不需要經常去掏耳朵。
對於那些有事沒事總喜歡掏耳朵的人來說,會帶來哪些危害呢?
1、刺激耳道
耳道內的皮膚是非常脆弱的,經常使用銳器去掏耳朵,很可能會刺激到耳道的皮膚,長此以往,就會使耳道內的皮膚淤血。
當耳朵受到傷害後,耳屎為了保護耳朵就會分泌的更多,從而導致耳屎堆積,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耳屎越掏越多。
2、引發炎症
當耳屎又硬又多的時候,就想要用力的將它掏出來,除非是掏的特別疼了才放棄。
其實這樣掏耳朵,很容易劃傷耳道的皮膚,當皮膚出現傷口後就會使細菌進入從而引發感染。
還有一些皮膚被劃傷而傷及毛囊的,當細菌進入毛囊後,就會引發炎症。
3、影響聽力
經常去掏耳朵,有時會不小心刺傷耳膜。
耳膜是非常薄的,如果掏耳朵時用力不小心刺傷耳膜,就會引起聽力下降的情況,嚴重時還會引發中耳炎,後期只能通過手術恢復。
有時候耳朵真的很癢,不掏不行,應該怎麼辦?
雖然經常掏耳朵是有危害的,但是偶爾掏一掏還是可以的,只要用對方法是不會傷害到耳朵的。
當感到耳朵發癢時,可以在耳道內滴幾滴鹽水,輕輕搖晃幾下,使得耳道內充分被鹽水濕潤,然後用棉簽輕輕地去轉幾下,耳屎就被清理乾淨了,不要將棉簽使勁往耳朵內掏,輕輕擦拭幾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