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僅20字的「肉麻」唐詩,俗不傷雅,樂而不淫

2022-10-06     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一首僅20字的「肉麻」唐詩,俗不傷雅,樂而不淫

大約是在前年年底的時候,賈淺淺就開始走紅網絡,沒想到時隔一年半,最近賈淺淺又火了起來,原因只有兩點,首先因為賈淺淺是著名作家賈平凹的女兒,其次,她的詩作中有很多難以被大眾接受和理解的不雅內容。

大多數網民都對賈淺淺和她的詩作口誅筆伐,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據說現在連中作協都在新會員名單中劃掉了賈淺淺的名字,可見現在網絡的影響力真是威力巨大。

詩人

不過我覺得,如果賈淺淺真的符合加入流程,而作協僅憑輿論壓力就將其除名也不是好的處理方式,凡事還應該合理合法、有憑有據地公正進行,而不是僅憑輿論就定黑白對錯。

同時,大家批評歸批評,還是應該保持理性發言,不要動不動就上升到人格侮辱和人身攻擊的地步,輿論一旦突破了理性的底線,就會變成另一種暴力。

當然這裡並不是要為賈淺淺辯駁,還是這句話,她的那些詩作,我們的確無法欣賞,所謂的雅俗共賞,或者說把一些肉麻的東西寫進詩里,古人早就已經有過先例,比如今天咱們就來欣賞一首堪稱最「肉麻」的唐詩,大家可以和賈淺淺的詩對比一下,看看古人寫肉麻詩作的水平有多高!

詩人

什麼樣的文字或者話語才會讓人感到肉麻呢?那當然是男女之間的情話,不然為什麼熱戀中的人總是喜歡說悄悄話呢?就是因為這些話如果大聲說出來,別人聽到後會感到很肉麻,甚至全身都是雞皮疙瘩,所以說情話是世界上最肉麻的文字。

那麼在唐朝的時候,有一位名叫權德輿的詩人很有特色,他喜歡寫「玉台體」。玉台體實際上就是「情詩」,從詩歌出現開始,愛情就是詩歌所表達的主題之一,甚至還有些專門寫男女閨房情趣的詩作。

在南北朝的時候,有個叫徐陵的文化人就收集了很多古人所寫的情詩,編成詩集取名為《玉台新詠》,到了後來,古人就把所有寫男女之情的詩歌統稱為「玉台體」。

詩人

權德輿是唐憲宗時期的宰相,作為詩人來說,他雖然沒有李白杜甫那樣出名,但他寫的玉台體卻流傳千古,其中最出彩的是一首五言絕句,一共只有二十個字:

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為什麼說權德輿的這首金台體是一首肉麻的詩呢?我們來看第一句「昨夜裙帶解」,很顯然,這首詩是以某個女子為第一視角,她說昨天晚上我的裙帶不知道怎麼回事竟然自己解開了,而且不僅如此,還有接下來第二句「今朝蟢子飛」。

詩人

蟢子,是一種結網像八卦的蜘蛛,俗稱「喜子」,有歡喜,喜慶之意,看到蟢子,寓意好事將要到來。所以這個女子很奇怪,昨天裙帶自己解開今天又看到蟢子,這是什麼好兆頭呢?接下來的兩句詩給出了答案: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鉛華是古代的化妝品,鉛華不可棄,就是趕緊梳妝打扮一番,因為裙帶和蟢子的預兆讓這個女子突然意識到:莫不是自己的夫君就要回家了?

大家注意,「莫是藁砧歸」,這裡用了一個隱喻。藁砧是隱喻丈夫,藁砧的原意是指一種鍘草的工具,藁是稻草,砧是砧板,藁砧連在一起說的時候唯獨沒有鍘刀,而鍘刀過去叫「鈇」,寓意丈夫不在家,所以「莫是藁砧歸」的言下之意就是「莫不是自己的夫君就要回家」。

詩人

這兩句詩讓人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古時候丈夫出遠門,一般會和妻子約定歸來的日期,那麼這首詩中的女子,在臨近丈夫歸期的時候看到裙帶自解和蟢子飛等現象,內心愈發地期待,將一個春閨獨守之妻的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開頭的那句「昨夜裙帶解」,自古以來都是夫妻好合之兆,而這曖昧的句子不但沒有任何不純潔的意味,反而顯得俗不傷雅,樂而不淫,相比於現在流行的「下半身體」詩歌,真是高明了不知道多少倍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8a76cdee5eb761a1bdefecb53e045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