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人來說,吃是一件頭等大事!
每天來到公司,想得最多的就是「我待會應該吃什麼」。而到了周末,則是下館子吃大餐的節奏。
天上飛的、水裡游的、地上走的,通通可以成為桌上食材。就算一入侵物種,都能給它吃瀕危滅絕了。
不過很多時候,我們都只顧著大快朵頤,卻沒想到病從口入。腸胃還沒來得及好好享受,就先鬧出了毛病。恰逢明天就是世界衛生日了,咱們就來好好聊聊飲食衛生。
一、
家常菜雖下飯,但有時也下頭
世界上最下飯的菜,可能要屬你媽給你做的那道家常菜。不需要過多的調料、複雜的烹飪,簡單炒幾下,就能幹完好幾碗飯。
不過這家常菜雖下飯,但有時候也有點讓人「下頭」。
1
食物沒煮熟,真的就芭比Q了
最常見的食物中毒就是四季豆了,《嚮往的生活》中,宋丹丹和黃磊就因吃了沒熟的四季豆,被折騰得上吐下瀉。
這是因為四季豆中含有皂素、植物血凝素等有害物質,如果沒有煮熟就容易中毒,讓人產生頭暈、噁心、腹痛腹瀉等症狀。
有些廣東人喜歡吃白斬雞,尤其是帶血的,覺得吃著嫩。殊不知,骨頭帶血的白斬雞上面可能攜帶沙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彎曲桿菌等,食用後有引發急性食物中毒的風險。
做雞,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近幾年來風靡的流心蛋、溫泉蛋,也是如此。雖然它們的口感很棒,但有可能暗藏著沙門氏菌。
本來沙門氏菌可以隨著雞蛋煮熟而被殺死,但半熟的做法給了它們喘氣的機會。人一旦食用,可能會腹瀉嘔吐,免疫力比較低的人還可能患上更嚴重的疾病。
流心蛋都有心,可你卻沒有心
2
什麼都能剩,唯獨飯菜不能剩
不少人有吃剩飯剩菜的習慣,有的人是懶,有的人是捨不得扔。但不管出於什麼理由,都不建議吃。因為長時間吃剩菜剩飯,容易導致腸道菌群紊亂,患上腸應激綜合徵。而且亞硝酸鹽對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患者都是不利的。
但大家不要對隔夜菜里的亞硝酸鹽過度恐慌,一般來說,成人口服亞硝酸鹽的最低中毒劑量為0.3g-0.5g,也就是說得吃上6斤的隔夜菜才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
3
你可以發霉,但食物絕不能發霉
發霉的食物,上面都會藏著一個致命病菌——黃曲黴素。2017年,世界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了最新的致癌物清單,其中黃曲黴素被列為一級致癌物。
黃曲黴素對肝臟組織的破壞力是極強的,人只要攝入1mg的黃曲黴素,就有誘發肝癌症的可能,攝入20mg就會直接讓人死亡。
當然,千萬別抱著僥倖心理,把發霉的部分挖掉繼續吃。因為食物一旦發霉,黴菌產生的細胞毒素會在食物里擴散,單憑肉眼很難判斷擴散範圍。安全起見,最好整個都不要吃了。
4
自製品:嘗一時的味,受一陣的罪
家裡自己做的臘肉大多以熏制為主,而熏材在燃燒或緩慢燃燒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有害物質,其中最可怕的就是多環芳烴(PAH)一類的物質。如果食物中的PAH含量過高,會對人的身體造成長期或者短期的傷害,比如導致各類腫瘤的發生。
此外,自製腌菜、腌肉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亞硝酸鹽,容易引起亞硝酸鹽急性中毒,甚至誘發腸源性青紫症、消化系統癌變等。
二、
外面飯菜雖香,但想坑你也沒商量
有時候家常菜吃多了,也想換個口味。來份生腌,點盤刺身,也是常有的事。不過這外面的飯菜雖然好吃,但也容易「踩坑」。
1
海鮮、河鮮太「鮮」,未必是好事
魚生、刺身、生腌等是很多人的心頭好,一口下去,真的是鮮美可口。但你吃下去的同時,可能還有其他的「小可愛」——寄生蟲。
2
網紅食品,別盲目跟風
很多網紅食品都是代工生產的,質量和安全無法保證,隱患較大。像曾風靡一時的雙蛋黃雪糕,被市場監管局檢測出「菌落總數和大腸桿菌群超標」,人體食用過後可能會嘔吐、腹瀉等症狀,患上痢疾等腸道疾病。
還有小孩子愛吃的辣條,裡面含有很多食品添加劑和化學調味劑,鈉成分也是超標的。
曾經一12歲的寧波男孩小明常把辣條、泡麵當飯吃兩年多,結果出現大便變黑、腹瀉,伴有間斷性腹部隱痛。經胃鏡檢查,發現胃內長出雞蛋大小的腫瘤。
三、
美味再好,也得「吃之有道」
說了這麼多,小編也不是為了恐嚇大家,不讓大家去碰這些美食了。只是想告誡大家:美食不可辜負,但身體也不能不顧,咱們還是得「吃之有道」。
1
細節上心,才能真正安心
食物煮熟了再吃
烹調時儘量選用足夠時間長的高溫加工,避免採用涼拌(溫度低)、爆炒(時間短)的方式,一定得煮熟、燜透。至於海鮮、河鮮也一樣!否則貪吃的下場可能就是:
吃的越爽,拉的越猛
你沒看錯,這就是寄生蟲
切菜生熟分開
很多人做飯用一把刀、一個砧板,切完生肉,又去切熟食或者蔬果。如果生肉中含有寄生蟲或蟲卵,可能會悄悄藏著刀具和砧板上,接下來繼續切的熟食、蔬果,則可能會被寄生蟲沾上。
因此,建議大家備上兩塊菜板,將生熟食物分開切。
碗筷砧板清潔徹底
現在回南天空氣潮濕,菜板很容易發霉,而且用久了的菜板表面會有很多劃痕,藏匿食物殘渣滋生細菌。建議每次用完菜板後,使用洗潔精和刷子清潔,再放入沸水煮20分鐘後,將其放在通風處豎掛晾曬。
另外,筷子需3-6個月換一次,如果發現有變色、霉斑、明顯磨損,也得及時更換。
好了,不多說了
該把我40米的筷子拿過來了
腸胃不舒服,及時求助醫生
儘管生活中小心再小心,但也有抵不住誘惑或者犯懶的時候,導致病從口入,引發腸胃不適,或者有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
在這,小編奉勸大家一句,千萬不要覺得忍忍就過去了。要是耽誤了治療時間,很可能讓情況惡化,到時候做的治療更多,受的罪也要更多。
2
想吃的放心,從一雙公筷開始
一起吃飯是中國表達親密的一種方式,但是大家的筷子不分彼此,在飯桌上遊走,很可能把自己唾液里的細菌、病毒也帶給了別人。
其中,通過合餐制傳播最廣的要屬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被美國列為明確致癌物,它可以引起慢性胃炎、黏膜萎縮、胃潰瘍,最重要的是,它和胃癌有直接密切的關係。
《柳葉刀-公共衛生》最新的一項研究指出,中國確診的胃癌人數約占有全球的一半,其中約有34萬胃癌新發和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更高風險非賁門胃癌以及賁門胃癌發生有關,且風險分別提高了5.94倍和3.06倍。
因此,做好幽門螺桿菌的防治,對於預防胃癌的發生,是至關重要的。