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蓉都不敢想,宮廷玉液酒,咋變酸奶了

2023-07-19     張書樂

原標題:趙麗蓉都不敢想,宮廷玉液酒,咋變酸奶了

酸奶再貴,能貴成啥樣?

不用喝奶,就能酸倒牙。

這兩天,茉酸奶新品推出前的價格調查問卷,問懵了很多人:

「您能接受一杯奶昔多少錢呢?最低68塊,也可能是108塊哦~」

這突然讓我想到了趙麗蓉老奶奶那個經典小品:

宮廷玉液酒,180一杯!

這酒怎麼樣?

聽我給你吹……

雖然是「新品」、「貓山王榴槤奶昔」,但最低68的價格,連忠實用戶聽了都覺得荒謬:什麼家庭,到底還要不要過日子了?

網友留言基本都是「喝不起」,甚至戲稱「只有大喜的日子才敢點」「只有發工資那天才敢喝一次」。

雖然很快茉酸奶很快大字報道歉,並且表示並不是所有品類都是這個價格。

但是仔細看看,哪怕是它的拳頭產品,原創牛油果酸奶奶昔,價格已經干到了35。用同樣的價格,你能在超市裡直接拎著一整箱純牛奶回家。

茉酸奶這種玩法,到底是噱頭,還是有意區分市場?他們又能這樣玩多久呢?

數據似乎很讓人上頭,也覺得無厘頭。

天眼查App顯示,茉酸奶關聯公司上海伯邑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5月。

據該公司官網顯示,其已覆蓋200+城市,1000+門店。

而《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說,現在開一家茉酸奶店,月銷售額有機會突破40萬;截止到今年7月10日,茉酸奶的門店已經突破了1600家,且還處在快速增長階段。

如此酸奶刺客式的營銷,真的能持久嗎?

對此,新浪財經劉麗麗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噱頭一時爽,品牌後續苦。

從目標人群的角度上看,茉酸奶的目標消費者依然是Z世代。

這些帶動潮流時尚的消費者,其消費心智上對百元以下的價格敏感性不強,更希望有個性、能刷出存在感和體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品味以及折射出的身價,

這也是當下新消費賽道上各種潮牌餐飲的產品邏輯和定價依據。

換言之,消費雪糕刺客、奶茶刺客或酸奶刺客,能夠用可以承受的百元消費達成看似成功人士或富二代的社交暗示,可以讓部分Z世代趨之若鶩。

其營銷邏輯很簡單,通過自抬身價的方式吸引眼球,並用所謂新品調研的零成本話題營銷,來試圖引爆輿論,引發Z世代人群競相購買的攀比心態。

這種價值導向,本身是和社會價值觀念背道而馳,因此是不合時宜、也是應該叫停的。

同時,這種違背常識的營銷嘗試,對於品牌而言也是弊大於利。

以噱頭出圈的營銷,新消費賽道中並不少見。

但刻意抬高身價、誤導消費和哄抬市場的行為,對於茉酸奶而言,看似快速出圈,但直接對其品牌形象帶來不可逆的影響。

如價格虛高、酸奶刺客等負面標籤直接貼上後,未來想要逆轉形象,用正常價格的商品參與新消費餐飲的正常競爭中,都會因為首次印象帶來的「高價感」而難以有效拓展市場。

同時,一時的噱頭或許能帶來一定的消費和刺激加盟商追逐風口。

但Z世代本身新消費產品的快速疊代(表現為喜新厭舊),也會讓這個品牌的銷量很容易出現斷崖式滑落。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92d2a4ac6b5d10154926e24c4647a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