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漲了42%

2023-02-03     錢耳朵

原標題:偷偷漲了42%

節後大盤持續低迷,滬深300指數5個交易日跌了4天。

發生了什麼, 是洗盤?還是經濟不行了

二者兼有。本質的原因在於「 經濟弱復甦」。

「弱復甦」,代表 在中短期,經濟的動能不夠,無法支撐「讓每個人都賺到錢」。於是,在獲一定的利之後,部分機構傾向於「止盈」。

機構「止盈」,帶動大盤下跌;散戶一看勢頭不對,也跟著賣……

表現在股市上,就是「洗盤」

昨天「遊資+散戶」合計賣出了200多億,今天又合計賣出了220億,「洗」的非常火熱。

怎麼辦呢?

2022年12月份,我們投研團隊對今年的A股做了系統地評估,認為 今年「二季度」是賺大錢的時候

當然,2月份的低迷,大體也在我們的預測之中。這點,VIP用戶心知肚明。

所以,即便現在市場較為低迷,勿慌,「吃肉」的時候近在眼前;現在要做的是:

打好底倉;對於看好的資產,逢低買入,然後坐等抬轎,靜待上漲

1、AIGC爆發

今年最火的概念非ChatGPT莫屬;今年以來, ChatGPT概念偷偷大漲了42%以上,一騎絕塵,讓人欣羨。

ChatGPT是AIGC的一個具體應用, AIGC概念今年以來也大漲了24%

什麼是AIGC?

簡單地說,AIGC指 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自動生成的內容

本來吧,現實世界,畫家畫畫,作家寫作,編導製作視頻;AIGC出來後, 未來可能出現「機器畫畫、寫小說、製作視頻」。想像一下,有一天你看了本小說,被感動的痛哭流涕,想見一見作者;結果發現,這本小說是機器自動生成的……是不是很有想像空間?

AIGC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呢?

一般來說,科技公司的生命周期有4個:孕育期、快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

處於「快速成長期」的科技公司最有投資價值。而在「孕育期」的公司,投資價值不高,因為風險極大,收益極不確定;投資容易「打水漂」。

目前, AIGC就處於「孕育期」

但是,最近發生了一件事, 讓投資者看到了「AIGC進入快速成長期」的曙光

2023年1 月 23 日微軟宣布與ChatGPT 開發商 OpenAI 進行一項新的多年、 數十億美元的投資;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這項投資可能高達 100 億美元。

微軟既能斥資數十億真金白銀予以大力支持,必 看到了ChatGPT某些確定性的商業前景,即是說, AIGC確實有一定的機率慢慢邁入「快速成長期」

所以,今年AIGC概念,尤其是ChatGPT概念,大漲,也不足為奇。

AIGC概念能不能投呢?

這個問題有點尷尬。從2個方面講講。

(1)市場空間

據普華永道調研,2021年全球娛樂及媒體行業的總收入約為2.34萬億美元,中國市場收入達3586億元,占比約15%。預計 2026年全球娛樂及媒體行業的總收入約為2.93萬億美元。

在娛樂媒體行業, 高質量內容是基礎,內容創作者的地位非常重要。如果AIGC能夠替代「內容創作者」的大部分工作,將極大地降低內容生產成本,提升創作效率。

根據中信建投證券預測,目前中國的「內容製作成本」合計大約有3760億元,假設未來AIGC能替代27%的內容製作比例, 理論上AIGC的市場規模將有1023億元,非常誘人。

(2)投資標的

在A股, 跟AIGC相關的主要是「計算機」和「傳媒」板塊,這兩個板塊目前的投資價值,都一般。

「800計算機」指數的PE為111.19倍,位於近5年96.61%的百分位, 估值非常高

「中證傳媒」指數的PE為36.12倍,位於近5年64.94%的百分位,估值也偏高。

況且,多數傳媒公司的基本面都較差, 「中證傳媒」指數自2015年的高點至今還跌著78%,8年了;傳媒板塊的投資難度較高。

所以, 不建議通過投資「計算機板塊」或「傳媒板塊」來參與AIGC的投資

那麼,怎麼投AIGC呢?

一方面,AIGC的前景非常誘人(雖然有一定風險);但另一方面,AIGC沒有合適的「指數基金」投資標的。

但是,如果有人比較激進,想參與一下AIGC的投資,怎麼辦?可以投資優秀的科技主動基金,把選擇標的的難題丟給聰明的基金經理。

勇哥整理了一份高價值的科技主題主動基金的名單,可以加我微信領取

2、慣性思維

許多投資者有慣性思維,喜歡用「近段時間」的市場表現來預測股市。

例如,2022年股市震盪了一整年, 很多投資者對「震盪」就習以為常了;並且認為「震盪才是市場的真諦」。

比如,今年1月份市場雖有所上漲,但並沒有超出「合理區里」,滬深300近5年的PE百分位是34%,偏低估。然而,市場卻又「慣性回調」, 被去年的回調嚇怕了,杯弓蛇影

拉長時間來看,A股投資者的「慣性思維」也很明顯。

例如,2021-2022這2年,白酒板塊的大趨勢是向下的;但因為前2年白酒板塊一路飆漲, 投資者已經形成了「白酒永遠上漲」的慣性思維,於是白酒板塊不斷經歷「回調反彈回調反彈回調」,投資者就是不死心。

例如,2020-2022年,煤炭板塊的大趨勢其實是向上的;但因為前5年煤炭板塊一直震盪下跌, 投資者已經形成了「煤炭只會下跌」的慣性思維,以致於意識不到「煤炭的基本面已經改變了」的客觀事實;於是煤炭板塊不斷經歷「上漲回調上漲……上漲」。

但是,對於我們長期投資的人來說,「慣性思維」很危險。

最大的危險性在於: 會錯過大行情

比如2020年的煤炭,因為「偏見」,可能小漲了27%,有人就興奮得手舞足蹈,賣了;但是後來卻 錯過了178%的大漲,不後悔嗎

歷史可以借鑑,但不能照搬照抄。要分析其本源,而不是簡單地參考它的表象。

2022年A股「震盪不斷」的原因,在於 經濟基本面非常「曲折」,意外不斷

但是展望2023年,沒有跡象會出現大的「負面事件」,你在怕什麼呢?

如需看大盤及賽道估值,請看第二條文章。

如果你還有投資問題例如,軍工能投嗎,證券要跑嗎) ,可以加我私人微信,有空的時候會回復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bbcf47c6a0bd1915452afdf74432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