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國攝影師,悄悄拍下1981年的四川,民風淳樸令人懷念!

2023-08-28   櫻桃談娛樂

原標題:一位美國攝影師,悄悄拍下1981年的四川,民風淳樸令人懷念!

四川,有著「天府之國」的美譽,歷史悠久,在三國時期,蜀國建都於此。人們想到的在中國大都市中,成都稱為鄉村城市,非常有特色。川西壩子的古鎮群,現在是國內獨一無二的,歡迎大家去觀光,某些鎮子仿佛就是時光倒流,也有老成都的影子。

半山腰的一個土木建築,一個少女在看著這名美國攝影師。

一位來自美國的大學老師比爾·霍克(Bill Hocker),在40年前就來中國了。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來到我們的「天府之國」四川,拍下了1981年四川的一些城市的街頭景象和民風民俗。

那個時候成都很美,一環外還有農田,清水河(摸底河)是真的清澈,小魚小蝦好多,我們小娃娃還在河裡洗澡。現在那個水啊,唉~,還懷念舊時光

書攤小人書連環畫不是賣,是租在攤上看。一分錢,二分錢一本。

以前肉和排骨一起賣啊,沒有分開

那時候一環外便是農田,菜農,糧農為主,雖然工資不多,但是蔬菜沒有農藥化肥,家禽,二師兄沒有飼料,天很藍,水也很清,夏日的夜晚抬頭便能看見銀河

成都茶館,懷念那時的茶館,茶桌上沒有看到溫水瓶。那時候有茶倌來給你發葉子,摻茶。

擺攤的老漢。那個時候,生活(消費)比較緊巴,但壓力小,人與人差不多,沒有攀比,小孩子無憂無慮的幸福著。現在呢?人皆衣食無憂,但壓力大,小孩子也有壓力,緣於人與人差距大。

80 年代初國家雖然窮,還是有很多美好的記憶值得回味,至少那個時候四季分明,空氣品質好,因為大家都窮,所以人的慾望不多,精神壓力不大,窮並通透……

當地的大爺,擺著自家採摘的中藥材,等待遊客購買

在八一年的樂山,從圖片中看到木板牆上貼的海報:五通橋川劇團來樂演出字樣,說明圖片肯定是在樂山。另外圖片左邊的新村劇場電影預告木牌上寫的有卡桑德拉大橋,此片正好是八一年引進中國在全國各地上演的。由此鑑定,照片的時間地點確實是1981的樂山,需要說明的是,老頭背後的木板牆不是新村劇場,這個掛在木板牆上的預告牌是當時每家電影院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的牌子,會做成許多張分別掛在人員流動相對密集的地方,以提醒觀眾電影的放映時間地點

那時候的電視機,電風扇都是家裡面的大件

小販子挑著竹籃,在看宣傳畫冊,那個年代沒有塑料袋,用的竹籃 竹簍 簸箕,吃的都很好吃、便宜,

街頭的兩位大爺,畫面非常樸實。成都給人最大的感覺是真實、閒適、熱情、包容,任誰到了這裡都得駐足感受一番!

看到這些照片仿佛就能聞到平房裡青苔、瓦片摻雜著木頭髮霉的味道,好熟悉好懷念。。

照片上的小女孩,現在當奶奶啦。懷念小時候去看小人書的情景,一毛錢可以看大半天

一輛永久二八大槓,當地叫的涼背篼,涼背篼里放著一個小孩子,那時候確實很窮,每個人都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四十年彈指一揮間,萬分慶幸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見證成長,也許我沒有機會再看到下一個四十年這麼久,真心希望現在的孩子能平安度過就好

成都附近縣份農村的老人,正在縫補衣服,縫縫補補又三年,: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景象油然而生。

樂山大佛的大腳,攝影愛好留傳奇, 定格歷史真善美。 人物形象接地氣, 回顧成都老樣子。

街邊的服裝加工攤位

真實無虛偽虛假,充滿人情味充滿人間煙火,無轉基因食品,無虛假法制和諧安定社會的年代,懷念呀!

這兩個小男孩家境不差,衣褲沒補丁,小一點男孩有解放鞋穿,大一點男孩腳很白……。美國攝影師拍片是用了心的…

1981年,成都發大水,成都部分被淹,金堂災情嚴重。人民公園老大門斜對面的新華書店書店門口的「水濕書大減價」,撿便宜可以買本書。《三國演義》連環畫最搶手,《千里走單騎》更是稀缺。

圖中的那輛車吧,那是糞車。當時城郊各農業生產隊都有糞車,車上橫臥的是糞桶......

當時糧站農民交糧的情況,糧站內,一個赤膊中年人在給稻穀用扇車去除雜質。

傳統手藝人木匠師傅正在做木工活,八十年代,個人家裡做的家具,桌椅板凳都是找木匠師傅手工製作,純實木家具。

1981年的四川民宅,真的很懷念那個年代。成都人每家都是住的獨棟別墅。不像現在。住樓房樓上各種拖凳子的聲音,樓下放歌的聲音。左鄰右舍各種噪音

一位賣水果的小販,老人賣的應該是橄欖(四川叫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