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夏花》主創:在類型創作中勇當先鋒,用反套路為愛情劇「保鮮」

2023-03-03     第一製片人

原標題:專訪 |《夏花》主創:在類型創作中勇當先鋒,用反套路為愛情劇「保鮮」

2023年3月3日刊總第3382期

在影視市場日益求新的當下,恪守類型化創作公式的作品越來越難吸引觀眾的駐足,即便是長盛不衰的愛情劇,也不得不面對觀眾觀賞驚艷度的滑坡。

如何在保留題材優勢的基礎上,讓劇集煥然一新,由言承旭、徐若晗領銜主演,在騰訊視頻獨家播出的《夏花》提供了新的思路。該劇在愛情劇甜虐交織的情感線之外,從角色的「微觀」到價值觀傳達再到影像風格都呈現出極為考究的質感,給予觀眾足夠的品味空間。毫無疑問,這樣一部觀賞度強又經得起琢磨的作品,是愛情劇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先鋒實驗。

截至收官,《夏花》3次登頂貓眼網絡劇熱度榜,微博話題閱讀量高達49.3億,抖音話題播放量超23億,累計上榜熱搜956次。借著收官的餘熱,第一製片人採訪了騰訊在線視頻影視內容製作部天然工作室高級總監 、《夏花》總製片人張娜,以及總導演陳宙飛,一同復盤了該劇的台前幕後和內容創作邏輯。

演員選擇跳脫常規,確保角色「微觀」質感

當初看完《夏花》劇本,張娜就被蕭寒和何冉的人設所深深吸引。男主蕭寒是散發著成熟魅力的落魄園藝家,女主何冉是從小患有先天性白血病的年輕畫家,在情感上屬於「進攻型」選手,兩人還存在不小的年齡差。找到與角色相匹配的演員,張娜坦言並不容易,「男主是糙漢形象,但又是避世的,但這樣的男演員太難選了。」

其實,在項目籌備初期,張娜就想找言承旭來演。但彼時,為了不被外界打亂生活節奏,言承旭已經習慣了「斷網」的狀態,最終還是在朋友的幫助下,張娜與言承旭取得了聯繫,「看到他的時候就覺得蕭寒從劇本中走出來了,他的眼神是清澈的,而且不認為自己帥,每次我們說他帥他都會害羞,這是真實反應。見面的時候,他已經把前15集劇本都看完了,非常喜歡。」

在接受採訪時,言承旭也難掩對《夏花》的喜愛,「這個劇本裡面沒有太多道明寺的東西,反而有一些我不太懂,但很有趣的嘗試。」

電視劇播出之後,觀眾對角色以及言承旭本人的討論聲此起彼伏,「言承旭是不會老嗎?簡直是從晉江里走出來的糙漢男主」、「太喜歡言承旭的眼神了,也不知道裡面藏著什麼,反正多看一眼就會陷進去出不來」......對於觀眾而言,言承旭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此外,《夏花》大膽啟用的新人演員徐若晗也讓觀眾十分驚喜。談及為何會選擇徐若晗,張娜直言,她雖然不是表演專業出身,但長得非常有特色。「有時候我也會覺得,沒有選擇大家都認識的演員也有好處,會讓觀眾更容易代入何冉的角色。」

跳脫常規,挖掘出演員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以及以適配為先,大膽啟用非流量的新人演員,這些不僅確保了角色微觀的質感,也讓觀眾多了一重驚喜。

瞄準「成人愛情」,是基於對生活的反思

其實,「反套路」是張娜作為製片人,一貫的製作風格,而最終的結果總能收穫奇效。恰如當年大膽啟用了只拍過短片的新人導演鄧科來拍攝《我的奇妙男友》,讓該劇成為當年的一匹黑馬。《我,喜歡你》則推翻了偶像劇中常見的「霸道總裁」人設,男主路晉看似高冷寡言,但總是帥不過三秒,每當要拿范兒的時候就開始出糗,人設的反轉與喜劇元素的運用為偶像劇帶來陣陣革新之風。因此,在《夏花》的製作過程中,張娜也給主創團隊提出了同樣的創作要求。

在張娜看來,《夏花》不能是一個「低齡」的產品,「愛情題材本身是一個很大的題材,但是因為甜寵、低齡這些標籤導致這個題材成為了行業的一個鄙視鏈底端了,去談一些大導演或者大演員的時候,他們經常會說咱們得做點現實題材。」

