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幕後走到台前,哈爾斯為何持續獲得消費者認可?

2023-04-25   財經無忌

原標題:從幕後走到台前,哈爾斯為何持續獲得消費者認可?

文 | 蕭田

在暢銷書《皮囊》中,作者寫過這麼一段話,「我瘋狂工作,不讓自己有空餘時間。因為時間一空下來,我就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要怎麼生活,我真正喜歡的是什麼,我真正享受什麼?」

「怎麼生活,喜歡什麼,享受什麼?」這些問題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但這屆年輕人已經率先做出了表率:

在健身房,酣暢淋漓出汗後的達人們捧起噸噸桶大口喝水;在辦公室,智能保溫杯里泡枸杞,打工人們養生和拼搏兩不誤;在露營地上,一家人圍繞著保溫壺,推杯盞茶之間,享受著城市外的片刻寧靜……

每位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各有不同。但隨處可見的杯壺,所代表的文化符號正從「保健」轉變為「潮流」,成為了他們張揚個性的代名詞。

杯壺火了。最先受益的,無疑是杯壺行業的佼佼者。

4月25日,「中國杯壺第一股」哈爾斯發布了2022年財報數據, 2022年,哈爾斯實現營業收入24.28億元,同比增加1.6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06億元,同比增加51.96%。取得了「營收凈利雙增長」的好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也是哈爾斯提出以「讓愛更有溫度」為使命,走「精品杯壺 精益智造」品牌路徑,將品牌定位為「全球領先的中國杯壺專家」的第一個財年。

在重塑「自主品牌「的戰略下,哈爾斯高增長態勢,不僅在於整個杯壺行業的的貝塔紅利,同時更源自於公司正確轉型後的阿爾法韌性。

可以說,這是一個行業發展和企業自身實力同頻共振的樣本。

從OEM業務拓展到自主品牌商,哈爾斯在「獅虎象」中撕開一個口子

3月23日,40歲的TikTok CEO周受資,接受了美國國會眾議院超過5小時的訊問。而在他「受難」的數個小時里,其溫文爾雅的談吐和氣質給全球網友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一張進化掉睡眠的臉」「智性戀天花板」 「下頜線比我職業前景清晰」,一夜之間,溢美之詞刷屏社交媒體,而他身邊的保溫杯也隨他一起悄悄出了圈。

但可惜的是,這款保溫杯出自中國品牌之手,卻並沒有貼上中國品牌的標籤。

數據顯示, 中國保溫杯的年產量達到8億隻,六成以上貼牌出口。在中國保溫杯市場的金字塔,底部是成百上千的小作坊小廠,再往上是以哈爾斯、嘉益股份、富光、希諾等國產品牌,最頂端是知名高端品牌,屬於膳魔師、象印、虎牌、斯坦利等國際品牌。

三個階層鴻溝明顯。

中國杯壺行業為何至今沒有一家企業能夠「跨越階層」,從金字塔底端和中端進入到最頂層?

這背後的根本原因在於沒有自主品牌,這也是曾經中國杯壺界的「悲哀」。

事實上,逃離「代工困境」打造自主品牌,一直都是國產保溫杯企業努力的方向。

此前,主營代工的嘉益股份就推廣了miGo、ONE2GO等自有品牌,但一直不溫不火;希諾股份從一開始就從事自主品牌杯壺產品,可距上市總差臨門一腳……

一個行業的發展,往往離不開「領頭雁」的引領。

作為杯壺行業龍頭,哈爾斯經過20多年的發展及精益求精,其將「精工」品質植入到了企業基因, 憑藉著這一過硬的實力,哈爾斯從專營OEM業務到重振OBM業務的轉變更加遊刃有餘,其也越來越被本土消費者認可。

去年8月9日,「東海一號」衛星成功發射,與衛星一同搭載上天的還有一位重量級「嘉賓」——哈爾斯SANTECO高端系列「鈦一生水」智能鈦杯。

「太贊了,一定要買!」,「沒想到一款水杯能做到高品質和高顏值兼顧」…….哈爾斯 「鈦一生水」智能鈦杯登上太空,迅速在航天愛好者群體中引起了一場「航天水杯熱」,人們爭相搶購這款意義非凡的中國航天周邊,一度造成了「一杯難求」的火爆局面。

不僅如此,進入華為智能生態鏈的「哈爾斯智能水杯旋蓋款」目前已經更新到第三代,去年 「雙 11」期間,華為智選哈爾斯智能水杯喜獲京東保溫杯銷量與銷售額單品雙第一;除此以外,還有專為寶寶設計的「愛斯少年太空杯」,幻彩燈光提醒讓媽媽更省心……哈爾斯爆品頻出。

而與產品力一同被消費者認可的,還有哈爾斯的品牌力。

從聯名故宮文創到藍精靈,從可口可樂到嗨道奇,從華特·迪士尼再到中國航天……哈爾斯不斷升級「中國杯壺專家」的品牌定位,不僅讓保溫杯成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同時也變成了可以與時尚結合的消費品。

今年第一季度,哈爾斯在小紅書上產出爆文3篇,僅單篇點贊就破10000;在提手冷萃杯聯動的推廣活動中,小紅書&微博雙平台總曝光量100W+,總互動量6000+;微博原創話題 #好杯子 哈爾斯# 話題總覽破600W+……聲量和銷量齊升。

報告期內,哈爾斯堅持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產品創新日趨智能化、輕量化、健康化、定製化,產品設計也愈加精美、時尚。截止2022年,哈爾斯OBM 業務(即自主品牌業務)進一步提升,同比增幅8%。

如今,在「師虎象」之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認識、相信和選擇哈爾斯。而哈爾斯自主品牌之路也越走越寬,越走越快。

從傳統製造到數字化轉型,哈爾斯如何領「卷」杯壺行業?

