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寫了4萬餘首詩,雍正批了4萬餘件奏摺,那康熙都幹啥了?

2019-09-25   琢磨君

文章作者:琢磨君

一提起清朝皇帝,估計大家就會想起「康雍乾盛世」,繼而聯想到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位傑出帝王。「康雍乾盛世」持續了134年, 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國土遼闊;人口增長迅速,首次破億,並連破三億,為人口大國打下了基礎。

而且,這3位皇帝的身影經常出現在各種影視劇中,因此大眾對他們影響深刻。在我們影響中,康熙皇帝是雄才大略,雍正皇帝是勤奮刻苦,乾隆皇帝是奢侈享受。正是因為他們三人品性的不同,導致他們的所作所為也不同。

康熙、雍正、乾隆畫像

第一:乾隆喜歡寫詩,一生寫下了4萬餘首詩;

乾隆自幼聰明伶俐,五歲開始讀書,還有過目成誦的本領,因此深得爺爺康熙皇帝的喜歡。也正因為在讀書方面有天賦,乾隆特別喜歡賣弄筆桿子,還在當皇子的時候,便寫成了一本詩文作集——《樂善堂全集》。他剛繼位,便馬上出版發行此書。

除此之外,乾隆還特別愛寫詩,在位60年,創造詩歌41863首,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乃至是世界歷史上,產量最多的詩人。要知道,《全唐詩》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餘首詩。只可惜,乾隆光顧著賣弄學問,為了韻腳甚至不惜造字,讓他的詩生僻難懂,還十分拗口。這也是乾隆詩歌如此之多,卻沒有一首流傳下來的原因。

乾隆一生寫了4萬餘首詩,卻沒有一首拿得出手,這也和他浮誇、虛偽的性格有關。乾隆還貪圖奢侈享受,一生六次下江南,花費巨大,揮霍無度,搞得國庫囊中羞澀,這也埋下了讓清朝從「康乾盛世」極快的轉向了「道咸衰世」之後一蹶不振走向滅亡的種子。

乾隆劇照

第二:雍正喜歡批閱奏摺,一生批了4萬餘件奏摺;

毋庸置疑,雍正是清朝乃至是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他每天凌晨四點起床,一天只睡4個小時,其餘時間都是工作;一年中只有生日當天休息,在位13年從未去過承德避暑山莊遊玩。

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雍正是個批閱奏摺的狂人:歷史博物館裡,雍正朝現存的漢文奏摺有35000餘件、滿文奏摺6600餘件,共是41600餘件。平均算下來,雍正每天要批閱十幾件奏摺。而且,雍正批閱奏摺還很仔細認真,少則數百字,多則數千字。因此,雍正光在奏摺上的批字就多達1000萬字。

雍正批閱的奏摺

正是因為雍正如此勤政,全身心治國理政,推行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改革措施,迅速扭轉了康熙晚期弊政,使得國庫充盈,也為後面的乾隆盛世打下了夯實的基礎。正如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所說:「雍正是真實奠定了清朝的江山,是歷代定鼎守成帝王中的一代奇才!」

雍正劇照

第三:康熙喜歡寫家訓,留下了一本經典帝王家訓;

康熙是清軍入關後後的第二位皇帝,他8歲登基,14歲親政,16歲智擒鰲拜,28歲平定三藩,31歲收台灣,36歲大敗沙俄侵略軍,45歲親征準噶爾,終將喀爾喀蒙古併入版圖。之後,康熙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大力發展經濟,然後就是用心選定皇位繼承人。

康熙劇照

可惜,康熙晚年發生了「九子奪嫡」事件,形成了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和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兩大勢力。但最後,以四阿哥胤禛勝出為結果,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帝。

康熙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雄才大略,一生兢兢業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又能勤政愛民。只可惜他晚年在教子一事上操碎了心,於是他用心寫了一本帝王家訓——《康熙庭訓格言》,將自己畢生的心得體會寫入書中,希望子孫後代時刻牢記。

康熙畫像

正是因為受到康熙家訓思想的深刻影響,康熙的兒孫們,多數能文能武,尤其在他之後出現了兩個傑出帝王: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如果大家對《康熙庭訓格言》感興趣,也想讀一讀,可以私信我。朋友們,您最欣賞清朝哪位皇帝呢?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評論您的觀點!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