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前情報局局長,被撤職的安徽省省委書記,曾是鄧公的媒人

2024-01-12   一畫書畫

原標題:他是前情報局局長,被撤職的安徽省省委書記,曾是鄧公的媒人

在以前封建年代,甚至民國時期,一旦涉及特務機構、情報部門,人們總是避而不談,頗有談虎色變的意思,但其實,情報部門,只是一把利刃,利刃掌握在反動派手上,會導致民不聊生,製造各種駭人聽聞的慘案。

但是一旦利刃掌握在無產階級革命政黨手中,卻又是一劑救世之良方,我黨的中共中央軍委二局就是這樣一劑良方,二局通過情報工作,多次拯救長征紅軍於危難之中,正可謂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之既倒,甚至毛主席曾表達過:二局是長征中紅軍部隊的燈塔,指引紅軍部隊前進的評價,長征期間,時任中央軍委二局局長的曾聖希,就是本篇的主人公。

在新文化運動期間,曾聖希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灌溉,積極參與學生運動,並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之後又考入黃埔軍校,再後來參加北伐,在1927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於1930年任中共中央軍委偵察科長開始了他的情報工作生涯。

在1934年至1935年間,在長征期間,曾聖希多次破獲國民黨的無線電密碼,為紅軍的勝利長征作出巨大貢獻,要知道國民黨也是有情報部門的,也是會截獲我們的無線電信號,大家在諜戰片中也經常看到,國民黨大肆搜捕我黨地下工作人員,可見當時的工作環境多麼危險,用懸崖上走鋼絲來形容此時的情報工作再適合不過,也難過主席會給出如此高的評價。

曾聖希在情報上是一把好手,在搞經濟、搞發展、搞建設上也是有很多獨到的見解,在1950年,主持安徽工作的期間,提出:疏浚、復堤、蓄水三項工程,用來治理淮河。

雖然「責任田」的政策提成產能的效果顯著,但是對當時的大環境來說,這是個不得了的信號,類似於有人要冒天下之大不違,要把公天下,變成家天下,這是資本主義,利己主義死灰復燃的信號,是絕對不允許的,於是一場針對曾聖希的批鬥開始了。

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對於曾聖希來說,註定是他生命中最難忘的一場會議,在此會議上,沒有為他準備的椅子,昔日的戰友,同志將他拋棄,他成了眾人唾棄的對象,大家一致認為他這是「單幹風」,有違共產主義。

十年動盪時期,曾聖希也遭受了一系列的批鬥,後續在北京病逝之後也一直得不到平反,是到了1978年,鄧公才為他進行了一系列平反,鄧公如此上心,想必也是有他是鄧公和其卓琳的婚姻介紹人的這一層關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