在微博上,有一個「花式喝水挑戰」的話題,閱讀量高達8240萬。在北美,一百萬網友甚至抱團組成了「喝水神教」,每天討論喝水的好處、打卡喝水挑戰。對他們來說,最可愛的神奇寶貝,是會噴水的傑尼龜;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進去、出來的液體都能無色透明。

喝水爆火的背後,是近年來人們對健康飲水的重視。而與之相對應的,杯壺產品也愈發呈現出智能化、輕量化、個性化的趨勢。

這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裡,杯壺從耐用品轉向快消品是大勢所趨,在行業快速擴容之際,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但小作坊多、競爭激烈、質量參差、跟風嚴重,幾乎是所有中國杯壺從業者都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你可能有印象,過去十年里,黑色子彈頭的經典款流轉於各大生活用品批發市場,成了養活小廠們的「經典款」,但背後雲龍混雜、創新研發不足,導致行業始終大而不強。

對於企業來說,如何在一眾同行中脫穎而出,必須要有自己的「殺手鐧」。

哈爾斯的解題思路是——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今年3月,中關村國睿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會在哈爾斯杭州臨安基地舉辦了一場「數智化賦能產業升級」的主題沙龍。當嘉賓們從展廳出來,來到哈爾斯的生產工廠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廠房乾淨明亮,可供人行走的通道與生產區域用透明玻璃窗隔開,透過玻璃窗向生產區域看,產線正有序運轉,只有偶爾能見到操作工人正在作業,車間數字化程度可見一斑。從注塑分廠一路走到鋼杯前道、後道和智能車間,一個個保溫杯就這樣在產線完成製造。

實際上,自2021年開始,哈爾斯就啟動了公司數字化轉型,從9個業務系統單元分解主要任務。通過MES系統的實施,倒逼了工廠的管理提升,多項指標優化效益明顯,相比實施前,輔助人員下降11.45%,生產損耗減少了14.89%,產品品質、在制品庫存和日計劃等指標均實現不同程度的改善。

而這一切都得益於過去數年來的持續性研發投入。

財報顯示,2022年,哈爾斯研發投入1.02億元,占公司營業總收入的4.20%;不僅如此,截止2022年財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專利申請受理累計125項,專利授權累計133項。

實際上,這些實打實的投入所帶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2022年財年,哈爾斯的凈利率和毛利率快速提升,公司銷售凈利率和銷售毛利率分別達到了8.23%、29.24%。

更為關鍵的是,數字化也成為了哈爾斯打造自主品牌的「基建」。

過去,OEM企業不需要直接面對消費者,按照品牌商的要求「以銷定產」,做最累的活,賺最辛苦的錢;

而現在,數字化為哈爾斯提供了直接連結消費者的窗口,時刻洞察消費趨勢,生產出更懂消費者的產品,與那些品牌商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賺取最豐厚的利潤。

未來,伴隨著數字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無論輸出更高品質的產品,還是打造敏捷性組織、更高效的銷售渠道,哈爾斯都將對自主品牌發起新的衝鋒,其也終將成為響噹噹的國產保溫杯品牌。

從業務國際化到品牌全球化,哈爾斯向新動能發起衝鋒

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參展者感受最深的不是傳統豪車勞斯拉斯、賓利,也不是「BBA」,而是各類國產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包括「蔚小理哪」、比亞迪、長城、吉利、奇瑞等。

曾幾何時,在許多外國人眼中,中國製造更像是一座為全球生產和加工產品的「大工廠」,各種貼著「中國製造」標籤的產品從這裡走向世界市場。

如今,不僅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這種情況正發生新的改變。

當前,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產品被選入了海外消費者的購物車,從貼牌代工到品牌輸出,從拼規模化到求差異化,中國品牌出海發展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做OEM起家的哈爾斯,身上從來就不缺國際化的基因,OEM產品早就遠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贏得了多家國際知名保溫杯品牌商的認可。

事實上,哈爾斯也從來沒有隻滿足「為他人做嫁衣」。

在保溫杯行業多年深耕,哈爾斯一邊在全國建立起了四大生產基地和完成的杯壺產業鏈;另一邊也在積極擴張海外市場,旗下擁有哈爾斯、SIGG、SANTECO、NONOO四大品牌,分別針對中產階級和年輕人的個性化、多場景錯位發展,覆蓋各個細分領域。

如今,在「自主品牌」的戰略之下,哈爾斯正在不斷提升自身的品牌實力,到海外輸出中國製造的能力,完成了從業務國際化到品牌全球化的關鍵一步。

去年,哈爾斯的第五座生產基地、海外第一座工廠——泰國工廠,正式建成。目前,泰國工廠已經全線開工,並投入使用。

哈爾斯公司國際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程小燕說,哈爾斯公司在泰國建廠,是有效提升國際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3月24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22年度綠色製造名單的通知》中,哈爾斯還被評選為「2022年度國家級綠色工廠」。

這是哈爾斯的一小步,卻是中國杯壺行業跨出的一大步。

這說明,中國杯壺企業基於完善的工業和服務鏈條、數位技術等,通過踐行低碳理念、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等賦予品牌新價值,探索中國企業的出海發展新實踐,讓品牌經濟成為發展的新動能,已然在國際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某種程度上,哈爾斯未來五到十年的成長投資潛力,從這一刻開始已經被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