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水逆」的無印良品試水家裝市場,有勝算嗎?

2019-12-15   品牌話題

無印良品近幾年在中國似乎是遇到了水逆,連續幾次的降價就不說了,就連「無印良品」這個名字都因為被山寨給搶注而不能用了。



這個在日本和早期中國市場那麼風光的品牌,最近想出了一個新辦法來改善頹勢,不是都說喜歡無印良品風格的家嗎?那無印良品的家裝公司請了解一下。


無印良品跨界家裝


自2019年12月21日起,無印良品將在中國提供家裝服務MUJI INFILL。具體實施是由無印良品提供設計,由海爾全屋家居提供全屋定製,有住提供裝修服務。



無印良品一直都有著大到沙發,小到牙刷的各種家居產品,進入中國市場這麼多年,它成功地讓中國消費者形成了一種日式風格的家居審美。如果喜歡MUJI風格卻不知道怎麼搭配的消費者們,便能通過MUJI INFILL,享受從規劃調整到設計施工的一條龍服務,打造大小正好符合自己需求的居住空間。


如果你要說,無印良品有家裝經驗嗎?嘿,這還真不是無印良品第一次做家裝了。



無印良品在自己的「老家」日本,推出過MUJI HOUSE計劃,不僅直接蓋房、賣房,還向消費者提供家裝服務。後來,又延伸出來了MUJI INFILL0」和「MUJI INFILL+」兩項業務。如今,在中國市場出現的MUJI INFILL,正是前面這幾項業務的結合體。


我們不難看出,無印良品正在中國經歷一段時間較長的瓶頸期。打著「無印良品供應商」的網易嚴選開始出現,接著,淘寶心選、蘇寧極物,一個個裝修和無印良品並無差異的「學徒」開始出現,重點是,它們都比無印良品便宜,從而搶走了後者不少客源。除此之外,淘寶銷量最高的幾個家居品牌,其日系、小清新的風格也和無印良品相差無幾。



外面對手多,無印良品自身也遇到很多困難。自2018年第一季度開始,無印良品在中國的銷售額開始出現負增長,這一狀況到2019年第二季度雖有所改善,但也僅僅出現相比前期2%的增長幅度。


在「內憂外患」的危機之下,跨界家裝,似乎是無印良品迎合中國市場的一種選擇。


家裝能救MUJI嗎


在家裝之前,無印良品就推出過「中國需要」系列商品和好幾次的「新定價」手段,這些也是無印良品迎合中國市場的策略。但是,這兩個策略似乎都沒有給出太大的成效。營銷君在第九次「新定價」的時候逛過一次無印良品,所謂的降價弧度其實並不大,不了解該品牌的人可能依然get不到「優惠」。



也正是這兩個策略收效甚微,MUJI INFILL才隨之誕生。但是,它真的能拯救無印良品嗎?


1.家裝對手太多


在家裝行業,無印良品要面對的是定製家具歐派、尚品宅配,家具賣場紅星美凱龍,網際網路家裝土巴兔等對手,它們都比無印良品更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要,就連早就開啟全屋定製的宜家也是它的對手之一。無印良品的產品差異化能否吸引消費者們選擇它,也還是一個未知數。


2.價格是個大難題


從日本市場的費用我們可以看出,MUJI INFILL面對的將主打中高端市場,普通消費者恐怕負擔不起。品牌君在上面提到的其他家裝品牌,價格都是走實惠派的。在消費理念越來越理性的今天,「品牌文化」恐怕不能成為無印良品的「免死金牌」。



綜上所述,家裝能不能救無印良品,我們現在還不能給出一個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要在中國搞家裝,無印良品還有太多的路要走。


中國消費者更看重性價比和服務,如果MUJI INFILL能在這兩個方面多下功夫,那消費者肯定還是願意買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