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家具設計的關鍵詞

2023-01-17     《藝術與設計》雜誌

原標題:未來家具設計的關鍵詞

原創 張霓

年關將至,展望未來似乎已成為慣例。對於家具設計行業而言,後疫情時期所引發的未來遐想,卻仍充斥著一種災難感和元宇宙的烏托邦視覺風格。最近在西班牙瓦倫西亞舉辦的展覽「近未來場景」(Scenes from Near Future)的策展人塔奇·莫拉(Tachy Mora)認為:接下來十年的居家生活與發展非常值得探討和規劃,這其中應變能力尤為重要。展覽的策劃借鑑了疫情時期的經驗,提出了未來家居設計的方向與需求:除了人們熟知的靈活性、多功能性、模塊化元素外,還添加了遊牧性和可持續性。其中,排在首位的家具需求仍然是:靈活性,這與「居家辦公」新常態緊密相關。

從過去在咖啡廳、酒店的商務酒廊里辦公並回覆信息,到如今以自家書櫃作為背景的網絡會議,原本背道而馳的「居家」與「辦公」之間的邊界被疫情打破。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人們如何能更巧妙地在居家環境中劃分工作與生活的界限?靈活與模塊化的多功能家具在此刻就派上用場。

Clap Studio 設計的「膠帶系統」(Tape System)就融合了鮮少被組合在一起的家具類型:看似如座椅和沙發的家具形態,通過一個簡單卻充滿創意的「魔術貼」合併機制,很容易轉換為桌子、擱板或衣帽架。一件家具同時滿足「上下班」時段的不同需求。魔術貼的設計宛如一條放大的虛線,在視覺上十分特別。

Cambres Estudio帶來的「通天塔」系列家具

Cambres Estudio帶來的「通天塔」(Babel)系列家具模塊,視覺上是顯著的工業風,結構上可以通過兩個模塊組合連接機制「無限量」地創建和擴展。這「腳手架」式的結構隨後能和桌面、軟墊、隔板、架子、櫥櫃、凳子家具靈活結合,從而創造出「房間內的房間」,讓任何空間都能獲得多功能用途。

A-R-O 工作室出品的「8時33分」組合家具

在「遊牧主義」的板塊中,A- R- O工作室出品的「8時33分」組合家具以 及朱莉婭·埃斯克(Julia Esqué)、馬克·莫羅(Marc Morro)和豪梅·拉米雷斯(Jaume Ramirez)設計的「PeySuperligera」桌子,則著眼於原材料,讓家具產品變得更易於拆卸組裝且可持續。

「8時33分」就像鑲嵌式樂高玩具,只要幾片組件,便能組裝成簡單形態的家具。重點是,家具都是開源設計,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自行創造與生產。該設計的原料亦採用了Oiko 設計公司研發的回收材料:來自清潔劑和肥皂容器,而視覺上卻看似大理石。

豪梅·拉米雷斯設計的「Pey Superligera」桌子

「Pey Superligera」桌子,易於拆卸和便於運輸是它的主要特色。該設計是基於Mobles114品牌旗下扁平化包裝的一款現有產品改良而來。設計師們想要探索是否能以單一紡織材料來製作台面。「這樣一來,桌子除了基本的功能外,還能成為料理台,甚至睡床。」最終他們發現效果最好的是帆布,因為它有著令人驚嘆的穩定性和一致性。

Nahtrang設計的「氛圍」燈具

展覽中最讓人嘆服的「拆卸」家具機制來自Nahtrang設計的「氛圍」(Mood)燈具。扁平的燈罩與纖細的燈具結構相結合,讓它看起來像是一盞檯燈,但其實電纜末端是從燈罩裡面延伸出來的。這個燈罩是「可拆卸」的組件,憑著超長的電纜,燈具能被帶到不同的空間內,作為吊燈、落地燈、壁掛燈、檯燈或補光燈。其靈活性能夠滿足後疫情時代遊牧式的「居家」生活。

艾薩克·皮內羅設計的「小屋」吊燈

另外值得一提的燈具還有艾薩克·皮內羅(Isaac Pineiro)設計的「小屋」(Cabana)吊燈。這盞燈,採用了流行於時裝業,但很少應用於家具的工藝:3D針織。設計師讓數字文件變成一件完整的織物,從而產生具有立體感卻沒有接縫的編織外形。這件設計為紡織業開闢出了新市場,不僅易於定製,產生的額外廢料非常之少,從而減少碳排放,亦有著簡易包裝和方便運輸的特徵。

除了家具外,「近未來場景」展覽中還展出了三件裝置:「住房地形」(Housing Topography)、「大爆炸廚房」(Big Bang Kitchen)和「隨處工作中心」(Work From Anywhere Hub),作為對近未來趨勢的預演。這些「小空間」由設計師、建築師還有設備、材料和建築公司共同打造,看似宛如宜家店內的陳設,但這裡展示的並不是可上線訂購的產品,而是對未來家居空間布局的一種預期,希望引發更多討論關注。

「住房地形」

Arqueha設計的「住房地形」以不同高度的「坐具」和「台面」來質疑家具設施的標準是否合理,並提出了疑問:未來是否能以不同方式來規劃?這些不同形式卻相互關聯的「平台」能否為家居空間提供更多的功能?設計師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以填充式紡織品製成的台面,可用作座椅、台面,甚至是床。這樣的設置在設計師眼中,就是「近未來」的臥室:充滿著柔軟和親密感,還可以通過半透明窗簾和可拆卸家具,讓居家環境成為一個非靜態的景觀,允許更多可能性。

「大爆炸廚房」

「大爆炸廚房」由Cierto Estudio規劃,宛如被「炸飛」的隕石,讓廚具四散並組成三大塊:作為活動區的大型桌子、用於存儲的料理台,還有多功能的移動式模塊。設計師發現,疫情時期出現了兩種對立的派別:「經常做飯的人」和「完全不做飯的人」。廚房在過去不是居家設計的焦點,卻在近未來變得更為必要。如今需要思考的是:廚房只需要基本設施就能滿足後疫情時代嗎?還是要在設計上多思考一些額外的家具功能?

「近未來場景」展覽中沒有呈現出太多天馬行空的場面,也不像100年前包浩斯和現代主義誕生時引起的轟動那麼大,但後疫情時期,回到之前的生活方式的想法的確需要改觀。也許更換家具會是最容易實現的第一步。

文 Article / 張霓 Ni Zhang

圖 Pictures / 2022年世界設計之都瓦倫西亞

WORLD DESIGN CAPITAL VALENCIA 2022

瑪麗埃拉·阿波羅尼奧 Mariela Apollonio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8b7fcf0c97d4b83a7f6eae90fd92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