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最傷女性哪些部位?這4個是「重災區」,讓人看起來老10歲

2019-07-20   羊駝阿福

很多女性都有做媽媽的願望,希望生出健康可愛的寶寶來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不過生寶寶看似是一個很短的過程,但是從懷孕到生產媽媽要遭受很多的痛苦。除此之外,生完寶寶之後,多數寶媽身體都會發生很明顯的變化,而且很多部位會很受傷,如果想讓自己的身體能夠儘快恢復,媽媽對這4個部位一定要細心呵護。

子宮

對於選擇剖腹產的產婦來說,無疑是到「鬼門關」走了一遭。醫生通過手術的方式劃開子宮取出胎兒會讓媽媽的身體受到很大的傷害。不過,媽媽不用過度擔心,因為子宮是有修復功能的,媽媽產後子宮會通過下體排出殘留的淤血和垃圾,這個時候媽媽除了要多運動還要注意平時的衛生清潔,這樣才能讓子宮恢復的快一點。建議媽媽產後可以準備一次性內褲,這樣不僅可以保持自己的個人衛生,而且一次性內褲不用清洗,媽媽坐月子的時候就省去了洗內衣的煩惱。

胸部

女性在生產之後,乳房受到激素的影響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很多女性在第一次哺乳之後都會有漲奶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寶寶吮吸乳頭的時候,乳房感受到刺激會分泌大量的泌乳素,導致奶水變多。這個時候奶水不及時排出就會堵塞乳腺管,讓媽媽出現漲奶的現象,如果產後護理不好容易得乳腺炎。所以產後積極進行母乳喂養是很重要的。不過很多媽媽坐月子的時候,會讓家裡的老人來伺候,喂奶時為了避免尷尬媽媽可以準備一條哺乳巾,這樣不僅可以防走光,而且可以哺乳巾隨意摺疊,月子後媽媽帶娃出門哺乳也十分的方便。

臉部

很多媽媽在懷孕的時候,會出現長斑的情況。這個主要是會因為懷孕時大腦分泌的促黑素增長迅速,臉上會出現很多的妊娠斑、蝴蝶斑。而且懷孕之後,媽媽身體內的雌性激素升高,內分泌功能紊亂,導致自由基的數量會變多,這樣就會造成孕媽皮膚細胞的營養物質流失快,有些孕媽在懷孕期間不注意皮膚護理工作,就會導致皮膚暗沉發黃、皺紋明顯增多。所以,孕媽在懷孕期間也要注意自己的皮膚護理工作,現在有很多孕婦專用的化妝品,只有在孕期對自己的皮膚上點心,產後才不至於變為「黃臉婆」。

骨盆

孕婦在進入孕晚期,胎兒會慢慢的「入盆」,幫助准媽媽更好的分娩。不過胎兒在晚期入盆的時候,骨盆會被撐大,肌肉的收縮能力受到了影響,在產後媽媽坐月子時,飲食營養豐富,下床活動時間比較少,就會導致多數肌肉堆積在腰部,容易出現屁股大、腰部松垮的現象,這樣對媽媽的形象有很大的影響。在產後恢復期。媽媽可以多做一些骨盆恢復的訓練,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身材不變形。

文章中所提到的這四個部位產後是需要精心護理的,如果有懈怠,不僅會讓自己變醜,而且還會影響之後的健康生活。所以,剛分娩的媽媽們一定要注意,不要等到之後身體出現問題再去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