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炸機採用核燃料,一次繞地球飛100圈,圖-119核轟炸機

2019-04-29     兵哥有話說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世界格局正處於美蘇爭霸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美蘇兩國為了能夠在各個方面壓制住對方,開始瘋狂的設計研發各種新型的軍事武器裝備,其中有一種轟炸機,在當時那個時代,可以稱得上是一種瘋狂的想法,這就是核動力轟炸機。

這一計劃首先實施的是美國,隨著當時冷戰的開始,美國開始需要一種航程不會受到任何限制的轟炸機,自然而然的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核動力作為轟炸機的動力系統,因為一磅濃縮鈾燃料釋放的能力可以驅動一架飛機不停的環繞地球飛行八十圈,所以在一九五一年的時候,美國正式開始了核動力轟炸機的研製。

當時的蘇聯在聽聞美國的這個計劃之後,也被其巨大的魅力吸引了,當機立斷的也開始決定研製核動力轟炸機,蘇聯人在當時的圖-95「熊」式大型轟炸機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從而研發製造出了一款核動力轟炸機,這就是後來的圖-119核轟炸機。

這款圖-119核動力轟炸機的整體機身長度為46.17米,其翼展達到了50.04米,機身整體高度為12.5米,其動力系統採用的是四台HPT NK-12M渦槳發動機,其空中最大飛行速度能夠達到八百公里每小時。

在設計之初的時候,蘇聯人考慮了很多種動力設計方案,這其中包括核動力渦扇發動機核核動力渦槳發動機,但是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蘇聯還是決定採用NK-14A型核動力渦槳發動機作為這款的圖-119核轟炸機的動力系統,並且計劃在一九六五年的時候實現首飛。

當時核動力作為動力系統,有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擺在設計師的面前,那就是怎樣解決反應堆的散熱,為了解決這個困難,蘇聯人將反應堆冷卻採用了風冷核水冷相互結合的辦法,在反應堆的內部採用水冷,水冷設施通過水管連接至機翼水箱,反應堆中的熱水通過迴路在機翼水箱內降溫後再回流反應堆。

但是這又帶了另外一個問題,這樣的的設計之後,核反應堆的重量大大的增加,對於最大起飛只有幾十噸的轟炸機來說,這種核反應堆的重量直接影響了轟炸機的結構設計,也影響了彈藥攜帶量。

並且在進行了幾十次的實驗之後,蘇聯又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核動力轟炸機在發生故障墜毀在本國或者盟國領土時,將會帶了嚴重的核輻射,並且就算這種轟炸機攜帶的時常規的炸彈執行任務,也會造成大面積的核污染,這樣的後果是難以承擔的。

在此之後,美國也同樣在計劃過程之中,發現了種種難以解決的問題,所以他們便提前的結束了他們的這一瘋狂的計劃,之後蘇聯人也立馬放棄了這個計劃,就這樣,這款圖-119核轟炸機還沒有問世就已經夭折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NxcPGwB8g2yegNDM3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