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超六成起訴案件涉口罩詐騙、制假售假防疫物資,網絡發布虛假貨源詐騙百萬獲刑十三年

2020-04-09     揚眼

揚子晚報訊(記者 劉瀏)4月9日上午,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檢察機關依法懲治妨害疫情防控犯罪情況。記者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類妨害疫情防控犯罪以新的形式出現。檢察機關採用遠程方式加快辦案節奏,依法快捕快訴,及時震懾犯罪。

截至4月7日,全省檢察機關共提前介入涉疫情防控案件490件754人;受理審查逮捕150件178人,批准逮捕128件144人;受理審查起訴197件234人,提起公訴159件182人。從罪名上看,全省檢察機關依法批准逮捕妨害公務罪14件15人,起訴25件34人;依法批准逮捕尋釁滋事罪6件6人,起訴6件6人;依法批准逮捕制假售假類犯罪(含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假藥罪,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13件22人,起訴15件22人;依法批准逮捕詐騙罪83件85人,起訴89件89人;依法批准逮捕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3件3人,起訴6件10人;依法批准逮捕其他涉疫情犯罪9件12人,起訴14件17人。已辦理的涉疫情案件中,網購口罩類詐騙,生產、銷售假口罩、假防護服、假額溫槍等制假售假類犯罪較多,兩類犯罪共占起訴案件總數的65%。

記者了解到,近期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呈信息化、網絡化明顯特徵,犯罪嫌疑人通過微信、QQ、淘寶等網絡平台實施犯罪,傳播速度更快,危害範圍更廣,社會危險性更大。一些犯罪分子心存僥倖,認為網上發布假消息、騙點錢,手段簡單,方式隱蔽,不易被發現。但是信息網絡藏不住犯罪,更不是「法外之地」,利用信息網絡從事違法犯罪活動一樣也會留下犯罪痕跡,司法機關完全有能力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精準打擊。即使在千里之外,縱使機關算盡,也難逃法律的制裁。如徐州市雲龍區檢察院辦理的曾某詐騙案,司法機關加強協作配合,運用技術手段及時提取、固定曾某通過QQ、微信發布的虛假貨源信息、口罩圖片、視頻等電子證據,查實其騙取江蘇、廣東等多地被害人134萬元的犯罪事實。最終曾某因犯詐騙罪獲刑十三年。

各地檢察機關主動對接公安機關,採用電話溝通、遠程視頻等方式,聽介紹、看視頻、閱卷宗、問情況、議重點,共商取證、定性等問題,對事實清、證據足、被告人認罪認罰的案件加快辦案節奏,依法快捕快訴,及時震懾犯罪。如常熟市檢察院辦理的季某某妨害公務、危險駕駛案,司法機關加強協作配合,檢察機關案發後第一時間派員提前介入,提出取證意見,為依法快捕快訴打好基礎,該案在起訴、審判環節快速辦理,檢察機關提出確定刑量刑建議,法院採納並當庭宣判。

疫情期間,檢察機關也在企業復工復產中,通過司法辦案、參與社會治理,加以保障。如黃某詐騙案的被害單位系火神山、雷神山建設項目供貨商,檢察機關提前介入後,配合公安機關及時梳理資金流向,挽回企業全部損失,並向企業贈送《復工復產知識問答》,最大限度減少犯罪對企業的損害。同時,充分履行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職能,截至4月7日,全省檢察機關共發現涉疫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64件,向相關行政機關移送線索18件,已立案139件,發出訴前公告61件,向行政機關發出檢察建議26件,行政公益訴訟磋商結案13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1件。我省兩起公益訴訟案例入選高檢院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另外,全省三級檢察院平均每天有1800餘名檢察人員參與地方疫情防控工作,累計已有4.6萬餘人次參與其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JmPX3EBrZ4kL1ViNob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