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這一周,國內各大企業都發布了自己對於AIGC行業的研究和大模型成果。
4月8日,京東規劃在2023年發布產業大模型:言犀大模型;華為也介紹了自己基於煤礦、醫療、電力、氣象開發的工業大模型:盤古大模型。
4月10日,商湯科技發布了SenseChat的自然語言大模型,11日,阿里發布了通義千問大模型。
AI大模型的相繼發布,已經為我們打開了智能化時代的藍圖一角,我們可能在不久後就能體驗到AI應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根據測算,AIGC行業的發展,會提升全球GDP7%左右,10年內,全球GDP會提升7萬億美元,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就像阿里董事局主席張勇所說的,面向智能化時代,所有公司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正如「網際網路+」一樣,「AI+everthing」的生態正在向我們走來,不管是網際網路企業,還是產業公司,所有的產品都可以用大模型重做一遍。
那麼,在Ai+Everthing的智能化時代,我們企業如何實現搶跑?如何去運用AI大模型提升組織效率,賦能業務?
02
首先,我們來聽聽單仁牛商董事長,央視鳳凰評論員單仁博士的看法。
隨著各大企業相繼發布自己的AI大模型,人工智慧在行業中的應用已經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它的成長速度非常快。
雖然Ai+Everthing的生態還只是我們設想當中的雛形,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每個行業都會因為人工智慧的介入發生深刻的改變。
比如說製造業,我們今天很多企業藉助先進的設備,在一些生產流程中做到了自動化。
但除了重複的生產工作之外,不管是產品的人機互動,數據的收集、跟用戶的互動,還是對所有場景的感知,都非常欠缺。
這些都可以藉助於人工智慧重新做一遍。
對網際網路企業來說,就像我們今天看到的微軟把ChatGPT介入到瀏覽器、Office這些軟體上,人工智慧讓這些軟體提供的服務更加高效、精準,
阿里也要把通義千問植入到所有的產品,特別是在電商平台,給商家提供從產品展示、營銷創作、推廣優化的創意服務,滿足商家在各種電商場景下的需求,過去這些問題都是需要靠人工去解決的。
同時,對於大眾來說,其實人工智慧的作用已經體現在了我們平時的內容創作、工作的效率上,只是今天大部分人還沒觸及到而已。
但很顯然,隨著人工智慧的普及,它會在所有領域當中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幫助。
那麼,對所有企業來說,我們怎麼樣藉助人工智慧,提高產品生產效率,了解用戶需求,把用戶服務的更好,這是一個未來必須要做的事情。
但是,我並不是說每個企業都要去做自己的AI大模型。
張勇所說的「面向智能化時代,所有公司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我不是特別認同這樣的觀點。
為什麼?
我們只是在人工智慧的使用上,算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
要想做出自己的AI大模型,算法、算力、數據,缺一不可,只有極少數的大公司才能做的到。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說算力基礎,以GPT-3為例,OpenAI訓練一次大模型,花了15天,使用了一萬張A100晶片。
一張A100晶片人民幣10萬,不談工程技術,光算力的硬體基礎就是10個億。
而且,人工智慧的核心是深度學習,不斷去疊代調整,這就需要更多的算力,更好的算法。
像GPT-4的訓練,就差不多需要用到3萬張A100,這就是30億了。
所以,對一般的企業來說,我們就是要去使用別人的人工智慧,而不是自己搞。
也就是說,應用層面才是我們的切入點。
未來99%的企業,應該考慮的是,接入人工智慧之後,我們怎麼利用它的算力、算法和數據去進行垂直的應用,做自己的小模型,提升生產力。
在這一塊,起跑線相對來說就公平一些,這會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
03
接下來,資深投資人,單仁行專欄作者宋子老師的觀點。
很多朋友都關注到了這一波網際網路大廠的AI語言大模型浪潮,股市上人工智慧板塊,也炒作的熱火朝天。
杭州一個原來做安防的公司,涉及人工智慧,短短几個月股價漲了近三倍。
技術界、資本圈還出現了多個巨頭因為人工智慧前景而互懟的畫面。
我分享我的兩個觀點:
1、技術爆炸的彈片已經插到我們身處的行業。
2、擁抱AI才有未來。
像廣州有一家頗具規模的遊戲外包公司,在一季度裁掉了30%的原畫師,裁員原因是因為AI繪畫代替了一部分工作。
在去年開始,AI繪畫在網上爆火,各個遊戲公司已經正式把AI投入使用,並且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目前AI繪畫已經可以幫助畫師完成前期50%的工作,達到了一個中級原畫師的水平。
在電商行業,AI模特也即將取代真人模特,一般模特拍攝費用在一小時一兩千元,再算上攝影費、化妝費在四五萬。
但是,生成一張AI模特圖只需要30秒和三五塊錢甚至幾毛錢的電費。
像知名公關公司和廣告服務商藍色光標,也傳出停用外包文案的消息。
我自己也嘗試了WPS的AI寫作助手中的【AI續寫】、【AI潤色】的功能。
它能夠幫我節省很多寫作時間,同時提高文案的質量,它可以智能分析文章語義,自動幫忙優化句子結構和提升語言表達水平,快速完成各類的文案任務,讓客戶滿意度提升,並且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
這讓我想起了科幻小說《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
在宇宙里,如果一個文明發現另一個文明,就一定要把對方毀滅掉。即使對方特別落後。
因為這裡面,存在一個技術爆炸。
技術爆炸是指技術的發展模式,不是循序漸進的,而是一次次爆炸,而且技術爆炸的時間間隔會越來越短。
以我們人類歷史來看——從農業革命到工業革命,花了近八千年;從工業革命到信息革命,只用了百年;從信息革命的PC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只用了幾十年。
現在再到人工智慧革命,需要的時間就更短了。
面對人工智慧的技術爆炸,我們需要更加深刻地思考人與技術的關係,探索如何讓人工智慧更好地服務於人類的需求。
像在這篇文章里,有部分詞句出自【AI續寫】,你看出來了嗎?
最後分享一句有點扎心的話:你賠客戶喝的酒,就是沒學AI流的汗。
04
最後,我們來看看文心一言怎麼評價。
—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