將視角瞄準成人間的愛情,是基於張娜對現實生活的反思。「我們好像刻板地認為如果一個男生認為一個女生漂亮、身材好而喜歡她,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如果一個女生因為男生的顏值或者身材去追他,會羞於說出來。但其實這本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國內這樣的作品偏少,我們就要做別人沒做過的。」

可以看到,《夏花》沒有將愛情置於複雜的境況,而是故事一開篇就直奔主題,即追尋不被世俗左右的純粹愛情。年輕女孩何冉偶遇了33號「洗頭工」蕭寒,被對方身上獨特的氣質吸引,義無反顧地展開了一段追愛之旅。

這樣相對簡單明晰的故事內容,高度契合當下觀眾的觀劇需求。不少觀眾這樣感慨:「中國終於有了一部大膽去表達愛的電視劇。」

張娜希望看完這部劇後,每個人都能像非洲菊的花語一樣,不畏艱難,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無論什麼樣的年齡,都可以去追求、可以去承認:我想要愛情。」

打造極致美學,

根據演員每一場戲的情緒去布光

陳宙飛對愛情題材的駕馭能力,是張娜通過刑偵劇《雙探》看到的。

「我當時特別喜歡《雙探》的片頭,它的美學和色彩真的很棒。」

陳宙飛導演是攝影出身,從美學上為觀眾做一部像夢一樣,寫實又寫意,細膩又浪漫的作品,讓他躍躍欲試。「國內的同類型作品應該暫時還沒有,這也是我接《夏花》的興奮點,我覺得我可以做到。」

以往的愛情劇大都風格清新,色彩相對單一,但這一次陳宙飛卻大膽嘗試了「復古」元素和高飽和度的色彩,再以「光影」的鋪設強化了戲劇的故事性和氛圍感。談及於此,陳宙飛解釋到:「通過色彩描述人物的內心,也為情節的發展服務。另外,這部戲男主是言承旭,這些年他很少有作品被大家看到,但當年是擁有很高國民度的,所以我想用一些復古元素,把當下的觀眾跟他的距離拉近。」

為了呈現復古質感,陳宙飛找到了一些上海老理髮店的圖片,復原了蕭寒的家,「因為蕭寒本身的人設有點避世,是一個充滿故事感的人,把他放在這樣一個環境裡面,更快去接受言承旭在這部戲中的人設。」

在現場,陳宙飛會根據演員每一場戲的情緒去布光。在他看來,影像就是光影的藝術,「很多時候我在現場排戲的時候會觀察演員,去判斷在某一瞬間應該怎麼捕捉他的狀態。」

劇中,不少美輪美奐鏡頭都成為了觀眾津津樂道的「名場面」。例如,初次相遇洗頭髮的戲,海邊接吻的戲、畫室戲等等,繾綣浪漫的氛圍呈現出一種高級的「欲感」。陳宙飛坦言,讓觀眾充滿了想像是一件很難做到事,「用光影、剪影等各種手段呈現出兩分,還要留給觀眾八分想像的空間。如果提前設計好就會顯得很死板,所以很多時候是靠在現場排戲的時候觀察演員,去捕捉他最好的一瞬間。而這個瞬間就是所謂「欲」的東西,這不是靠技巧,而是靠演員的表現,以及我在當下拍這場戲的感覺,去處理並且呈現給觀眾。」

張娜透露,在這部戲裡沒有人會為了追進度而放棄效果,如果效果不夠好,就換另一種方式拍。「大家齊心協力一起做一部作品的時候,雖然很累但是也很快樂。」

顯然,主創團隊的心血沒有白費。從用戶畫像來看,在《夏花》的追劇人群中,「高知群體」占壓倒性優勢,20歲+占85.82%,30歲+占54.68%,而讓主創們沒想到的是,這部愛情劇的男性觀眾要多於女性觀眾,占比57.2%。這足以證明,當愛情劇滿足了高質感、強內容,它從來不是女性的專屬。

毋庸置疑,《夏花》給行業帶來的,絕不僅僅是一部數據漂亮的熱播劇,而是在愛情劇領域完成了一次的先鋒性探索,促進了行業內「高效劇播」的良性循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b38ea3bc25f9dd6d97f3887152d29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